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競月貽香

03 念法鎮(zhèn)妖龍

競月貽香 長桴 2411 2017-04-02 10:50:00

  夜色降臨,寒幕壓下。雖是萬物復蘇的春季,但似這般涼如井水的夜晚,也足以讓人泛起一絲冰冷之意。

  謝貽香此刻正獨自漫步在古舊的街道上。

  在這個被喚作“赤龍鎮(zhèn)”的小鎮(zhèn)上,她已住了一個多月的光陰,可是直到今時今刻,還是沒有任何的收獲。

  這座所謂的“赤龍鎮(zhèn)”地處江西境內(nèi),乃是坐落在九江和南昌兩地之間。往東便是名揚四海的景德鎮(zhèn),往西則依靠著那號稱“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的鄱陽湖。而謝貽香從岳陽城前來此地,自然便是要替朝廷尋回那失竊的軍餉——兩千萬兩白銀。

  只可惜她每日里四下打聽,上至鎮(zhèn)上的官府,下至鄉(xiāng)間的農(nóng)夫,始終沒能尋見一錠朝廷失竊的軍餉,就連江望才和莊浩明在龍躍島上曾提到過的那句“鄱陽湖,老爺廟,混沌獸,陰兵舞”,也沒有任何的線索。她幾乎問遍了鎮(zhèn)上的所有百姓,他們都說沒聽過什么“老爺廟”,更別說“混沌獸,陰兵舞”了。

  而謝貽香這些日子聽得最多的,反倒是鎮(zhèn)上百姓世代流傳著的一個傳說。

  傳說就在這鄱陽湖一帶,還被稱作“彭澤”的上古時期,曾有一條自云夢澤修煉成精的孽龍來襲,妄想霸占此地,從而將彭澤的這一大片澤地變作汪洋大海,好讓自己順理成章地成為這片大海中的龍王。哪知這條孽龍剛從此澤地中變幻出今日的鄱陽湖,眼看就要將整個彭澤大地和云夢澤大地連作一氣之際,卻有一條赤龍從鄱陽湖中一飛在天,將孽龍的法術打斷,繼而在半空當中和這條孽龍激戰(zhàn)起來。

  于是兩條龍的這一場激戰(zhàn)便持續(xù)了三天三夜,當真是打了個星月無光、山河失色。附近的百姓開始還有些害怕,后來便逐漸壯了膽,成群結隊地聚集在鄱陽湖畔,紛紛替阻止孽龍變幻出汪洋大海的那條赤龍擊鼓助陣。那赤龍斗志一盛,竟是越戰(zhàn)越勇,到第三日夜晚,終于以刺瞎自己雙眼為代價,破掉那條孽龍修行千年的道行。那孽龍一看大事不妙,雖是氣急敗壞,也只能灰溜溜地逃回云夢澤,自此再不敢前來興風作浪。

  聚集在附近的百姓眼見赤龍得勝,終于趕跑了那條孽龍,從而護得自己的家園免受水淹之災,大喜之下,當即便在鄱陽湖畔設宴慶功,大肆喧嘩。而附近百姓聞訊也紛紛趕來此地,一來是為了慶賀,二來卻是想看一看這傳說中的“龍”究竟是怎生摸樣。

  于是這場熱熱鬧鬧的宴會一擺便是半個多月,鬧得整個鄱陽湖是晝夜不休。而那赤龍雖然趕跑了孽龍,除去雙目失明的代價,身上也還受了極重的傷,原本安心調(diào)理數(shù)年便可好轉(zhuǎn),哪知卻被這些個百姓日夜不休的慶賀所驚擾,如何能靜心休眠?所以沒過多久,這條赤龍竟然傷重不治,被吵鬧聲折騰得屈死在了鄱陽湖中,到最后只剩一具浮出水面的尸身,竟有數(shù)十丈之長,就這么翻著白肚,在這鄱陽湖上一直飄蕩著,直到腐爛發(fā)臭,也不沉下水去。

  等到附近的百姓知道闖下大禍時,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自那以后,每年不是旱災便是洪災,相互交替而來,以至這鄱陽湖沿岸的一帶,根本收獲不了一粒糧食,弄得饑荒四起、民不聊生。百姓們心知肚明,都說是那條赤龍的冤魂回來復仇,于是便四下尋訪高人,最后終于請來了一位得道之士,求他化解這場劫難。不料那道士到了鄱陽湖畔,略一掐算,當場便把眾人臭罵了一頓,繼而背上行囊轉(zhuǎn)身就走,竟是不想理會此間之事。

