鄭和一臉嚴肅,道:“你是來調(diào)查皇上病因的,是也不是?”
“是!”辰鋒鄭重地道。
鄭和點點頭:“想必皇上已經(jīng)給你口諭,挑選公主只是皇上臨時的一個借口。你也不用在意這個,有什么吩咐或是要去走動就直接跟我說,我?guī)闳??!?p> “你……可以信任嗎?”辰鋒警惕地道。
“哈哈哈!”鄭和突然大笑起來,“召你入宮,也是我與皇上一起探討過的,你說我可不可信?”
辰鋒無奈地道:“鄭公公勿怪,只是其它的太監(jiān)充滿了敵意,所以我不得不防啊?!?p> 說到那些太監(jiān),鄭和的臉色也不好看了,嘆息道:“現(xiàn)在這些人早已不受我的控制,別看他們見到我一個個畢恭畢敬,可也只是在人前做做樣子。我吩咐些事情,他們要不是推諉,便是婆婆媽媽故意拖延,最后還得我親自去辦……”
辰鋒驚訝地道:“鄭公公,你的身份和地位擺在那兒,他們怎么敢不聽你的話?”
鄭和擺擺手,道:“因為他們只聽一個人的話,那就是東廠的廠督黃儼!我雖是宦官之首,但因為常年下西洋,內(nèi)監(jiān)之事便多由黃儼代勞。久而久之,內(nèi)監(jiān)的太監(jiān)都對黃儼唯命是從。我對權(quán)勢又沒有欲望,也懶得管他,沒想到卻讓他逐漸坐大,到了現(xiàn)在,連我都控制不了那家伙了。”
辰鋒疑惑道:“鄭公公,我看你身手不錯,那個黃儼的功夫難道還在你之上?”
鄭和自嘲一笑:“他原是我的弟子,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今的功夫的確在我之上嘍……”
當(dāng)初的黃儼只不過是一個小太監(jiān),鄭和見他機靈懂事,便收他為徒弟,更是以自己親生兒子相待。
當(dāng)時朱棣還沒有坐上皇位,黃儼跟著鄭和參加了靖難之役,立下了不少功勞,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后來在永樂年間,黃彥又跟隨鄭和下了兩次西洋,積累了不少見識和功勞。之后鄭和每每下西洋,都會讓黃儼留在朝中打理各內(nèi)監(jiān)的事務(wù)。
黃儼做事認真,而且每一件事都辦得很漂亮,得到了皇上的認可和稱贊。
東廠成立,考慮到鄭和事務(wù)繁忙,便讓黃儼坐上廠督之位,管理東廠之事。
每當(dāng)鄭和回來,黃儼還會虛情假意地接待一番。鄭和因為身體操勞,有黃儼幫自己處理內(nèi)監(jiān)事物,讓他輕松了不少。所以久而久之,即便鄭和在宮中,也是讓黃儼來處理事情,長此以往,鄭和當(dāng)個甩手掌柜,似乎成了一種習(xí)慣。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黃儼對鄭和的態(tài)度越來越冷漠,直到武功超過鄭和之后,便獨掌東廠和內(nèi)監(jiān)事務(wù),根本不把鄭和放在眼里。
連帶著那些太監(jiān)也是一樣,若不是鄭和深受皇上信賴,恐怕他們連表面上的功夫都不愿意做。
“鄭公公,既然黃儼如此對你,你為何不向皇上稟報此事呢?”辰鋒憤慨地道。
鄭和不斷搖著頭:“我一開始自然向皇上提過,可黃儼做事比我漂亮,比我更受皇上的喜愛。我只是仗著資歷,才能夠繼續(xù)坐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要不然皇上早就把我的職位撤了。皇上讓我專心準備下西洋的事情,我也只能順應(yīng)皇明,好好地做自己的事情。若不是這一年中黃儼動作頻頻,不管是皇上面前還是在其它場合,都一直說太子的壞話,皇上對其有了警惕,這才重新重視于我。加上出了現(xiàn)在的事情,皇上才記得與我商量。我不求靠著此事獲得重用,只希望皇上平平安安,不至于被宵小害死!”
鄭和的性格注定了他的道路,難怪會被黃儼壓下去,只因鄭和不喜歡權(quán)斗。
辰鋒不免擔(dān)憂起來:“鄭公公,如此看來,東廠廠督黃儼也有可能參與此事,這個人我們能對付得了嗎?”
