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面對一個局面,究竟會塑造出什么樣的境地,其實是由自己一手掌握。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見解和思想。
不必恐懼失去,不必懷疑不忠,不必恐懼離散,念頭對人生的影響,是重中之重。
離婚率高的真正原因并不完全是現(xiàn)在和過去的人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xiàn)在存在的現(xiàn)象在過去也同樣存在,只是因為現(xiàn)在的人能夠更“自由”,同時也變得更沒有擔當和韌性。
當下的婚姻和衣柜里的衣裳差距不大。
條件允許,衣裳不必等它舊就會被更換,更迎不來為它縫補的可能。
總是認為新的會更好,認為逃避是解脫。
在過去哪怕原則性的問題被觸碰也會選擇將就過下去,但現(xiàn)在不同,一言不合也可以離。
這其實是兩個極端,真正應該是原則性問題被觸碰,選擇離是正確的;而兩個人之間的摩擦難道換一個人就會完全解決?
還是會有摩擦,但過往的經(jīng)歷和時間勢必會讓人有所成長,更能思量,恍若:
“錯的人,對的時間;對的人,錯的時間?!?p> 這人到底對錯,其實很多時候僅是個人感受。
是人變得更膽小不再堅韌,是人變得更沒有擔當,不再稀里糊涂的認為自己應該是個“大丈夫”,哪怕不知道為何要是個大丈夫。
摩擦是必然的,你我出生就不同,還有著不同的前半生,有著不同的創(chuàng)傷,如何做到處處一拍即合?處處知曉彼此?這一點,很多人都不太客觀,不太現(xiàn)實。
看似是兩個人的婚姻,實則是各自的修行,看起來逃避的是婚姻,實則逃避的是自己的人生,逃避并非解脫。
人越來越自許“聰明”,條件不停疊加,使勁趨利避害,然:
“躲天意,避因果,諸般枷鎖困真我
順天意,承因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