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會盟
一百三十七、會盟
從鎬京出發(fā)的周軍,一共有戰(zhàn)車300輛,虎賁3000人、甲士20000。另有25000人的甲士在周商邊境的黎國集結(jié),那是畢公姬高征討黎國之后,保留在那里駐守的屯兵。眾人聽說國君親征,無不歡欣鼓舞。兩軍交匯,45000員步兵甲士,長矛如林、長戈如雨,蔚為壯觀。
姬發(fā)讓眾將士飽食,休憩三天,過了正月,又啟程向東,進入商國境內(nèi),中原之地。自后隊離開周土,姬發(fā)就知道此回一大征戰(zhàn),將全無退路了,縱然身經(jīng)百戰(zhàn),心頭也不免涌上涼涼的寒意。正此時,姜子牙獻出了一份畫在氈毯之上的殷商地圖交給他,用以率領(lǐng)全軍前進。圖中盡收九州之方圓、殷商之險隘、堡壘、糧倉、朝歌之周邊形勢。姬發(fā)雖對此圖將信將疑,但堅信太師的智慧,也不多問其來歷。
令姬發(fā)十分意外的是,憑著地圖指引,周軍在殷商國內(nèi)行走得十分順當,所經(jīng)之地,并非荒無人煙的偏僻所在,而皆有有主的封地,卻并沒商人的半分抵抗。周軍還攻破了幾個子姓宗族封主的堡壘、土塢。抓住幾個奴隸一問,原來封主都帶著封土上的精兵去東南隨著太子武庚征討淮夷了,僅僅留下一些幼弱守土,如何能敵得過奇襲而來的周人精銳。周軍就地取食,倒也不愁后勤接濟不上。
這種情況讓周軍上下很是歡欣鼓舞,然而卻讓懂兵術(shù)的姬發(fā)更加擔憂。他素來知道,商人不留戀故土,一直實行虛邊實中之策,喜歡把國中精腴盡藏于國都之中,要是一戰(zhàn)不利,就遷都異處。所以,殷商在歷史上數(shù)次遷都,并以為常事?,F(xiàn)在看來,歷史所記載的,一定沒有說謊。這些周邊的封地越是虛弱,姬發(fā)就越擔心朝歌城周圍的防御就越加厚實。與姬旦姜子牙不一樣的是,他大半生都在周國的西域作戰(zhàn),或者一直鎮(zhèn)守西岐,從沒有到殷商,心中對商土中原一片茫然,自然會萌生怯意。
不久,周軍就來到了黃河邊的一處開闊之地,這里就是孟津。孟津在夏朝時因為是孟涂氏封地而得名,殷商人定都朝歌后,將孟津收為王幾。本應守著孟津的殷商貴族,卻亦在東南遠征,周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了下來。他們要在此處往北渡過黃河,攻向朝歌。按照事先的約定,來到了黃河邊,姬發(fā)就要與八百諸侯會盟,他要向三軍和盤托出此次的大戰(zhàn)要略。
按照事先的聯(lián)絡,當周軍到達孟津的時候,殷商人的世仇彭人、濮人早已經(jīng)到達。他們各出一萬人馬,跟隨他們一起到來的,還有髳人和庸人。髳人梳著奇怪的發(fā)型,驅(qū)趕著幾頭戰(zhàn)象——殷商軍有一支令東南蠻夷比較恐懼的兇猛象軍,象牙之尖端鑲嵌著青銅做利矛,沾到就會被刺穿。戰(zhàn)馬非常害怕大象,若此次聯(lián)軍沒有大象反制對方,一定會亂了陣腳。庸人是楚人的鄰國,生活在神農(nóng)之山中,占地廣大,人數(shù)卻不多,不過他們對中原文明的向往卻是非常強烈的,一直與周國保持著聯(lián)絡。西北的羌人也尾隨周軍到達了孟津,他們來了幾十個部落一萬的人馬。只是以彪悍、善戰(zhàn)著稱的蜀國人,卻并沒有按照事先的約定及時趕到會盟,姬發(fā)隨即派出姬利再去聯(lián)絡。
一下子增加了三萬五千人的援軍,給姬發(fā)添加了很大的信心。太公姜子牙讓他召開一次會盟大會,面向三軍表達決心。那一日,姬發(fā)登上高高的土臺,換上了一身孝服,令人捧出父王姬昌的牌位,向大家說話:“大周列祖列宗,先父文王英靈在上,三年服喪,我從不敢稱大周國的君主,而僅僅是太子。不克仇敵,我姬發(fā)有何等臉面在周為君?今天,我請諸位首領(lǐng)、國君到這里會盟,并不光為練兵觀兵,而意在用兵。我們兵鋒所指,不為別處!”
說著,姬發(fā)抽出自己的佩劍,向東北方向一指,繼續(xù)說:“我們就是要攻打暴虐無道的商紂王子受!”
他的話聲一落,三軍立刻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歡呼之聲。行軍以來,大家都在暗自猜想此次出兵與會盟的目標,但無論是周人動員還是姬利出使時都沒有明說?,F(xiàn)在,無論是貴族還是士兵,無論是軍官還是小卒,無論是部族首領(lǐng)頭人還尋常戰(zhàn)士,都在同一時間內(nèi)聽到周王的命令,不禁群情激奮,山呼之聲,地動山搖。這其中,有很多蠻夷族人,被殷商打了大半輩子,聽到有朝一日竟能主動出擊討伐商人,簡直比什么都來得狂喜。
姬發(fā)在此時,已經(jīng)不愿意叫帝辛為“帝”而正式改稱“紂王”了。“紂”在周人的語言里,是暴虐無道、無德失范的意思。只聽他繼續(xù)說:“紂王失德則戕害天下,他既然無道,我們天下之人就能發(fā)誓共討之!而且,不在別年,就在近日!這次會盟,大家能在孟津合兵,多為天意的眷顧,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若諸位能夠傾力相助,無論地處南北東西,成功之日,皆可歸宗于華夏族人,我將給你封號,承認你們的封土,賜予你們禮器,普天之下,皆為王土,率土之濱,皆為王臣,凡是服膺我大周的,無分敵我,皆是一宗,再無征伐,再無亂戰(zhàn),享百世之和平!”
姬發(fā)的這段話,對于那些蠻夷方國的首領(lǐng)和士兵聽來,簡直是熱血沸騰。他們向往中原的文明,卻永遠被強盛的中原帝國商國視為蠻夷,視為劫掠和欺凌的對象,動輒就被殺伐?,F(xiàn)在周人給他們開出了一個天大的誘惑,凡是助力周人的,都能入宗華夏,對于頭人能得到封爵,對于士兵能享有和平,自然是莫大的鼓舞。沒有一個人不摩拳擦掌,要拼死效力的。
這段話,實際上是姬旦為他草擬的。看到自己的二哥將主旨點明之后,穿著巫師緇衣的姬旦連忙帶上了一個楊木儺的面具,在土臺中部的一個平臺上,拿著一把半截的鐵劍,念念有詞道: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天監(jiān)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太子。
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蒼天啊蒼天,你是多么會挑選天子啊,將殷商的美女嫁給了祖父姬歷,生了文王姬昌,又將殷商帝王的妹妹嫁給了父親姬昌,他們生下了現(xiàn)在的大周太子姬發(fā)。他可是殷商王庭的外孫和外甥,現(xiàn)在要討伐失德的表兄紂王。重振華夏之綱,討伐殷商,試問天下,還有誰能比他更合適呢?
站在姬發(fā)身后的姜子牙聽著姬旦的祝詩,觀察大家的反應,不禁滿意地點頭不步,胸中滿滿是全勝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