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我就喜歡寫寫畫畫,按照書上的圖畫(就是插畫)在本子上亂畫,一天母親竟然好奇的看著。母親不識字,但認得簡單的幾個字和自己的名字,我就教母親認字,這是兒時一個母子互動的難忘的趣事。有次感冒了,沒去上學,母親下地干活之前,給我弄了鉛筆和本子,讓我畫畫。當然,我只是對畫畫感到好奇,亂畫而已。
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讓買一本很厚的輔導書,這是對標小學升初中的考試題,有的同學買了有的同學沒買。我也很想買,給母親說了,母親竟然給我錢,讓我買了。后來哥哥發(fā)現(xiàn)了,氣憤的說這本書沒用,買它浪費錢,給父親說了,父親把我罵了一頓,也把母親說了一頓。事實上,那本輔導書確實沒用,只是感覺它是那么的高大上,買回來就沒怎么做上面的題,還是課本上的平平常常的題好做一點,那上面的許多題難度也太大了,不好做的。
五年級的時候因為學習太差,老師沒讓我參加升初中考試,玩了一個暑假,快開學了,一天早晨吃飯的時候,父母商量著我的學習問題,他們感覺到了我還是很喜歡讀書,母親就拎著東西到老師家,商量讓我復讀的問題,于是,我又順利的復讀了。
每次在煤油燈下做作業(yè),母親就在一旁納鞋底,我寫到什么時候,她就納鞋底到啥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