  百姓們哪里肯放這道士離開?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依照這道士所言,世間本無“龍”之一物,所有的龍皆是由蛇和蛟這二者修煉而成,其中“蛇走陸,蛟戲水”,鄱陽湖里那條所謂的赤龍,自然便是一條修煉已久的紅色大蛟。而今這條大蛟既已修煉出了龍形,那便至少已有上萬年的道行,再加上又相助彭澤大地的百姓守護家園,趕跑了那條云夢澤的孽龍,正是功德無量之際,只需再歷天劫,便能由“靈獸”轉(zhuǎn)生為“飛仙”,從此脫離六道輪回,肉身飛升。誰知在這最后關頭,竟被這些個無知百姓所驚擾,終于冤死在了洞庭湖里,叫它又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然后那道士又說,所幸這條赤龍是以求善之念修仙,如今雖是冤魂不散,在鄱陽湖中興風作浪,卻也畢竟不曾傷得人命。所以只要百姓們放棄家園,背井離鄉(xiāng)另尋他處居住,倒也不會有什么災禍。

  哪知百姓們卻不依不饒,硬說自己的祖輩便已在此定居,無論如何都不肯離開此地,甚至還要以死相逼,死也要死在這鄱陽湖畔,非要道士化解這條赤龍的冤魂不可。那道士推脫不得,左右權衡之下,畢竟不忍舍棄這數(shù)千條人命,終于答應出手相助。

  然而那道士雖然答應下來,卻也不敢掉以輕心。他靜思多日,深知這條赤龍的怨念極深,絕非自己可以勸阻,不得已之下只得狠下心來。當下他便點燃了一柱清香,讓自己的魂魄出竅,約那赤龍的冤魂會面,同時以法術擺下一桌山珍海味,用以祭奠赤龍的冤魂。

  于是一人一龍的魂魄便在鄱陽湖上會面交談,那道士勸說赤龍放過湖畔的數(shù)千百姓,赤龍自然不肯答應,卻也不疑有它,一面和道士爭辯,一面吃著道士擺下的山珍海味。那菜肴當中有一道“紅燒魚翅”,赤龍吃得起勁,只管一口氣將盤子里的魚翅往肚子里吸,誰知當中有一條魚翅竟然長得出奇,赤龍一口氣吸入了數(shù)百丈長短到自己腹中,這條魚翅卻仍有大半截還留在盤子里。

  那道士眼見赤龍中計,不等赤龍反應過來,急忙念法施咒,那條長長的魚翅頓時化作一條水桶粗細的鐵鏈,將赤龍的五臟六腑盡數(shù)鎖了起來。道士一招得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相繼施展出更為高深的禁書,連續(xù)做法七天七夜,終于將那條赤龍的冤魂徹底鎖死,打入了鄱陽湖深處。同時再借助這一湖鄱陽湖水之力,將赤龍冤魂封印在了湖底。

  干完這番勾當,那道士經(jīng)過短暫的元氣恢復,便連忙尋跡點位,教百姓們在這鄱陽湖的東岸修建起了“赤龍鎮(zhèn)”,從而配合鄱陽湖水鎮(zhèn)壓赤龍冤魂。而這個所謂的“鎮(zhèn)”字,倒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鎮(zhèn)之“鎮(zhèn)”,而是鎮(zhèn)壓之“鎮(zhèn)”。所以表面上看,這赤龍鎮(zhèn)是紀念那條赤龍的英魂,實則卻是將赤龍的冤魂牢牢鎮(zhèn)壓在鄱陽湖底,要它永世不得超生。結果就在這赤龍鎮(zhèn)的建成之日,也便是這位道士的坐化之時。

  依照那道士的說法,此番他封印赤龍冤魂這一舉動,分明是逆天行道,必定要受到上天的譴責。果然,就在那道士坐化之后,不過片刻工夫便有一道突如其來的旱雷從天而降,徑直劈中那道士的尸體,將他打了一個灰飛煙滅、形神俱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