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歷史咨詢商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樓臺煙雨中

歷史咨詢商 霰雪鳥 2106 2016-07-22 13:00:00

  銀城一戰(zhàn),四十萬突厥騎兵被隋軍擊敗,前后共戰(zhàn)死了超過十萬人,被俘和失蹤的士兵更是達到十五萬人之多,這些人中大部分后來都被隋軍收編。

  突厥經(jīng)此一役可謂是元氣大傷,始畢可汗更是一病不起,從此無力發(fā)動對隋軍的進攻,只能派遣使者到洛陽去求和,想要換取楊廣的原諒,以免他一怒之下興兵北上,或者掐斷邊境的口岸,徹底將掃元所需的資源給切斷。

  楊廣非常的得意,他最近之前心情一直不好,像是東征高句麗失敗了,隋軍損失慘重,然后國內(nèi)接連出現(xiàn)叛亂,隋軍處處征戰(zhàn)不順,而又恰逢突厥人興兵扣關(guān),這一連串的壞消息給他的打擊不小,還好這個時候裴矩沒有讓他失望,總算是給他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不僅化解了帝國很大的一個危機,而且還大大的提升了朝廷的影響力,也提升了軍民的信心和士氣。

  楊廣對待異族一向是寬仁待人的,所以他不僅沒有責(zé)罰突厥人的行動,而且還賞賜了突厥人大量的財物和布匹,居然絲毫不考慮目前已經(jīng)收不抵支的國庫是否能拿得出手,反正他就是要賞賜,心里一高興就要賞賜。

  楊廣和很多歷史上的君王一樣,是典型的好大喜功類型的,而且特別喜歡在異族人士面前顯示自己的胸襟,他對自己的漢人百姓實施各種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徭役,逼得他們沒辦法生存,只能揭竿而起,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對突厥和高句麗這樣的異族很是仁慈,出兵高句麗的時候規(guī)定只要對方想投降,大軍就不能攻城,而對于突厥人,他更是在對方企圖顛覆他的統(tǒng)治被挫敗了之后,不僅不責(zé)備不追究,反而還要加倍的封賞。

  這一行為徹底的寒了天下間百姓和士子的心,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皇帝對他們根本就視如草芥,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這一下子,隋軍剛剛拼死拼活的撈回來的一點點聲望,一下子就被他們的皇帝給敗光了。

  “閣主,江淮一代的杜伏威求見!”

  ******剛看完朝廷發(fā)給各地的戰(zhàn)報,此時心中煩悶,對朝廷,不對,是對楊廣的這種拿自己人不當(dāng)人,把外國人當(dāng)做寶的心態(tài)感到十分的氣氛,這跟后世中國人,從上到下,從政府到民間的崇洋媚外簡直如出一轍。

  想不到楊廣是這樣的一個楊廣,他這雖然算不上是崇洋媚外,但是這一手區(qū)別對待實在是讓劉志對他大失所望。

  他這個時候心煩意亂,什么杜伏威什么義軍將領(lǐng),他通通不想見,不過按照瑯琊閣的規(guī)矩,不過按照瑯琊閣的規(guī)矩,侍從還是讓杜伏威寫下了自己的問題,走了一個過場,然后將他打發(fā)走了。

  這個時空也沒啥娛樂手段,他從后世帶過來的柴油發(fā)電機因為沒油,所以也工作不了,至于什么風(fēng)力發(fā)電、水力發(fā)電,那都是大工程,他一個人肯定是搞不好,而且他又不是這一個專業(yè)的,所以對于涉及到復(fù)雜一點的電路和線路等方面他也沒轍,因此想要將未來科技電力帶進隋朝時代,顯然是不太現(xiàn)實的。

  因此為了打發(fā)時間,他從后世帶來了大量的種子,包括花花草草和各種各樣的農(nóng)作物,比如說他院子里面左側(cè)的這一排的棉花和玉米。

  中國古代是沒有棉花的,所以這個時候的服飾是用絲、麻,綢、錦做成的,其中絲不用說,是最為昂貴的一種材料,絲綢也是一種重要的出口材料,絲綢之路自漢代以來,就一直是東西方交流的一個重要的通道,而之所以被稱為絲綢之路,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從這里有大量的絲綢流入西方。

  除了上流人士使用的絲綢之外,其他的平民百姓主要穿著大多都是由麻制作而成的。麻的種類很多,包括苧麻、黃麻、青麻、大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等,這其中亞麻用的比較多,產(chǎn)量也比較高,被大量用于制衣。

  麻衣跟絲綢相比實在是差了太多,別的不說,單說質(zhì)感,麻衣是出了名的粗質(zhì),它的纖維很長很粗,因此比較容易編制,但是這種東西穿在身上可不好受。

  而劉志種植的棉花,如果推廣開來的話,將會成為一種新的材質(zhì),比絲綢便宜,比麻衣舒服,而且加工工業(yè)比較簡單,如果推廣了的話,那將會極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

  這個時候是沒有棉被的,隋唐時期還好,屬于天氣比較溫暖的時期,但是到了宋代一直到清朝中后期,這一段時間里面都是寒冷期期,而在東漢到唐代之前,這一段時間也屬于寒冷期。

  人們在后世研究歷史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每當(dāng)處于寒冷期的時候,中國古代就會處于比較動蕩,國力不是很強,異族頻繁入侵的時期,那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個問題很復(fù)雜,即便是在后世也沒有準(zhǔn)確的回答,但是劉志以前看過一篇學(xué)術(shù)文章,里面的觀點是:因為冰河期的到來,使得溫度下降,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中國古代主要的產(chǎn)糧地點都在北方,以關(guān)中、中原和河北及巴蜀四地最多,這其中除了巴蜀位置稍微靠南以外,其他幾個地方都位于北方,溫度一下降,糧食就減產(chǎn),大量的農(nóng)民就會因饑餓而受難,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農(nóng)民起義這類的事情,這樣的事情對帝國的統(tǒng)治無疑是致命的。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時候,大家是沒有棉被蓋的,這個時候大家大多只是用一條毯子,或者一床薄薄的被子蓋著,里面胡亂裝一些絮,這個時候是沒有棉絮的,所以這些填充物大多是蘆花和碎布這一來的東西,南方人還可以填充一些稻草進去,北方可就慘了,沒有稻草,總不能填麥稈進去吧?那晚上就別想睡了。

  在不是冰河期的溫暖年代里面,這還好說一些,大家晚上擠一擠,也就過去了,但是冰河期一來,我滴個乖乖,溫度下降四五度,糧食都沒得吃,晚上還要挨凍,簡直沒有活路,于是干脆反了算了,所以魏晉南北朝,好幾百年的時間,一直都亂哄哄的,直到隋唐立國,這才開創(chuàng)了幾朝盛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