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白天上班,晚上回來以后,基本就沒什么事可做了,那么有的時候,大家就約好,去浦西逛一逛。
浦西跟浦東隔著一條黃浦江,從浦東這邊,往浦西那邊望過去,燈火通明,能照亮半個天。
他們晚上吃好飯,大家一起來到江邊,乘坐渡輪渡過黃浦江來到浦西,在外灘逛一逛,在南京路上逛一逛。
人非常的多,夏天,大家都在外灘上乘涼,南京路上,永遠的擁擠,
《霓虹燈下的哨兵》那個故事,就發(fā)生在南京路上,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故事,就在南京路上。
周陽以前只是在電影上看到過,那么這次,能親身來到南京路上,覺得非常的新奇和興奮,什么事都感到好奇,真的是燈紅酒綠的不夜城,非常的繁華。
周陽就喜歡這樣的地方,熱鬧!可是這樣的地方不屬于他。
站在外灘,往對岸望過去,就是周陽所工作的浦東大工地,那里是黑壓壓的一片,靜悄悄的看不見燈火。
他們逛好了南京路,逛好了外灘,從外灘坐輪渡返回到浦東,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這個點兒來到浦東,就像特么鬼子進村了,悄悄的進去,打槍的不要”,
這一句把大家都逗樂了。
確實是這樣,從浦西,坐了輪渡,來到浦東以后,整個就是黑壓壓靜悄悄,真的有那種鬼子進村的感覺,
浦西那邊燈火通明,而到了浦東,好像進入了另外的一個靜謐的世界,這浦江兩岸的對比,反差也太大了。
回到了浦東,他們就是浦東的建設者,唯有這一點,使周陽感到自豪,不管怎么說,等到若干年以后,他可以對別人拍著胸脯自豪的說,浦東的建設,有我周陽!
浦東的發(fā)展之所以有今天這么迅猛,這樣的高樓大廈,這樣的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全國的龍頭,當初,我周陽也是浦東的建設者,這確實是值得他驕傲的。
那不管怎么說,眼下的情況是,他周陽必須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的,認認真真的安安心心的在浦東這塊大地上,好好的工作!
事實也是這樣,周陽一絲不茍的完成著上級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
那么當初來浦東工作的時候,總公司有一個規(guī)定,這是輪崗制。
不知不覺,周陽在浦東,已經干了大半年,這半年多的時間里,周陽基本上把浦東有所了解,
那個時候,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也在開始建造,東方明珠塔已經造到第二個球,八佰伴的大樓還沒有封頂,
陸家嘴這邊的各種高樓已經拔地而起,但是還只是在建造當中,已經可以看出浦東發(fā)展的氣勢和以后的規(guī)模。
這個時候,浦東的房價迅猛的漲起來,上海人的那句老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已經不再起什么作用,已經是一去不復返的歷史回憶。
現在浦東的房價,已經超過了浦西,很多人,都已經死掉了,不是氣死的,也不是病死的,而是后悔死的。
工作到現在,周陽其實,有些愛上了這片土地,他看出來浦東今后的發(fā)展勢頭,覺得如果要是在這塊土地上,一直工作下去的話,那可能真的是一個發(fā)展的機會。
但是工作歸工作,生活歸生活,周陽那個時候還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浦東是一個好地方。
周陽在浦東工作的這段時間,其實也是經常的往回家走,因為,星期六星期天,呆在浦東,也沒有什么事做。
休息天,有的時候去浦西逛一逛,但大部分的時間,周陽還是要坐火車返回到小城的父母家。
對于周陽在浦東工作,整個公司的同事都還是比較羨慕的,
每當他回總公司辦理一些必須要辦的財務上的業(yè)務的時候,很多以前的同事見到周陽回來了,都熱情的打招呼,問一下在浦東的情況,周陽從他們的問話和招呼當中,都能感到他們是有多么的羨慕。
人就是這樣,你不了解情況的時候,覺得那個人的工作是有多么多么的好,就像有一本小說寫的,圍城,在城里的人,朝思暮想的要出城,而在城外的人,想方設法絞盡腦汁,要進城。
那么周陽,在浦東的工作環(huán)境有多么的艱苦,在公司里的人是不太清楚的,只知道,能去浦東工作,浦東又是全國開發(fā)的重點,無論是電視報道還是新聞報道,都在大力的宣傳浦東,
所以人們的感覺就是浦東高大上,能在浦東工作是多么的榮耀。
因此,周陽每當遇到那些熱心的同事,跟他打招呼,跟他了解浦東的情況的時候,他也會眉飛色舞的跟同事們吹上一會兒牛,顯得自己有多么的風光,
其實,周陽心里在苦笑,浦東目前是建設者艱苦奮斗搞建設的地方,不是享福作樂的地方,他們哪里知道呢?
還真以為他周陽去享福作樂不成?而且,周陽還很清楚,他在浦東的日子,不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