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看到最后,道緣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因為最后一題,竟然是有關排兵布陣方面的問題。
第一武院,雖然以修武為主,但也帶有一定的軍事訓練和培養(yǎng),因為,作為人族統(tǒng)治中心的圣皇城,每隔三年,便會來這里應召一些年輕弟子,補充到軍隊當中。
這些人,在經(jīng)過了專門的培養(yǎng)之后,有的留在了皇城,有的則去到了人族邊境,加入了抵抗魔族的大軍。
其實,無數(shù)年來,武院已經(jīng)不知為軍隊輸送了多少可堪造就的人材。
最開始,道緣覺得這道題似乎超出了武者應該掌握的范疇,但想到白行云之前所說的話,他瞬間有些明白,想來,第一武院的底蘊和資源之所以如此雄厚,肯定跟圣皇城脫不了關系。
在準備正式答題之前,道緣抬頭看了看四周,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早已經(jīng)開始,當然,也有很多人發(fā)呆的看著試卷,眉宇間盡是愁苦和失望。
他搖搖頭,平靜了一下心神,將頭腦身體完全放松下來,隨后拿起白玉石,意念微動之下,一絲真元透掌而出,進入了玉石之內(nèi)。
吸收了真元之后,那玉石立刻變得明亮起來,緊接著,一陣輕微的震動之后,幾行小字顯現(xiàn)在光滑的石面上。道緣知道這些字很快就會消失,不敢怠慢,連忙用心謹記。
這是一篇講述如何修行的文章,由簡而繁,由易而難,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初學者應該如何入門,如何擺正心態(tài),如何應對修行時遇到的瓶頸和難題,雖然沒有說明具體的修煉方法,但對修煉的方向和規(guī)避危險上,卻是有相當詳細的解說和闡述。
果然,一盞茶的時間后,上面的字跡終于顯示完畢。
看完之后,道緣不禁啞然失笑,因為這篇文章,他早就已經(jīng)看過。
這是一千兩百年前,一位江湖高手的論述。
此人先文后武,四十歲之前,一直是一個教書先生,偶然之下,得到了一本功法秘籍。卻因懷璧其罪而遭遇暗殺,一家老小十六口人皆死于非命,只有他一人得以幸免于難。
于是,為了報仇,他不懼虎豹狼蟲,不顧山高林密,毅然躲進深山,棄文習武。
本來,這個年紀早就過了最佳的修煉時期,但不想此人竟是百年一遇的武道奇才,刻苦修煉之下,僅短短十五年的時間,竟然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修煉到了半步奪天的高深境界。
不得不說,有些時候,天賦真的比努力重要很多。
十余年仇恨的累積和遭受的苦難,已經(jīng)讓他的憤怒達到了頂點,于是,他憤然出山,尋找仇人。
兩年之后,憑借著縝密的心思和以前的記憶,他終于找到了滅門仇敵,隨后,一場殺戮正式開始。
那是江湖上一個不大不小的門派,平日里道貌岸然,自詡為名門正派,替天行道,實則內(nèi)里專門干一些傷天害理、男盜女娼的下流勾當。
在得知了這個情況后,此人更加堅定了拔掉這些禍害的決心。仗著實力高絕,他單人獨劍,從這個門派的山腳開始,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如蓋世魔神一般,一路殺到了山頂正殿。整座山全都被鮮血染紅,血氣沖天。
在明白了議和跟求饒全都無用的情況下,門派中剩余的百十人決定背水一戰(zhàn),與對手拼個魚死網(wǎng)破。他們以十個歸一上境武者為代價,發(fā)動了一種極為邪惡的陣法,將雙方全都困在了陣法之內(nèi),除非某一方死掉,否則陣法便無法破除。
陣法啟動之后,此人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些人修煉的功法極為奇怪,在陣法之內(nèi),竟然得到了不小的加成,讓本來一邊倒的戰(zhàn)斗出現(xiàn)了逆轉(zhuǎn),變成了五五之數(shù)。
不過,他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為家人報仇,如今,仇人就在眼前,莫說勝負是五五,就算自己稍遜一籌,他也不會輕易放棄,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大的福緣跟際遇,他在今后的數(shù)十年內(nèi)根本無法突破至尊之境,假若在這之前仇人隱姓埋名或是壽終正寢,那自己豈不是會抱憾終生!
所以,他亦存了必死之心,準備與仇人玉石俱焚。
幸運的是,這一次,上天終于眷顧了他。
三天三夜之后,在付出了全身百余處輕傷、三處致命的重傷,外加一條手臂作為代價后,他終于將所有對手斬殺當場,一個不留。
陣法消散的那一刻,他望著滿地的尸體,終于忍不住語聲悲苦的仰天狂笑,血淚滾滾而下。
五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無時無刻的悲痛折磨、傷心欲絕,在此時終于得到了宣泄。
但是,這一場大戰(zhàn),也給他帶來了難以愈合的傷損,丹田被一劍貫穿,無法修復,渾身經(jīng)脈更是支離破碎,斷裂無數(shù),終此一生,再也無法恢復。
如此慘淡的下場,他一點也不后悔,自己大仇得報,心愿已平,就算成了廢人,也是心甘情愿,足慰平生。
再后來,他回到了家人的埋骨之處,結廬而居,每日里打掃墓碑,與他們說話聊天,生活的無比悠閑自在。
這一篇文章,就是他在那段時間里留下的。
只不過,道緣曾經(jīng)在山上看到的是七千字一本薄書,名曰《法門論》,而此時白玉石上面顯示的卻只有五千字,并且沒有名字,后面的兩千字也并未顯現(xiàn),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其中的緣由他自然不知道。
因為那人在剛開始只是記錄前面的五千字,直到數(shù)年之后,才覺得還有些地方不夠完善和圓滿,遂又補充了兩千字,但可惜的是,因為不想自己的心血失傳,他已經(jīng)將那五千字的論述贈與了一個路過的年輕人帶走。
當然,這是他在考驗了年輕人的人品和心智之后才做的決定。
據(jù)說,這個年輕人就是上兩任的第一武院院主。
所以,這東西出現(xiàn)在這里并不奇怪。至于為何會在山上看到,他沒有問過,而天塵子也沒有說過。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早就已經(jīng)將這篇論述爛熟于心,現(xiàn)在的問題是,后面的那兩千字,到底要不要寫上去。
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決定寫全,既然那位前輩有心讓其流傳于世,那自己沒理由不完成他的心愿。
很快,第一題就這樣輕松的答完。
接下來就是第二題。
按照道緣所知,任何一篇功法的行功路線和真元走向都或多或少的不同,而且修煉之時不得有絲毫差池,既然選擇了某一種功法,那就必須嚴格按照上面記載的法門來修煉,不然,很有可能會經(jīng)脈逆轉(zhuǎn)、走火入魔。
但現(xiàn)在試題卻要境界不高,實力尋常的年輕人來填補功法的空缺,這未免有些玩笑了。莫非,這本來就是一篇完整的功法,只不過是為了考較眾位弟子?
可是,這樣有意義嗎?
帶著些須的疑惑,道緣開始落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