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商議第二筆生意
第四亭處,有著鄉(xiāng)里眾人接連幾天的趕工,一座簡單的學(xué)堂已經(jīng)建了將近有一半了。
雖是簡單,但屋子甚是結(jié)實,不會倒。就是地方有點小,根據(jù)三老的意思,學(xué)堂要建成一個“工”字形的樣式,大門建在“工”字的東西兩側(cè),這樣的話進入大門之后便是兩座寬敞的前(外)院,三老的意思是一日之計在于晨,娃子們每天起來后都可以站在院子內(nèi)讀書,而“工”字的第一筆橫結(jié)構(gòu)被設(shè)計為倉庫與書館,將來孩子們的需求大了的時候,便可以在里面堆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以及一大堆的書籍。
“工”字的第二筆豎則是建了兩間屋子,這是夫子用來休息的地方,“工”字的第三筆橫結(jié)構(gòu)則是建成了三間學(xué)堂用來上課。
一群大老爺們兒此時正在干活,在這個冬天干的滿身是汗。
“叔伯們,粽子來嘍,開飯嘍——”
蘇酒兒帶著一群人,進了大門后,站在前院內(nèi)大叫了一聲。
瞬間,里面干活的人紛紛停下手里的活計。
剛出籠的粽子彌漫著濃郁的香氣,蘇粱將蒸籠放在了早就準(zhǔn)備好的桌子上。各式各樣的粽子映入眼簾,蘇枝這一方包的粽子有好幾類,范知音買的是豬肉粽,蘇虎一家人帶來的材料是咸肉餡的,肉粽子里面的豬肉經(jīng)過范知音調(diào)味的腌制,蒸煮得剛剛熟透,帶著濃郁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流口水,蘇牧蘇平兩家包的則是甜粽,里面包裹著糯米和紅豆,嘗起來甜而不膩。
百姓們圍坐在一起,拿起手中的粽子,互相分享品嘗著。
“叔伯們,怎么樣怎么樣?”
蘇酒兒迫不及待的問了起來。
別的吃食還沒送過來,他們來的早,是第一個送到的。
“香!”
一群鄉(xiāng)民們實在找不出什么合適的詞來形容,便只能用這最普通的香字來回話。
剛剛干了活兒,這會兒到了飯點那可不得使勁兒的吃?
這好不容易過個小年,難得吃回肉。不得不說這粽子的味道還真的是香。
沒過多久,陸陸續(xù)續(xù)就吃食送到了,七里鄉(xiāng)的眾人有好些家前來院子里送食物,他們早飯送來的都是粽子,畢竟灶糖和年糕還需要等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好。
大家有說有笑,一邊手捧粽子暖手,一邊嘮叨著鄉(xiāng)里最近發(fā)生的大好事,讓大家心生共鳴。
吃著講著,蘇榮不由的想起了春夏莊館的生意一事,便當(dāng)著眾人的面提了出來。
鄉(xiāng)親們聽完之后有驚訝的,有高興的,也有沉默的。
驚訝是因為他們沒想到此去一行人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機緣,有這樣一場送上門兒來的生意讓他們做,高興的自然是因為他們可以拿到銀錢,而沉默則是不知道該如何分配。
畢竟蘇榮說的對,魚是有總量的,但是田里的糧食是沒有的。
一旦分配的不好,很容易惹人抱怨。
三老沉思了一番,最終決定問問鄉(xiāng)里眾人的意見:“你們怎么看?都說說看。”
“三老,這生意咱們家是想做的,但是這分配怎么分就顯得有些麻煩了。”
潘田歡:“是啊,三老,俺家的情況你也知道,俺家拿不出這么多糧食啊?!?p> 他都二十八歲了還沒娶上個媳婦,所以家里人就只有他爹他娘和他自己,每年光是應(yīng)付那十一畝地的秋稅都忙的夠嗆,而秋稅過后,他們田地里種的那些菜都得留著他們自己吃,他們從這個月開始賺了大量的銀子,至少夏稅的銀錢絕對是可以交夠的。
家里人少的紛紛點頭,贊同潘田歡所說的話。
他們就算是想掙錢,但為了自己的肚子,也只能眼饞著。
市場價的糧食最高的就是兩文一斤,哪怕他們將手中的糧食以最高價格賣給春夏莊館,然后再以較低的價格去買其他的糧食,這樣既能滿足他們的肚子,也能賺一點小錢,但他們哪兒有那個閑工夫去倒騰來倒騰去的?而且利潤還不高。畢竟菜價的起伏變動并不是特別大。以百斤兩百文的價格賣出去,再以百斤一百五六十文的價格買別的菜回來供他們吃,這賺得的錢和他們直接賣給菜商差不多。
所以說,糧食少的人家是絕對不愿意賣的。
他們自己都不夠吃呢!