鄭和笑道:“事在人為,論武功自然沒法跟他比,但我們現(xiàn)在是為皇上辦事,所以你也不需要太過擔(dān)心。這些天我都會陪在你身邊,你先休息下,我便在殿中,有事可以隨時叫我?!?p> 現(xiàn)在天色尚早,鄭和讓他休息,其實是讓他想辦法。
辰鋒想了解更多的情報,拉著鄭和問東問西,只是鄭和自己知道的東西也不多,最后也只是問出了黃儼的一些事兒。
黃儼學(xué)的居然是葵花寶典,而且是鄭和教他的。也就是說,鄭和也會葵花寶典。這門功夫可不得了,辰鋒若是站在黃儼面前,說不定會被其秒殺,這讓他對宮中的兇險更加擔(dān)憂。
這黃儼與太子不和,但是與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交好。反正不管哪個人當(dāng)皇帝,都不能讓太子繼位。
皇上也不是這些天才剛知道此事的,朝廷中反對太子的不在少數(shù)。因為太子太過柔弱,漢王朱高煦在軍中威望很高,而趙王朱高燧允文允武,有不少王公大臣支持,皇上總不能把反對太子的人都殺了吧?
朱棣并不在意大家的站隊,因為讓誰繼位只是他一句話的事情??墒侨缃裰夭≡谏恚抛屵@位帝王感到事態(tài)嚴重。有些時候帝王也是無奈的,所以才和鄭和商量找辰鋒進宮。
總而言之,現(xiàn)在辰鋒只能靠自己來調(diào)查此案。雖說有鄭和相助,但這家伙至少從智商上幫不了什么。
辰鋒在床上躺了一會兒,獨自思考著策略。
鄭和送來了晚餐,喊道:“辰公子,可以用餐了?!?p> 辰鋒確實肚子餓了,起床狼吞虎咽一番。宮里的食物就是和外邊不一樣,好吃得沒話說。
只是剛吃完飯,辰鋒便想到自己還有任務(wù)在身,連忙問道:“鄭公公,皇上的用食都有誰負責(zé)?”
鄭和道:“自然是御廚烹飪,太監(jiān)送食。因為怕飲食安全,所以只經(jīng)過這兩道程序。御廚和送飯的太監(jiān)都經(jīng)過層層挑選,斷然不會對皇上有二心。”
辰鋒倒不是認為有人放毒,皇上的生活都有專人負責(zé),而且是講究程序的,每一道程序都有信任的人負責(zé),斷然不會出錯。
如果皇上重病真有人背后搞鬼,那一定是用了組合的方法。并不是單單一種毒物這個簡單,或許是很常見的東西,只是當(dāng)它和另外的東西混合后,便產(chǎn)生了毒素。
這個思路應(yīng)該是正確的,辰鋒便打算出門調(diào)查,仔細了解皇上的吃穿用度。
鄭和領(lǐng)著辰鋒一路行走,第一站是御膳房。
宮中的御廚倒有不少,現(xiàn)在這個時候都還在忙碌著。他們負責(zé)的不僅僅是皇上的飲食,后宮和皇子們吃的也要由他們負責(zé)。
見到鄭和前來,那些御廚一邊工作一邊都是頷首示意。
一個微胖的中年人走了過來,道:“鄭公公來了,不知是不是又來調(diào)查皇上的飲食?”
此人是總管大廚,名為牛漢。因為鄭和已經(jīng)來調(diào)查過一次,對皇上御膳的懷疑,便是對牛漢的否定,所以牛漢自然沒有好臉色。
鄭和笑道:“我只是隨便來看看,不知皇上今日用了哪些御膳?!?p> 牛漢冷冷地道:“近日皇上生病,所以我都是按太醫(yī)的方子做的藥膳,每天都一樣,今晚的已經(jīng)送過去了,你自個兒去看吧!”
他說著便轉(zhuǎn)身離開,對著工作中的御廚們指指點點,似乎是故意做給辰鋒和鄭和看的,他不斷咆哮著:“干什么吃的,十公主喜歡吃清淡的,你怎么還放這么多鹽?還有你,說了多少遍淑妃娘娘口味重,要多加點料兒,你怎么老是不聽……”
辰鋒和鄭和趕緊離開御膳房,對于牛漢如此不配合的態(tài)度,他們也只能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