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盛唐霸業(yè)

第七十七章 局勢(三)

盛唐霸業(yè) 五岳為輕 2025 2016-04-15 07:00:00

  荀冉瞥了一眼身側(cè)的陳善、盧鈺,見二人如此淡定,深吸了一口氣,也閉目養(yǎng)神了起來。

  不多時的工夫,少年便聽到中官宣他們覲見的尖利聲音,遂是抖了抖袍袖,跟在兩位老將軍身后,踩著級級石階,登山高臺。

  紫宸殿正中,皇帝李顯正在看著安西老將軍們聯(lián)名呈上的奏疏。這份奏疏提出了以胡制胡,以胡抑胡的觀點,讓他不由得神色一振。大唐在西域乃至整個邊疆奉行的一直是羈縻統(tǒng)治的政策,即賦予西域小國很大的自主權(quán),甚至大唐朝廷對諸胡國君的繼承都不予干涉。這樣的好處是贏得了小國們的支持,能夠拱衛(wèi)都護府。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沒有真正的控制力。大唐若真的與西突厥等強敵開戰(zhàn),這些胡國很可能變成墻頭草,隨時倒向強敵。

  “臣陳善、臣盧鈺、臣荀冉拜見陛下,陛下萬年?!?p>  三人的聲音將皇帝的思緒拉了回來。

  李顯微微擺手:“給三位大人賜座?!?p>  內(nèi)監(jiān)李懷忠命人將三個錦墩抬到空曠大殿中,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三人謝恩之后,正身坐將了下來。

  李顯輕咳一聲,沉聲道:“這份奏疏所寫抑胡之法,可是荀卿的主意?”

  荀冉點了點頭:“回稟陛下,這抑胡之法確是微臣的主意,不過其中疏漏之處兩位老將軍已經(jīng)做了補充?!?p>  李顯擺了擺手:“是你的主意便是你的主意,你也不用將功勞推給別人。朕且問你,你是如何想出如此精妙之策的!”

  跟古人坐而論道是個技術(shù)活兒,何況對方是皇帝。

  荀冉顯然不想在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面前有所隱瞞,那是找死。不過跟天子分析局勢,顯然也要動些腦子,不能過于直接......

  “回稟陛下,此計乃是臣夢中所得。飛將軍李廣夢中找到微臣,說出此計,還囑咐微臣要盡快將此計謀獻(xiàn)給陛下?!?p>  荀冉說起謊話來絕對不會臉紅,托夢這種把戲看起來荒謬,但若用對時機卻是能起到奇效。

  李顯的面容很冷。

  荀冉覺得后脊背有些發(fā)涼,咽下一口吐沫,強自撐著。

  “如此,倒是說的過去?!?p>  李顯淡淡一笑:“荀卿不妨細(xì)細(xì)說來?!?p>  少年心中暗暗叫苦:“回稟陛下,臣此計謀利用的便是胡人貪婪之心。安西都護府雖然轄制西域諸國,然諸胡乃墻頭之草,隨風(fēng)搖擺,并不能作為倚靠?!?p>  荀冉所說的這些李顯早就看清,他只點了點頭,并未打斷少年。

  “要想真正控制西域全局,便要以胡制胡,以胡抑胡。所謂以胡制胡,靠的便是諸胡之間的矛盾。西突厥曾經(jīng)統(tǒng)治河中數(shù)百年,然而近些年來已經(jīng)有衰敗之勢。這也是他們?yōu)楹稳绱思逼惹忠u安西,若不及時轉(zhuǎn)移矛盾,掠奪財富女子,便無法阻止西突厥本身衰落的勢頭?!?p>  荀冉的這一番分析很有見地,便是皇帝也在心中稱贊。

  西突厥已經(jīng)是徒有其表的一個大國,雖然號稱控弦二十余萬,實際上能夠翻上馬背作戰(zhàn)的不過十萬。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想找出一個對抗制約西突厥的胡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陛下若想制約西突厥,便要扶持一個胡國,讓其與西突厥爭奪霸主地位。這個胡國實力可以不如西突厥,但一定要有野心?!?p>  李顯目光一凝,朗聲發(fā)問:“那么依照荀卿之見,朕該扶持哪個胡國呢?”

  皇帝的這個問題,等于是問他該怎么打,若是他說的過于詳細(xì),讓兩個科班出身的老將軍臉往哪里放?

  思忖了片刻,荀冉答道:“以微臣愚見,突騎施人雖然勢大,卻不能擔(dān)此大任?!?p>  在歷史上,西突厥衰落后,突騎施崛起,曾經(jīng)短暫統(tǒng)治河中近百年。但是由于后來黃姓和黑姓突騎施無休止的內(nèi)斗迅速衰落,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起源于伊犁河流域的西突厥別部,怎么看也不是一個扶持的好對象。荀冉身處的唐朝雖然已經(jīng)與歷史上的大唐有很大不同,但西域的局勢卻是沒有什么大的分別。西突厥仍然在衰落,突騎施看似在崛起,但依照歷史的走勢,迅速衰敗也是肯定的事情。

  先知者的優(yōu)勢告訴荀冉,決不能倚靠突騎施。

  “葛祿邏人自然也不行?!?p>  葛祿邏這個族落有些像跳梁小丑,雖然實力羸弱,但總想跳上歷史的舞臺,施展一番拳腳。

  葛邏祿有兩次影響了歷史的進(jìn)程,一次是怛羅斯之戰(zhàn)的臨陣倒戈,一次是公元789年引吐蕃軍進(jìn)攻北庭。怛羅斯之戰(zhàn)是大唐永遠(yuǎn)的痛,那時高仙芝率安西精騎、諸胡傭兵與大食展開決戰(zhàn),本是勢均力敵的對抗,不料葛邏祿人臨陣倒戈,安西軍遂潰敗,一時元氣大傷。后來安史之亂爆發(fā),唐廷調(diào)安西精銳入關(guān)中勤王平叛,安西空虛,再無力阻止大食東進(jìn)。若不是倚靠彼時強盛的吐蕃,說不準(zhǔn)大食人真的會翻越蔥嶺一路打到關(guān)中。

  至于公元789年那次引狼入室的行徑,更是讓人不恥。

  當(dāng)時安西與隴右隔斷,只得與北庭互為犄角苦苦堅守。好在接替突厥在漠北霸主地位的回鶻因為要和吐蕃爭奪控制西域,與安西、北庭達(dá)成協(xié)議,共同對抗吐蕃。

  當(dāng)時的安西使者要想去往長安送信不得不借道回鶻,從漠北進(jìn)入關(guān)中,但這至少好過與朝廷徹底的隔絕。后來葛邏祿引吐蕃精銳大舉進(jìn)攻北庭都護府,回鶻派人馳援卻慘敗。北庭都護府淪陷,安西也徹底喪失與唐廷聯(lián)系的通道,安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飛地,慢慢被諸胡侵蝕。

  可以說,回鶻西進(jìn),葛祿邏南遷這個連鎖性事件徹底改變了西域局勢。

  荀冉當(dāng)然不希望歷史重演。

  在少年看來,葛邏祿這個族落簡直是兩面三刀的典型,信任誰也不能信任它。

  不過少年卻不能這么說給皇帝聽,他選擇了一個較為穩(wěn)妥的方式。

  ......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