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涅槃

第三十四章 救援孤城

大明涅槃 天涯之鹿 2339 2013-09-23 15:38:00

    錦州城中,山海總兵宋偉和團練總兵吳襄正在商議救援大凌河之事。祖大壽與吳襄是親戚關系,吳襄自然心中焦急:“如今大凌河被圍已近兩月,城中雖有關寧精銳,但長期困守,總有兵糧耗盡之時。寧遠方面遲遲不派救兵,不知道孫督師在想些什么?”

  山??偙蝹ヒ幌驗樽娲髩叟艛D,平日與吳襄關系也不融洽,此次對于救援大凌河并不熱心,只是敷衍道:“督師可能正在組織救援吧,幾萬兵力哪有那么快聚齊的”

  吳襄道:“如今情勢危急,不如發(fā)錦州之兵前去救援?”

  宋偉皺眉道:“我也想發(fā)兵,可是沒有督師將令啊?!?p>  吳襄道:“大凌河城離錦州如此之近,救援乃是分內(nèi)之事,還要什么將令?”

  宋偉尋思:錦州離大凌河城四十里路,不出兵救援確實說不過去。于是道:“出兵可以,但怎么打呢?”

  吳襄道:“不如傾錦州全城兵力出擊,與大凌河城守軍里應外合?”

  宋偉連忙搖頭道:“不行不行,錦州目前只有一萬三千守軍,即便傾城而出,未必能沖破逆奴圍困。另外,如若皇太極抽調(diào)部分兵力,攻打錦州。錦州若丟,歸路即被切斷,這可萬萬使不得?!?p>  吳襄急問:“你說如何救援使得?”

  宋偉沉吟半晌道:“最多派出一半守城兵力,也即六千騎兵,趁清晨突襲后金大營。如果祖總兵,能夠里應外合,沖殺出來。如此確保大凌河精銳騎兵與將領,城池不要也罷?!?p>  吳襄想了半天,宋偉既不同意,自己便無權將錦州全部兵力帶出,嘆了口氣道:“也只有如此?!?p>  第二日三更天,吳襄、宋偉率領六千騎兵從錦州出發(fā),前往大凌河城。兩人剛出營門,卻見漫天大霧彌漫,數(shù)米遠目不視物。

  行進約一頓飯的功夫,距大凌河還有十幾里距離。突然四周伏兵四起,瞬間喊殺聲震天。無數(shù)后金軍兵從四面冒了出來,把吳襄、宋偉圍在中間。

  吳襄、宋偉根本沒有料到錦州和大凌河城之間還埋伏敵人,他們想去偷襲敵人,結果卻在路上被敵人包圍襲擊。

  這支隊伍正是皇太極安排的打援部隊,阿濟格、德格類、岳托三人輪流率兵值守,今日正好是阿濟格的班次。彌天大霧之中,阿濟格與副將碩讬率領后金騎兵一陣沖殺,把吳襄、宋偉殺的潰不成軍,一直追殺到錦州城下,吳襄宋偉逃入城中,緊閉城門不出。阿濟格繳獲馬匹、器械無數(shù),自去向皇太極報功。

  戰(zhàn)后清點人數(shù),兩位總兵官帶出六千人馬,折損一千多人。宋偉嘆了口氣道:“以后休要再提救援大凌河城之事,如今我們只剩一萬出頭兵馬,能夠保全錦州已屬不易了。”

  就在大凌河城圍困日久,錦州援兵敗退之時,寧遠的孫承宗正在積極抽調(diào)人馬,準備救援大軍。

  大凌河城被圍之后,朝廷不久便接到戰(zhàn)報,朝野上下震動。吏科給事中宋玫上書崇禎皇帝,認為關外重鎮(zhèn)目前只剩寧遠八鎮(zhèn),而鎮(zhèn)守此處之軍兵,又以祖大壽的關寧鐵騎最強。祖大壽被圍必須全力營救。崇禎采納了這個意見,急令兵部全力配合薊遼督師孫承宗救援大凌河城。

