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我的家庭教育

我的家庭教育

作家xaRZRN 著

  • 現(xiàn)實生活

    類型
  • 2024-02-26上架
  • 1351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家教

我的家庭教育 作家xaRZRN 1351 2024-02-25 23:59:47

  《家規(guī)家訓,伴我成長》

  古人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奔矣幸?guī)則,國有國法,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之有規(guī),猶國之有法。規(guī)則立,則秩序成;秩序成,則和諧生。在我家,“家規(guī)”“家訓”乃是我們行事之準則,生活之指引。

  自小我便受父親啟蒙,背誦家族譜字輩。父言:“此乃吾家歷代傳統(tǒng),凡子女啟蒙之際,父親皆會教其牢記家族字輩。”父又囑我:“此乃家規(guī),汝等務必傳承下去?!蔽峒覛v史悠久,雖非名門望族,然自清順治八年(1650年)湖廣填四川遷入本地以來,已有 400年之久,至今昌盛不衰,其中必有其道理。

  在我年幼之時,父親不僅教我記住他的手機號碼、母親的名字和家庭地址,還會隔三岔五地考我,以防我遺忘。他告訴我記住這些的原因:一是擔心我被人販子拐走,二是如果發(fā)生這種事,我記住手機號碼就可以隨時聯(lián)系上父親,記住家庭地址,等我長大懂事了也能找到家。父親還說這個手機號碼一輩子都不會變。此外,他告誡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不能跟他們走。如果有不認識的人給糖吃,或者主動套近乎,一定要趕緊離開,因為那顆糖就像釣魚的誘餌,不能吃。父親對我的關心,讓我感到很有安全感。

  母親是一位孝順之人。她雖在深圳打工,很少回家,但她經(jīng)常通過微信轉賬,讓我有空去看望外公外婆,幫忙買菜送過去,有時是肉,有時是雞蛋,有時是衣服和鞋子。她還經(jīng)常打電話詢問外公家里缺什么、需要什么,以及讓他們在家注意安全等。過年時,母親回來了,會去外婆家?guī)兔Υ驋咝l(wèi)生,給外公外婆做好吃的。第二天又會去幫他們洗衣服、洗床褥。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看你媽媽,多有孝心啊!你外公外婆有這樣孝順的女兒,應該感到幸福。你們應該以你媽媽為榜樣,向她學習?!备赣H還告訴我們,奶奶在世時經(jīng)常對人說,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媳婦。可惜奶奶已經(jīng)去世了。爺爺還在,媽媽對爺爺也像對外公外婆一樣好,除了沒有送菜送肉送雞蛋外,衣服和鞋子都是一樣的。沒有給爺爺送雞蛋送肉送菜的原因是,奶奶去世后,爺爺提出了生活安排的意見,由爸爸和三叔輪流承擔,每戶一個月。爸爸對爺爺說,不用這樣輪流了,這樣像養(yǎng)轉轉牛一樣,不好。在哪里合適就在哪里吃飯吧。爺爺說他早上不吃面條也不吃稀飯。三叔說他家每天早上都是吃面條和稀飯。爸爸就跟爺爺說,那每天早上就在我家煮飯給他吃。

  父親對我們講,爺爺年紀大了,奶奶已經(jīng)走了,我們要盡量滿足爺爺?shù)男枨?。人到七十古來稀,在世的日子越來越少了,要趁早盡孝,不然以后想孝順都沒機會了。養(yǎng)兒養(yǎng)女為了什么呢?就是圖老了有個依靠。家里有好吃的,都要叫爺爺過來一起吃。父親常對我們講,從沒聽說過我們家歷代出過不孝子孫,這是我們家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將其傳承下去。因此,我們家的孩子從小就懂得孝順老人,尊重長輩。

  在我們家,浪費糧食是不被允許的,這是我家的規(guī)矩。父親經(jīng)常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吃不完的食物要妥善保存,不能隨意倒掉。尤其是肉食和米飯,更是不能浪費。如果被父親發(fā)現(xiàn)我們浪費糧食,他會非常生氣,后果會很嚴重。父親的教導讓我明白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也讓我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家規(guī)”“家訓”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陪伴著我,教導我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它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前行。我會將這些教誨銘記在心,將家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下去。

作家xaRZRN

一切竟在不言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