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傳萬里

第十四章 偶遇劉吉

明傳萬里 往日如風(fēng) 3023 2016-12-20 11:00:00

  這位劉公子年不及弱冠,沒想到竟然已經(jīng)是舉人,怪不得方才三人同行時,陳秀才刻意落后其一個身位以示恭敬,也不知陳秀才常年蝸居鄉(xiāng)間,又是如何結(jié)識到這一位年輕俊彥的。

  被陳秀才一頓恭維,那位劉公子并未顯露出高興的情緒來,反而是面露尷尬之色,片刻后他見陳秀才滿臉熱情的看著自己,絲毫不見譏諷嘲笑的意思,不禁失笑道:“足下方才之言,在下不敢茍同。方才那首桃花詩非是在下所作,而是唐時吳融吳子華所作,在下只不過心有所感吟詠而出,卻是不敢冒領(lǐng)文名?!?p>  劉公子身后的小少年聞言忍不住‘撲哧’一笑,再看陳秀才,則是滿臉通紅,羞愧難當(dāng),若不是他另有心思,此刻怕早已掩面而去。

  陳秀才丟了老大一個人,半晌后才訥訥為自己辯解道:“在下蝸居鄉(xiāng)間,孤陋寡聞,倒是叫劉公子見笑了?!?p>  陳秀才之所以厚著臉皮巴結(jié)這位劉公子,實(shí)則是存了向其討教八股時文的念頭。

  陳秀才雖說多次參加鄉(xiāng)試皆名落孫山,卻依舊不死心,他對自己的文采極有自信,覺得自己之所以考不中舉人,最大的原因便是自己寫不好八股,奈何他囊中羞澀,買不起講解時文制藝的書籍,又拉不下臉去請教他人,便一直渾渾噩噩的在桃村中教書討生活。

  今日休沐,陳秀才正在家門口閑坐,卻聽說村外來了一個讀書人在桃林中閑逛,他好奇之下便去與那讀書人攀談了幾句,言談中得知這位劉公子生于宣德三年,如今不過十八歲卻已然是舉人之身,想及自己蹉跎半生卻連一個不滿弱冠的年輕人都比不上,陳秀才心中頓時百轉(zhuǎn)千回,驀地便起了向眼前這位年輕舉人討教八股文的心思和勇氣,只是他到底還是有些拉不下臉,又怕自己冒然請教人家不肯指教,便毛遂自薦領(lǐng)著這位劉公子游覽起了十里桃花林,打的便是與其拉近關(guān)系,隨后向其討教八股制藝之道的念頭,誰想?yún)s丟了這么大一個人。

  趙彥父子自然不知道剛才發(fā)生的事,待走到陳秀才近前后,于情于理都要打個招呼,特別是趙彥,他‘以前’畢竟跟著這位陳秀才讀過幾年書,禮節(jié)上更要做足功夫。

  “見過夫子。”趙彥與陳秀才見過禮后,見他面色不大好看,便關(guān)心的問道:“夫子看起來氣色不大好,可是生病了?”

  陳秀才還未答話,那位劉公子身后的小少年卻是想起了方才的事,忍不住又是‘撲哧’一聲,捂著嘴偷笑起來。

  劉公子見狀,不由回身狠狠瞪了那小少年一眼,這才拱手對陳秀才說道:“足下請見諒,在下書童不曉事,還望足下海涵,切莫放在心上。”

  陳秀才心中本就羞憤,聽那小少年再次嗤笑后,卻是自覺再也無面目留在這里,他也不理會那位劉公子,只對趙彥說了句‘我無事’,隨后招呼也不打一個,轉(zhuǎn)身快步向村中走去。

  陳秀才一走,劉公子面上略有些尷尬,不過轉(zhuǎn)瞬便已恢復(fù)過來,他在村外游逛半晌,已是干渴難耐,便拱手對趙彥父子道:“二位鄉(xiāng)賢請了。在下保定府博野縣劉吉,字佑之,今日與書童踏青至此,卻是有些干渴,不知可否到二位鄉(xiāng)賢家中討碗水喝?”

  劉吉?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啊。

  趙彥正自回憶,旁邊趙信已然熱情的笑道:“使得,使得,公子快請,我家進(jìn)村走不了多遠(yuǎn)就到了?!?p>  引著劉吉主仆二人走出十幾步遠(yuǎn),扭頭一看,趙彥依舊站在原地發(fā)呆,趙信不由喊道:“小郎,快跟上?!?p>  劉吉,字佑之,外號劉棉花,與萬安、劉珝并稱為紙糊三閣老,弘治朝初期的內(nèi)閣首輔。

  趙彥走在前頭,偶爾會回頭看劉吉一眼,眼中蘊(yùn)含的深意讓劉吉有些莫名其妙,最后只當(dāng)趙彥少見生人,對自己好奇罷了。

  這是趙彥來到這個世界后見到的第一個歷史名人,雖說名聲不大好,不過總算是見到活的了。

  趙彥多次暗暗打量這位‘耐彈’的劉棉花,發(fā)現(xiàn)此時的劉吉也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書生而已,言辭之間謙遜有禮,行坐之時進(jìn)退有據(jù),其面上還帶著一絲稚嫩與純真,很難將其與幾十年后的劉棉花聯(lián)系起來。

  一行人剛走到村口的大槐樹那兒,突然從一旁傳來招呼聲:“二哥,你和小郎怎么回來了?”

