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夫人看著身后跟著的兒媳婦,“都各自的去玩吧!不用拘在我這。”
陳宋氏道:“母親與長輩們說話,如姐就交給我們吧!”
陳萬氏也點頭應著,“可不是,如姐就跟著我們吧!”
陳夫人擺手道:“你們自己去玩,如姐跟著你們我放心不下,跟在我身邊我心里還踏實一些?!?p> 陳宋氏見陳夫人如此說,便不再堅持,帶著陳萬氏和陳李氏跟著府內(nèi)的丫鬟去了另外一處。
陳萬氏道:“我看如姐乖巧懂事,哪里就用母親這樣看著了?”
陳李氏也道:“可不是么,家里誰人不知父親隔三差五的就夸贊如姐。”
陳萬氏點頭表示贊同。
陳宋氏好奇地打量著這兩個弟媳,“我怎就不知,你們何時好成了這樣?”
陳萬氏笑道:“瞧大嫂說的,就像我們平日里有多不懂事一樣?”
陳宋氏隨即看向了陳李氏,見陳李氏沒有因這話撂臉,這才松了口氣。
陳李氏道:“其實我之前看不慣二嫂,是覺得二嫂總是故意去討母親的歡心,殊不知竟是我想多了。其實二嫂在那樣的家里,還能得嫡母的眼,管那么多的人,依我看到是有些像江湖兒女,平生的多了幾分豪氣,如今我可是打心眼里佩服呢!”
陳萬氏道:“哪里就像三弟妹說的這樣好了,我那是環(huán)境所迫,以前一直覺得自己不差,見到嫡女總是想要爭上一爭,其實和如姐比比,我都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呢!哎,也不知道如姐的親生父母到底是怎樣的人?能生出這樣好的孩子,想也不是雞鳴狗盜之輩,只是怎就舍得扔了呢?”
陳宋氏這算是明白了,這兩人是把話說開了,只是母親嘴里那個混世魔王是怎么讓她們二人服的軟呢?
她見兩個弟妹都不愿意說,也沒再追問下去。
董如意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個頭,小嘴巴拉巴拉的,陳夫人讓她叫人,她就叫人,讓她吃糕點,她就吃糕點,簡直乖巧的不得了。
幾個夫人把她圍在中間,這個抱一會,那個摟一會的。
江寧知府夫人,東道主元夫人道:“我怎就不知你家何時添了這樣一個機靈鬼呢?”
她說著還把桌子上的糖果、糕點往董如意那邊推了推。
陳夫人解釋道:“這要是陳家的就好了呢,我家那位可是隔三差五就念叨她不姓陳呢!”
坐在一旁的丁夫人笑道:“是不是您嫁到董家那位的?”
見陳夫人點頭承認,所有人都看向了董如意。
她們都知道陳夫人的長女和女婿外出的時候撿到了一個女嬰。
“誒呦,這竟然是董家的小姐,我有個遠方表妹也是嫁去了董家呢?”
說話的是一個穿著醬紫色褙子的女子,她頭戴鑲金珍珠發(fā)釵,耳上墜著一對珍珠耳環(huán),見所有人都看向她,也渾不在意。
“咦,可是我怎么聽說董家小一輩的女子都是舒字排名的呢?”
這是江寧督造史的繼室夫人鄧夫人,她的一個遠房的表妹嫁的是董家的旁支,卻因同在江寧而關系走的近些,經(jīng)過幾次的聚會,她認識了董馮氏,又因她們同為繼室,因此走的比旁人更近。
雖然今日元夫人請了好些人,但她們也是各自和各自相熟的人同坐。
元夫人準備了幾個賞花的亭子,牡丹亭和蘭花亭,都是位份較高的夫人坐的地方,小一輩的和位份低的不在這兩處。
陳夫人有些不高興了,這鄧夫人怎么過來了,她們都是要好的才會坐在一處說話的。
她正要開口,就聽到董如意小聲說道:“原本我爹爹也是要給我叫舒的,可是我祖母說了,我是爹爹好心撿來的野孩子,不配同她的嫡親孫女叫一樣的名字,所以不準爹爹給我起帶舒的名字,爹爹這才讓我叫了如。”
董如意說話聲不大,卻非常的清晰,每個人都能聽得真真切切的,她最后的聲音中還夾雜了一絲的不解和一絲的委屈。
在場的所有夫人都驚呆了,后宅的事從來就沒有人會說到明面上,要真的這樣搬到了明面上,那董家的臉面也就不用再要了。
陳夫人心中暗自叫了個好,然后心疼地抱著董如意道:“如姐不傷心,外祖母疼你?!彼f著給董如意拿了一塊糕點。
董如意拿著糕點甜甜一笑,塞到了嘴里。
元夫人太過震驚了,心痛道:“她怎好和個孩子計較,這叫這孩子以后如何自處?”
元夫人的娘家和馮家速來不和,元夫人待字閨中時就看不慣董馮氏,如今更是不懼她。
鄧夫人知道自己惹了麻煩,忙看向董如意,“說,是哪個教你說的這話?”
其她人都看向了陳夫人,一個三歲的孩子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說話間,這火就燒到了陳夫人身上。
董如意吃完嘴中的糕點,指向了桌上的另外一盤,“你給我那個,我就告訴你。”
鄧夫人讓身邊的丫頭把糕點端給董如意。
董如意伸手拿了一個攥在手里,“這話不是旁人教我說的,是祖母賞我的管事媽媽錢媽媽說的,她還說我能活著是我命大,我祖母恨不得我們一家都死絕了呢!”
陳夫人趕忙拉著董如意,“你可是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的,那該死的奴才,我可憐的孩子。”她說著還擦了擦眼角。
鄧夫人徹底傻了。
董如意掏出自己的手帕,給陳夫人擦眼角,一邊擦一邊勸:“外祖母不要傷心,錢媽媽說祖母不是爹爹的親娘,也不是我的親祖母,如姐都不傷心了,您也不要再傷心了好不好?”
所有人都看向這二人,這么懂事的孩子,那董馮氏夠狠也夠蠢。
此刻鄧夫人就是想為馮氏說話,也無話可說了。
這些話對于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絕對不會是一天兩天就能教會的。
因董家祠堂被砸一事,江寧的夫人圈里都知道董家三房是哪日去的陳家,就是陳家想要教她,這么短的時間里也不可能讓個孩子應對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