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我手寫我心

把天問的無言以對——《楚辭 天問》

我手寫我心 不怕心碎 1192 2012-02-28 10:08:04

  《天問》的開頭,就直接以曰起頭,“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說這遠古始初的情況,是由誰流傳下來的?這開頭就是一種叛逆,對一切都定為理所當然的事,提出質(zhì)疑,有很多人都說《天問》是對自然社會運行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討,這一層意思是肯定有的,但我認為還是毛哲東說的那句話“沒有氣,他寫詩?”這里面絕對有泄憤之意,不然作者不會問這種當時看起來是毫無道理的話,這種話,真真是讓天也無言以對。

在往下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沒有形成之前的事情,要如何才能探究清楚?這是繼續(xù)的質(zhì)疑,都是說這都是捕風捉影的事,不可能說清楚的事,憑什么就流傳下來,成為有板有眼的證據(jù)。我們知道屈原是個愛國詩人,他的政治理想被統(tǒng)治者不采納,還聽信小人之言,把他流放,這給他造成極大的痛苦,楚國滅亡后,他又不愿意叛國,于是選擇投泊羅江自盡。屈子在所作的大量詩歌里都表達受小人陷害的憤慨,這句應也是有這種前因下引發(fā)的感慨。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天地蒙昧一片,昏明不分,誰能夠?qū)⑺疾烀靼祝窟@一句已經(jīng)很顯然就是直接指責了,古代向來把天和帝王相并論,這里的屈子悲傷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已經(jīng)把矛頭對準了最高統(tǒng)治者,這樣的詩就是不被小人中傷,皇帝看了也會不高興。屈子的政治敏感是對的,他預測秦國是不安好心,提醒楚王,秦國是“虎狼之地”,不可輕入,得罪了令尹子蘭,被頃襄王放逐于江南。他力主戰(zhàn),可是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卻聽信小人誤國之言,力主和,還把屈子流放到荒野,屈子的心郁悶到了極致。

后來還寫了“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這句說為什么羿力大善射,卻被他們設計消滅了,這其實是接別人的酒澆自己心事,屈子也是一個這樣有能力和魄力的人,卻得不到重用,被小人陷害,被流放。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女艾為澆縫衣裳,并同他一起住宿,為什么少康卻砍下女艾的頭,親信之人反而遭殃。

這些問題其實都和屈子本身有關(guān),實在是一種自身情感的傾瀉。

屈子很想拯救國土山河,可沒人聽他的,甚至中傷他,讓他和那時苦惱!他需要一個知音,來理解他,可是眾人皆濁,他看不見希望!

最后詩的結(jié)尾,屈子說“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伏匿穴處,爰何云?荊勛作師,夫何長?悟過改更,我又何言?吳光爭國,久余是勝。何環(huán)穿自閭社丘陵,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長。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傍晚時分電閃雷鳴,回去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國家的尊嚴不保,祈求上帝有什么用處?我幽居在洞穴中,面對此景又能說些什么?楚國不斷的大舉興兵,這樣的國運怎么長久?如果君王能改過自新,我又何必再說什么?吳王闔閭與我國相爭,多年來一直戰(zhàn)勝我們,子文的父母穿過村子到了山丘,做出茍且淫穢的勾當,又怎么會生出賢明的子文?我誰堵敖不會長久,為何稱王弒兄自立,他的忠誠名聲更加顯著。

這些詩文都告訴我們,這是屈子久積之憤之作,他不在與天的回答,所以天也無從回答,他只是屈子一種心底情感的宣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