  孫承宗本來就在積極準備救援事宜,一接到朝廷的詔令,更是急得火燒眉毛。但是最令他頭疼的有兩件事,這兩件事不解決,根本沒法出兵。

  一是兵員問題,關寧鐵騎只有三萬人,大凌河城被圍了一萬五千。此外還有錦州的五千和寧遠的一萬騎兵。就算剩余關寧鐵騎全部赴援,也只有一萬五千精銳,這是遠遠不夠的。從關外八鎮(zhèn)抽調(diào)人馬,這些重鎮(zhèn)的防守就被削弱,萬一皇太極分兵攻擊,這些地方也守不住了。于是他只能先從關內(nèi)抽調(diào)人馬去關外八鎮(zhèn),再將八鎮(zhèn)的軍兵聚集寧遠,折騰半天好容易湊齊四萬人馬。

  二是主帥問題,自己長期關注宏觀戰(zhàn)略,于實戰(zhàn)接觸較少,而且年紀已老,實在無法出征。那么派誰擔任救援大軍的主帥呢?以前關外軍隊有袁崇煥、滿桂、趙率教、祖大壽等一干帥才,如今前三個已赴黃泉,后一個被圍在大凌河城。至于其他的如吳襄、宋偉、左良玉等都存在各種毛病,不是恰當人選。這可如何是好?

  想了半天,孫承宗決定向朝廷要人,幾日之后,兵部下了文書,由監(jiān)軍道張春出任救援大帥,即刻赴任關外。

  孫承宗知道張春此人,年過六旬,在已巳之變后,收復永平四城的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出色,他很欣賞張春,等其抵達寧遠之后,便準備將所有兵員、將官、器械交與張春,全權由他支配??墒菍O承宗有一點沒有算到,關寧軍隊向來自成體系,除了祖大壽等少數(shù)將領能夠鎮(zhèn)住場面,其他將領尤其是外來將領根本無法控制局面,這也為這次救援行動埋下了隱患。

  就在這一連串調(diào)兵、選帥過程中,大凌河城已被圍兩個多月。祖大壽出兵之時帶了三個月軍糧,再不出兵恐無法支撐,因此孫承宗再三派人赴京,督促張春及早趕來寧遠。

  對于此次救援行動,大明王朝謂下足血本,力求一次擊潰后金,扭轉(zhuǎn)戰(zhàn)場局勢。

  這段時間,吳三桂被調(diào)往錦州,便無人來看望席銘。席銘每日里只是誦讀兵書,倒也清閑自在。這一日,他正自閉目養(yǎng)神,神游九天。突然聽得耳邊有人高聲叫道:“席銘聽了,督師有令?!?p>  席銘猛然驚醒,一看眼前站著一個督師府帶刀侍衛(wèi),趕忙起身行禮。那侍衛(wèi)道:“奉督師令,押解席銘出牢,席銘你跟我走吧。”

  席銘心中疑惑,他已聽說大凌河被圍,錦州救援兵敗的消息。孫督師押解自己出去有什么用意呢。此時何可綱被圍在大凌河城,吳三桂父子遠在錦州,根本沒有人能為自己說話,想到這里他不由一陣緊張。

  跟著那帶刀侍衛(wèi)出了牢房,徑直來到督師府,進入帥廳之后,一個人負手窗前,正是孫承宗。見席銘進來,孫承宗轉(zhuǎn)過身來。席銘趕忙跪下行禮,孫承宗一擺手道:“不必多禮。席銘,前線軍報你可知曉?”

  席銘略一猶疑,緩緩點點頭。

  孫承宗道:“事實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的,建奴果真采取了圍城之策,如今將大凌河城團團圍住,并且擊敗了錦州的救援部隊。如果當日聽取了你的諫言,就不會有今日之困局。實乃我之過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