見此,三老嘆了口氣。
他深知七里鄉(xiāng)的處境困難。井田制的田,其實是塊田九分均八戶,但他們七里鄉(xiāng)的人在老一輩的時候,有些人陸陸續(xù)續(xù)出山,導(dǎo)致鄉(xiāng)里的人一下子銳減了一大半,所以現(xiàn)在變成了塊田九分均四戶。
田還是那么多田,稅也還得交那么多稅,但是種地的人卻少了,這平均在每家每戶的肩膀上的擔(dān)子也就重了起來。所以七里鄉(xiāng)的眾人對后代子嗣格外看重,到了最近這幾代里,七里鄉(xiāng)好不容易才慢慢發(fā)展起來,戶數(shù)逐漸增多直至增到了現(xiàn)在的九十九戶,但這也還是不夠。
而且他們鄉(xiāng)里眾人,除了云家的一些人外,其他三家娶媳婦娶的都晚,實在是沒有哪些媳婦兒愿意嫁到大山里來的,人丁少,沒有銀錢,娶不到媳婦兒,如此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huán)。
這要是讓他們舉全村之力供出一萬斤的糧食,倒沒什么大問題,但是一旦具體的數(shù)量落到每家每戶的頭上,那就十分難算了。
鄉(xiāng)里的九十九戶人家當(dāng)中,人丁興旺的也只有四十戶左右,連一半都不到。
云秋明的兒子云竹昔今年只有十二歲,聽到長輩們所談的話后,想了想,腦子里突然間冒出來了一個主意。
他將自家的父親拉到了一邊,對著父親說了一番話。
云秋明聽后有些驚訝,自家兒子跟他說的這個辦法可行,但,也有點不可行。
“秋明啊,想到什么了?說說看?!?p> “三老,是竹昔想出來的。不過我也不知道這方法行不行?!?p> 云家里正云松柏:“說說看?!?p> “竹昔跟我說了兩個法子,第一個法子便是這么多的菜,不用均分,各家能拿出來多少就拿出來多少,但這樣就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家里人少的便供不出糧食,賺不了這個錢。那么還有第二種法子便是村子里兩戶或者幾戶達成合作,菜少的人,向咱們鄉(xiāng)里菜多的人買?!?p> “鄉(xiāng)里買菜?”
“是的,如果真的要算起供貨的話,平均下來每家每戶供個一百到一百二十斤左右,咱們沒有行商證,以往賣給菜商的時候,價格在百斤五十文左右,但是賣給莊館就能高到兩文一斤,這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所以竹昔的意思是菜不夠的人家可以在鄉(xiāng)里按照菜商收購的價格買菜,而每家每戶如果湊夠了一百多斤賣給莊館便能以兩文一斤的價格賣出去,這樣的話,菜少的人低價買,高價賣,菜多的人雖然少賺了一些錢,但是可以在總量上面提一提。畢竟咱們現(xiàn)在有了魚這一項生意,銀錢基本上都不怎么愁了,若是真的能遇見賺錢的法子,無論多少,都得試一試。三老,這可是咱們七里鄉(xiāng)為數(shù)不多的能賺錢的生意,不僅供貨量大,而且還不用被官老爺查辦,三老,咱們不能放棄這個機會呀?!?p> 鄉(xiāng)里的百姓有些腦子還沒反應(yīng)過來,還有些腦子轉(zhuǎn)的快的則是多嘴了一句:“那豈不是說所有人都有的賺?只是菜少的賺的少,菜多的少賺一部分,但是也沒少到哪里去?”
“是這么個道理,畢竟糧食的底價就很低,不像魚一樣能發(fā)揮的地方很大?!?p> 畢竟魚好歹能賣到六十文一斤,但這菜撐死了只能賣一斤兩文錢。
蘇賀的孫子蘇鳴早在秋明叔說出方法的時候就快速在地上算了一番,沒過多久,他驚喜的叫了一聲:“算出來了!”
眾人連忙把目光投向地上蘇鳴那邊。
“鳴啊,怎么說?”
“如果按照云叔的方式,假設(shè)一方四戶或五戶進行合作,比如說咱們這一方的五家人,除去稅田之后,就屬游爺爺家,俊弟弟家的菜多,而我們家,淵弟弟和桀弟弟家的菜少,假設(shè)我們?nèi)也怀黾Z食,在游爺爺和俊弟弟家那邊以菜商價共買三百斤的菜,再高價賣出去,那么咱們?nèi)颐吭驴少嵰话傥迨畟€銅板,而游爺爺和俊弟弟兩家可以再賣一百斤菜,再加上從我們?nèi)沂掷锸丈蟻淼腻X,則可以每家賺將近三百個銅板。相當(dāng)于賣菜一共五百斤,一共掙了一千個銅板回來。云爺爺,剛好是兩文一斤!且全鄉(xiāng)一共供貨一萬兩千斤,真是神了!”
