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蕭月的自信從哪來的?其實她一點也不自信,甚至到現在她的身體還緊張的發(fā)抖。
就像第一次和陌生人說話,第一次被點名,第一次上臺表演。不,應該說蕭月實際是個很內向的人,她喜歡歌舞但卻懼怕在眾人面前表演,所以緊張的情緒她到現在都還不能擺脫。更何況她那少有的學舞還只是小學時在校隊里學的,可想而知,和現在的,不,準確說,是和她原本所處的“現代”來說她已經脫節(jié)了。唯一慶幸的是她還愛著音樂,被母親稱贊的“還是嬰兒時就很有樂感”而一直沒有放棄。
這個機遇是蕭月給自己打的一個賭,一個放手一博的賭。畢竟這也是她給自己的一個學習的機會。同樣,在賭的也不只她一個人。當然相較與蕭月,顯然店家的損失并不大。而這不外乎蕭月與他的兩個承諾:一、她拿的工錢只有那對父女的一半,而且不包伙食與住宿(既然店家方負責解決背景音樂問題,這點要求不算太虧待她),二、如果一周內反響不好,她也只拿這一周的演出費,然后自己卷鋪蓋走人(蕭月和店家的商量是工作按天算,而一天也只有午飯的那段時間)。
所以說,最后演變成這種結果,蕭月實在不像是在找一份工作,而是找一個可以重拾自己興趣的磨練舞臺。
這種結果連蕭月自己都感到意外,但她一點也不后悔。
換一種說法,對多變的蕭月而言,她現在不單緊張還有些激動。
臉上蒙著塊絕不透明的布,是蕭月為了掩飾身份而精心準備的。
嘛,其實就算蕭月再怎么掩飾,知道她真面目的,除了店家,不是還有那個算得上閱人無數的小二?所以說,不要小看人的職業(yè)性的敏銳感啊。這點蕭月也是在后來離開這家店后才知道,那個小二居然一早就看穿了。她氣得那個哆唆啊,這自然是后話了。
蕭月站在舞臺上時,一開始要面對的除了生疏的身手,還有她最懼怕的目光——眾人的視線。這時候她真的想面部抽搐一下。
音樂響起,她拉回自己的思緒。心里一直告誡自己忘記眼前的一切,然后為自己設計一個全新的只有自己一人的舞臺,以此來平覆內心的緊張。當一切準備就緒,蕭月開始傾聽那在耳邊徘徊的音樂,這時一個嚴重的問題出現了。他們事前并沒有排演過,而這個時空的音樂雖似老舊的“古音樂”,但畢竟從未聽過也不習慣,讓絲毫沒這方面思想準備的蕭月著實有些慌了。
可是就此放棄,一切就都完了。任何事的第一步都不會是輕松的。攀著艱難而上獲得的成功才會讓人有滿滿的成就感。就算此時并不能獲得成功,畢竟走過,畢竟努力過,自己才不會感懷當初而后悔。
隨著時間的推移,店里的食客們由起初的好奇變?yōu)榻乖?。店主也撮著手,站立不安地看著臺上一動不動閉著眼的蕭月。
正在大家不抱希望把這全當一場鬧劇時,紫袖輕擺。
一開始蕭月的舞姿是生硬的,無論怎么掩飾,只要有緊張生硬便不可避免。此時調節(jié)心態(tài)是很重要的。
蕭月自嘲自己,以前看網球王子時,明白在比賽場上技術很重要,但心態(tài)更重要??擅靼资且换厥拢瑢嶋H應用到自己身上卻不是件輕松活。
不過有時人的一種習慣卻實在是個寶物。就像再怕生的人接觸的人多了話多了,也就不似當初那么結巴了。
合著音樂的拍子自由發(fā)揮到后半場,蕭月蹦蹦直跳的心臟也不再是只因為緊張而跳動了。
一個中午時間,蕭月一般跳上兩三場,中途隔點時間休息。漸漸地她也能跟上這種生活節(jié)奏。
“習慣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它會讓你漸漸屈服于你所處的逆境?!?p> 一旁的小二愣愣地看著剛還在他旁邊喝水的蕭月,而她那突然冒出來的話讓他越發(fā)覺得她“真是個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