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蟲書中設定,張德八十多歲死了轉世,不少讀者覺得八十多歲的老人不應該是這個樣子,感覺張德太年輕了,其實饞蟲不以為然!
按照年齡計算,我們可以當張德十六歲參加革命當了八路,這個年齡雖然很年輕,可是在當時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十六雖已經是大人了,而且當時也有不少熱血青年十五六歲就參軍的,這點不稀奇。
假設張德在抗戰(zhàn)最艱苦的一九四零年參加的革命,那么張德就應該是一九二四年出生的,八十三歲死的時候應該是二零零七年。
很多人說張德不應該知道這么多現代的東西,更有不少書友拿韋小寶當例子,說張德怎么可能知道韋小寶,那么饞蟲也用這個例子說明一下。
金庸,一九二四年出生,和張德一年,金庸在一九六九到一九七二年寫的鹿鼎記,當時金庸不到五十歲,也就是張德也不到五十歲。梁朝偉版鹿鼎記是一九八四年拍的,張德應該是六十歲,剛退休,一個剛退休的老人在家里無聊,看看鹿鼎記,很正常。饞蟲記得小時候家里黑白電視里放霍元甲的時候,不少沒有電視的街坊鄰居家的老人青年都會來看,饞蟲有個六十多歲剛退休不久的長輩,前幾天還在網上看胡歌版射雕呢!雖然這幾年金庸武俠劇不停翻拍,而且武俠也是中學生的最愛(饞蟲上中學的時候就經常上課看武俠)。但是,也不要認為只有年輕人才會看武俠,才會看鹿鼎記!
另外,饞蟲第一章也寫過,張德退休了沒事看看書,知道的知識多也不奇怪,人家都有七八十歲還能考大學的,張德退休自己在家學習學習文化知識,不為過吧。
再者,有人說張德思想不像八十多歲。八十多歲應該有什么思想?難道老人就應該思想封建?就應該很守舊?就應該不接受新的事物?也不盡然吧!至少不少生活在城市中的老人,平時上上網,看看新鮮東西,應該很正常。社會在進步,老人也在進步。試想一下,萬一那天你也老了,你是希望向年輕人一樣去認識和接受新事物還是拄著個拐棍,坐著個輪椅,抱著些老思想不放?
饞蟲去年的時候鬧了個笑話,有一次去和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太太說話,這老太太帶著個耳機,饞蟲以為她耳朵不好使,帶的助聽器,所以饞蟲說話很大聲,怕她聽不見,結果后來老太太拿出來,竟然是個OPPO的MP3,這也說明,現在的老人在學習,在進步。
有人說張德當過八路軍,不應該見到人就跑,也沒有八十歲人的穩(wěn)重。饞蟲到是不這么想,人人都會怕死,而且一個人年紀大不一定就要穩(wěn)重,年紀大只能說明社會經驗可能多點,跟穩(wěn)重沒有什么太直接的關系。
可能你覺得饞蟲說的是個別,那么饞蟲就讓張德就去做這個“個別”吧!
所以關于年齡為題,大家就不要喋喋不休的爭論了,就算覺得饞蟲說的不對,那您干脆吧張德當年青人看就是了,就當前面張德年齡饞蟲沒說過!呵呵,小說么,無所謂!
當然,饞蟲塑造了張德這個角色,當然不會讓他那么沒用,人是會慢慢改變,慢慢成長的,每個人到了個新的環(huán)境都有個適應期,要是那些一穿越,到了個陌生環(huán)境里就馬上想著當皇帝打天下太不現實了,我相信一個正常人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都會迷茫一陣子的。饞蟲也看過不少架空的書,剛開始看著那些穿越后馬上招來一堆能臣武將,打下大大江山,的確很爽,可是到了后來,饞蟲慢慢回過頭來想一想,這些都太不可能了,劉備奮斗了大半輩子,才得到了三分之一江山,你一個穿越人奮斗個幾個月,幾年,就能得到大半個中國,天上掉餡餅?。∷猿跗趶埖逻@個角色好像很沒用,但是,他會慢慢成長起來的,勢力也會逐漸增大的,不過饞蟲不會讓張德一口吃個大胖子!
饞蟲畢竟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要是想還原一個真是的八十多歲的老者,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饞蟲只能用自己所見到的實際加上一些想像來寫張德,文化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況且如果饞蟲真的把張德寫的老態(tài)龍鐘,相信不少讀者也不希望看到一個老態(tài)龍鐘的主角!
其實這篇相關饞蟲半個月前就寫好了,一直沒敢發(fā),饞蟲不敢發(fā)的原因是因為怕挨罵,不過今天想通了,罵就罵吧!饞蟲臉皮厚,不怕!
最后祝愿全天下老人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年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