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慈悲心的蛻變
說來也是奇異,明明是修行了白骨道,卻因?yàn)樽杂仔欧?,而一直信佛?p> 雖然由于遭遇坎坷,不是多么深信,但看到真佛,還是忍不住恭恭敬敬的下跪。
楊玲瓏化身的無量壽佛,以佛眼觀看天地,看著百億貧民,心中涌起無限的慈悲之意。
境界拔高,寶相更加莊嚴(yán)。
……
“無量壽佛,烏斯藏國今有過百億之人,是已人滿為患,王室貴族尚有土地分封,九等之民卻已無土地可養(yǎng),只剩立錐之地。”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雖是因果罪孽,但卻有人為之嫌。”
“非是其不為善,實(shí)乃無善可行。”
“吾思之,乃是烏斯藏國法度有誤,遂修繕法典,傳于白骨圣殿。”
“只因白骨圣殿修行魔道,卻行善舉,烏斯藏國為佛國,卻有魔行。”
“望白骨圣殿可以疏導(dǎo)國民,引烏斯藏國在國泰之時,也可民安?!?p> “此安非是安于現(xiàn)狀,乃是安居樂業(yè)?!?p> “一世為人,殊為不易,因果功德,缺一不可。”
“人活一世,亦是不易,生老病死,處處苦難?!?p> “然,苦中有甘,難中有緣,人生冷暖,還需各人品味?!?p> “唯有安居樂業(yè),才能有心品味,不枉人間走一世?!?p> “無量壽佛,善哉善哉!”
……
巨佛從天而降,在滿天金光中傳下法典,谷靈兒所變的白骨娘娘當(dāng)眾接法典,然后宣讀其中關(guān)于民眾等級、分封分家的部分。
服不服,不管,反正白骨圣殿的位置提高了,白骨圣殿絕大多數(shù)沒意見,烏斯藏國其他人想有意見,也得掂量一下自個的份量。
確實(shí)有不少傻冒抗議,但白骨圣殿隨便派出數(shù)萬徒眾,立刻老實(shí)了。
最重要的是,法典并沒有說要收回王室貴族的土地,而是要使用那些分給佛寺的土地。
效仿不周山城,建造大量的高層房屋,增加大量可使用的建筑面積。
人可以住在里面,工坊也可以設(shè)在里面,這就能多出很多的用地。
這樣一來,除了佛寺,各方利益暫時都沒有減少。
而佛寺雖然不滿,但卻說不出來,因?yàn)槿思艺f的很清楚,出家之人四大皆空,當(dāng)與民慈悲。
如今也沒有趕盡殺絕,按人頭留了土地,足夠寺院使用了。
霸占那么多地,情愿當(dāng)風(fēng)景看,也不給人用,慈悲心還給佛祖了?
況且以后還有考核,清退寺院里那些名為出家,實(shí)則是嬉戲玩樂混日子的貴族假和尚。
真和尚早看他們不順眼,能把他們趕走,還寺院一個清凈,土地少些也能接受。
而且如今是按現(xiàn)在的人頭計算,以后那些假和尚走了,人均土地又會多出來。
假和尚是真急,因?yàn)樗略翰淮娝麄?,家里也不希望他們回去分地?p> 總算新法典規(guī)定,家里必須給他們一份,只是多少還要按家里情況慢慢談。
那個急啊,那個愁啊,幸好已經(jīng)禿了,否則天天掉頭發(fā),怕是更憂心。
……
烏斯藏國搞定,有事的也就走了。
楊玲瓏、邱清梅、白蘭,趙瑾夫婦,陸尚仁夫婦,蔡姬,在天魔分身山自在的護(hù)送下,返回東勝神洲。
蔡姬與趙夫人,陸夫人一起回離別歡喜天,趙瑾和陸尚仁各自回去處理政務(wù)。
李靜虛一大家子也走了,不過這次終于不趕時間了,于是打著回家的旗號,到處亂晃。
至于多久才能回到家,那真得看天數(shù)了。
李柏和伍暢行隨小白回長洲,兩人功德仍然不足,不能在外面亂逛,等以后法典擴(kuò)散到西牛賀洲,他們才能隨意行動。
而有他們看著小白,小白才不會打著迷路的旗號亂跑。
山黛把楊川和蠱雕小姐送回不周山城,然后又去天外混沌中靜修了。
山崎重建了九苦禪院,在后院造了一尊十三層的浮屠塔,暫時關(guān)押抓住的那些白骨圣殿徒眾。
許飛娘和金池長老,苦行等在里面渡化他們,先一步渡化他們?nèi)敕鸾纭?p> 一為離別佛,一為無量壽佛,一為觀音菩薩,將來各入三人座下。
齊漱溟率峨嵋派暫時駐守西徑關(guān)城,節(jié)制溱帝,項(xiàng)祤,呂溫侯三支靈兵,拱衛(wèi)百姓。
雖說有了法典,但推行起來,卻不能喊打喊殺的,需潛移默化等待因果。
就如這烏斯藏國,雙方積累的因果到了,簡單一個代替就拿下白骨圣殿,進(jìn)而在烏斯藏國開始推行法典,改變整個烏斯藏國。
這法典的編纂,是由道家、佛家、儒家,還有世俗之人,集合仙人、僧人,人族、鬼族、妖族,取凡塵界,離塵界,地界,地仙界,各地諸朝歷代律法之精髓。
雖然不能代表天地什么的,但足以體現(xiàn)江山社稷與民眾之間的關(guān)系,即以民為本。
律法只是約束民眾犯罪的,不是用來約束民眾不能活的。
對于影響民眾生活的人和事,尤其是官員,王室,加以嚴(yán)苛的約束。
當(dāng)官坐王,不是在享福,是在受苦。
受不了這苦,便不要當(dāng)官,更不要稱王,否則律法無情。
……
而玄弉師徒五人一馬也就從西徑關(guān)城出發(fā),第三次越過流沙河,進(jìn)入烏斯藏國。
一路走著,看著民眾歡天喜地的笑臉,玄弉等也是高興。
這次沒人抓他們,每天都能找到大戶人家化緣留宿,每晚都是豐盛的素齋。
豬八戒最是開心,每晚吃得腸滿肚圓,幾天下來就又胖了。
玄弉卻不是很開心,因?yàn)檫@錦衣玉食,仆從成群,奢華無度的貴族生活,相比那些連張草席都沒有的貧民,這權(quán)貴與貧民之間的對比,實(shí)在是太鮮明了。
這讓心懷慈悲者實(shí)在看不下去,再美味的佳肴放在面前也沒有胃口。
那一口一口的油,當(dāng)真是民脂民膏。
這不是吃飯,這吃的是一條一條的人命啊。
……
玄弉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也領(lǐng)悟了變革的必要性。
貧民之所以成為貧民,固然是因果功德導(dǎo)致的投生問題。
但作為佛,眼看著百億民眾如此一代一代的生活在貧困中,又于心何忍?慈悲心何在?
佛家有割肉喂鷹的故事,以前覺得了不起,現(xiàn)在覺得那就是一時慈悲心發(fā)作。
因?yàn)榫退惴鸶钔炅巳淼娜?,也喂不了全天下的鷹,更別說全天下的虎豹了。
那么這里,便是他們發(fā)一次大慈悲心,改善烏斯藏國百億民眾,甚至西牛賀洲的所有百姓。
這有可能是因果劫數(shù)到了,有功德拿,有可能不是,還得倒貼自身的功德。
但便是犧牲自身性命,換百億民眾一個安居樂業(yè),那也是值得的。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