  趙彥聽著這個聲音有些耳熟,聞聲看去,發(fā)現(xiàn)村口路邊不遠(yuǎn)處不知何時被人蓋起了三間簡陋的草木屋。這草木屋前被籬笆圈攏,圍成一個小院子,院子里散養(yǎng)著幾只毛色發(fā)黃的小雞仔,一名二十多歲的秀氣青年正端著簸箕揚(yáng)米去糠,那幾只小雞就圍在青年腳下,爭相搶食著從簸箕中揚(yáng)出來的米糠,而剛才發(fā)聲的便是那名秀氣青年,也就是趙彥的三叔趙全。

  “老三,這是你找人新蓋的?看著還行,比原來地頭那兒的茅草屋強(qiáng)多了?!壁w信見到趙全很高興,不過他也沒忘了劉吉,又繼續(xù)對趙全說道:“你先去弄點(diǎn)清水來,好讓這位劉公子和他的書童解解渴?!?p>  趙全答應(yīng)一聲,轉(zhuǎn)身進(jìn)屋舀水去了,趙信則擔(dān)當(dāng)起主人的角色,引著劉吉主仆二人進(jìn)了院子,隨后找了幾個馬扎放在院中陰涼處,招呼著幾個人坐了下來。

  趙全端著兩碗水從屋中出來,一邊將水遞給劉吉和他的書童,一邊對趙彥道:“小郎,你要是渴自己進(jìn)屋去喝水,別和三叔客氣?!?p>  趙彥笑了笑,倒是沒有急著進(jìn)屋去喝水解渴,而且問道:“三叔,我三嬸和小妮兒呢,怎么不見她們?”

  趙全聞言笑道:“你三嬸帶著小妮兒回娘家了,估摸著下午才能回來。”

  一旁的劉吉一口氣飲完了碗中水,不由感嘆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好水啊,甘甜清冽,回味悠長,若是用來釀酒,必然不遜色于那些名泉之水?!?p>  動不動就吟詩,好酸??!趙彥撇了撇嘴,算是暫時對劉吉失去了興趣。

  趙全見劉吉穿著考究,出口不凡,想必最起碼也是個秀才公,頓時便有些受寵若驚的說道:“不過就是野地里打出來的井水,可當(dāng)不得秀才公如此夸贊。”

  劉吉的小書童聞言笑道:“這位大叔你可是說錯了,我家公子不是秀才,是舉人哩?!?p>  “哎呀呀……”小書童話音剛落,不僅趙全大吃一驚,就連趙信也吃驚的站了起來。

  “原來是舉人老爺,小的哪里敢和舉人老爺平起平坐?!壁w信手足無措的看著劉吉,他見劉吉與陳秀才認(rèn)識,又見他年紀(jì)輕輕,只當(dāng)他最多是個秀才,哪里想到這位劉公子年紀(jì)輕輕便已然中舉。

  士農(nóng)工商,自古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就很高,雖然如今有窮秀才富舉人之說,但是對于鄉(xiāng)下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來說,窮秀才已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不僅免徭役,就算見了縣太爺也不用下跪,在鄉(xiāng)下更是擁有不下于宗族長老的權(quán)威,不過也就僅止于此,秀才在鄉(xiāng)民們眼中也就與里長相當(dāng)。

  舉人則更進(jìn)一步,除了擁有見官不跪、不用納稅、免丁役等福利之外,還已經(jīng)有了可以當(dāng)官的資格,在一縣之地,更是可以和縣官平起平坐,地位上相差不多,所以聽到劉吉是舉人,趙信才會如此驚慌。

  院子里最淡定的,除了劉吉和他的書童之外,便是趙彥了,不過趙彥之所以淡定,是因?yàn)樗惶私馀e人在明代的社會地位,而且劉吉如今也只是個喜歡吟詩作賦的小才子,而非幾十年之后的內(nèi)閣大學(xué)士,所以趙彥并未對其有多重視,不過趙信卻怕趙彥沖撞了舉人老爺惹下禍?zhǔn)?,遂暗地里沖他打手勢,讓他站起來。

  趙彥無奈,只得慢吞吞的站起身,隨后暗地里狠狠的瞪了劉吉的那名小書童一眼。

  劉吉站起身苦笑道:“各位不必如此,在下今日只不過是一名踏青而來的普通書生而已。罷了,在下留在此地也只會徒增煩惱,還是就此告辭吧。”

  ————————

  這劉吉出現(xiàn)的突然,走的也很突兀,等送走了劉吉主仆二人之后,趙全這才向趙信問道:“二哥,你和小郎剛?cè)ユ?zhèn)上沒幾天,怎么又回來了?”

  趙信拍了拍趙全的肩膀,笑道:“老三,小郎和鎮(zhèn)上的王員外一起開了一個作坊,這次回桃村來是想招些雇工?!?p>  “小郎和王員外?”趙全覺得頗有些不可思議。

  趙彥此時插話道:“三叔,你若是想去的話,一個月我給你五百文工錢,管吃管住。等你熟悉了作坊里的事務(wù),可以幫著我爹管理作坊里的雜務(wù),到時候工錢還可以再漲,這比你在家種地可輕省多了。”

  趙全性情頗似趙信,穩(wěn)重有擔(dān)當(dāng),不過也不缺乏年輕人的活力,只是他沒見過什么世面,二十多年一直都在桃村這一畝三分地附近轉(zhuǎn)悠,還需要多鍛煉鍛煉才行。

  “小郎,你說的是真的?”趙全得到趙彥肯定的答復(fù)后,卻略有些憂愁的說道:“三叔倒是想去,不過到時家里便只剩你三嬸和小妮兒,我有些放心不下,要不等下午你三嬸回來了,我和她商量商量再說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