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完畢后一定就是娛樂活動了,“上官淡青”繼續(xù)興致盎然地跟在浩浩蕩蕩向鬼鳴柳林深處挺進的矮人族后面。
鬼鳴柳是西原特有的樹種,樹干筆挺枝條柔弱,葉子如隨風(fēng)蕩漾的綠色蛛絲。其樹齡達到萬年之久,死而不倒、倒而不腐。樹干多有孔洞,風(fēng)吹過會發(fā)出“污污污”的響聲,因此得名“鬼鳴柳”。
林中植被茂盛,生長著多種靈植——可供榨油的堤鉤油麻、辣味的燕晴椒、麻味的燧鞭草,還有氣味獨特的葭荃草和尾泣花、口感獨特的榭膏藤、霞籽葉、芋翅根等多種香料。剛剛矮人族煎牛排時涂在石板上的就是堤鉤油,淋在西冷牛排上的“醬汁”就由燕晴椒、燧鞭草、葭荃草、尾泣花等靈植混合而成——但這些靈植都是野生的,而非人工栽種。
也就是說,雪人族已偏向于農(nóng)耕,而矮人族還處于“‘狩獵’-采集”階段……“上官淡青”忍不住順手采摘了一些靈植種進乾坤寶蝸之中——如果不是之前剛剛接受過“修真百科冰簡”的灌輸,他肯定不認得這些稀有的香料靈植。
……
就這樣行了半個時辰后,矮人們聚集到了一個山洞前。
紅狼騎士站在最前端,其他的“大V”列于他身后,再后面是“Q”標(biāo)志的矮人。
其實矮人族長得都很像,“上官淡青”之所以認得這位“紅狼騎士”是因為這個矮人頭上的“V”顏色比其他“大V”要淺,而且位置不居中,稍微靠近其左眼。
山洞被草叢所遮掩,洞口不大,像是動物巢穴。
“紅狼騎士”掏出一棵琺焰草,點燃后唱詠起詭異的曲調(diào)。
伴隨著靡靡吟唱琺焰草燃出綠色的火焰并產(chǎn)生特別芳香的氣味。
幾息后,山洞口一陣窸窸窣窣,鉆出來幾只鱗片碩大、油亮亮黑黢黢的穿山甲妖獸,均是四階左右。它們一字排開陶醉在靡靡之音和芳香的氛圍中。
“瑯琊”圖書館書簡有云:“妖族秘法燃燒琺焰草可提妖力?!?p> 經(jīng)仔細分辨,煙氣無毒。
待琺焰草燒盡,紅狼騎士又用低沉的聲音唱誦了一段貌似比較押韻的詞句。
幾只穿山甲妖獸點了點頭,發(fā)出類似狗吠的奇怪叫聲。
不多時,開始有體型稍小的黑色穿山甲絡(luò)繹不絕地鉆出來,它們把爪中的石塊擺在矮人族身前后,就返身鉆回山洞。
這樣持續(xù)了一盞茶時間,矮人族身前已經(jīng)擺了一大堆石塊。
石塊上透著點點的金光——這些是金礦石。
幾十個“大V”上前挑選出含金最高的礦石,退回到了隊伍之中。
紅狼騎士再次吟詠了幾句后一揮手,“Q”矮人們就將裝滿牛雜的石盆端到了穿山甲面前。
放下石盆“Q”矮人們立刻一窩蜂地撲過去揀選搶奪金含量較高的礦石;身形稍小的“礦工”穿山甲們狼吞虎咽地進食牛雜——原來穿山甲妖已經(jīng)進化到不吃昆蟲改吃牛雜的程度了。
用了一盞茶時間,“Q”矮人們挑選到了比較合意的金礦石,小穿山甲妖們也吃光了富含靈氣的牛雜?!癚”矮人們回到隊列之中,小穿山甲妖撿起挑剩下的碎礦石鉆回山洞。
交易結(jié)束,雙方分道揚鑣。
眾矮人攥緊了手中的金礦石,再次浩浩蕩蕩行進了半個時辰后,來到了鬼鳴柳林深處一個冒著熱氣的綠色池塘附近——呃……不是池塘,應(yīng)該叫溫泉。
每隔一盞茶時間,溫泉正中心就會噴涌出一個高達三米的泉柱——還是個間歇泉。
間歇泉旁,站著位“高大”的矮人,身型堪比人類的五歲幼童。他,哦……不對,看裝束應(yīng)該是“她”。
她瞇眼站在那里,如同一個石雕,額上清晰地顯出“SV”兩個紅色字母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