竟然會有這么巧合的事情!果然,算學(xué)總是會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鄉(xiāng)里人腦子很慢很慢,沒聽懂前面的,但他們抓住了重點,一方賣菜合計五百斤,共賺一千個銅板,菜多的人賺的多,菜少的人賺的少!
而且,按照蘇鳴的說法,這樣下來,他們七里鄉(xiāng)二十四方每月正好可以達到一萬兩千斤的供貨量!
三老聽后,贊賞的看了看蘇鳴。
不愧是蘇賀老先生的孫子,這有頭腦的還真是不一樣。
但蘇鳴考慮的還是不全面,三老決定提點一番:“鳴啊,話是這么說不錯,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菜是兩戶出,但是如果兩戶將五百斤的菜拿去全部賣掉,他們會賺的更多。這其實就是在看,咱們菜多的人愿不愿意將所拿的銀錢分一部分出來讓利給菜少的人。”
三老提醒蘇鳴的同時也是在敲打著眾人,無論如何,七里鄉(xiāng)的眾人都不能將團結(jié)的根給落下。如果真要遇到分配不公的算法,不能給鄉(xiāng)里所有人一個滿意的答復(fù),這個生意,他寧愿不做。
“這……”
蘇鳴一時間犯了難。
云爺爺拋出的問題很現(xiàn)實,他光顧著計算了,沒有想那么多。
問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又拋回了一個最現(xiàn)實的問題——分配不公到底怎么辦?
云竹昔亦在思考。這個主意是他想出來的,但云爺爺?shù)脑捯灿械览怼?p> 可他不想放過這一萬兩千斤的生意。
蟲子再小也是肉。
等等!一萬兩千斤?!
云竹昔眼睛突然一亮!
“我想到了!”
眾人連忙看向他:“竹昔,怎么說?”
“人力!咱們可以出人力!”
“人力?”
“對!人力,叔伯嬸嬸,爺爺奶奶們,乍一聽云爺爺說的話對出菜的人家卻實不公,可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咱們鄉(xiāng)里的眾人甚是團結(jié),如果這筆生意我們不做的話,這最后的菜依舊會砸在我們自己手里,最終賣給了菜商,這跟以前一樣賺的不多。但是我突然想到了運輸?shù)膯栴},那就是菜多的人出菜,菜少的人家出力,將這些菜全部送至縣城內(nèi),這樣的話,就算我們每天只派一方人家去縣城賣,每個月也能供貨二十四天,且只用帶五百斤過去。量少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而且能保證所有的菜都是新鮮的!這樣的話,大家都能干自己的事情,且掙到錢!”
眾人沒反應(yīng)過來:“(⊙o⊙)”
真的是這樣的嗎?
但仔細一聽,好像還不錯?
聽到這里,云松儒笑了:“不錯。菜多的人家出菜,菜少的人家出力,這個法子,好??!”
不僅有生意做,而且每戶都能拿到銅板,菜多的人在家里待著便能拿到多的那一份錢,而出不起菜的人也能憑借腳力拿到銀錢少的那一部分。他們七里鄉(xiāng)的人基本上每隔兩三天就會有人去縣城或者五鄉(xiāng)一趟,這樣省時省力能賺銀子沒有麻煩又能結(jié)交人脈的主動送上門的生意,當(dāng)是要做下來的。
不僅如此,蘇榮還考慮了一番六弟那邊,說出了他的想法。
“三老,我想讓鄉(xiāng)里菜多的人每戶再多加六十斤的菜,我這想給孫掌柜的那邊供過去。這樣的話,咱們應(yīng)該還能賺一賺酒樓的錢,不過就是不知道孫掌柜的收不收。畢竟咱們七里鄉(xiāng)種的糧食比較單一,也就蘿卜,白菜,冬莧菜這三樣。我聽小佑說,孫掌柜那邊的酒樓最近客人多的不得了,全是沖著咱們鄉(xiāng)里的那些魚去的,你說這要是再能配上咱們鄉(xiāng)里的菜,豈不是更好了?”
同是七里鄉(xiāng)的泉水澆灌出來的菜,那長勢,不是一般的好。
之前沒有考慮到全村供菜的事情,現(xiàn)在突然間有了莊館的生意給他們起了個頭,他還是想將這個機會給六弟留一個。
他對他們的糧食很放心!
七里鄉(xiāng)的人,自己種,自己賣,不經(jīng)他人之手,且糧食長勢特別好,非常安全!
這樣的好處當(dāng)然要給孫掌柜留一個。
云松儒:“那這價錢……”
蘇榮:“三老,孫掌柜若是收,咱們每天給莊館送菜的時候,順道把酒樓的菜一并送過去,不用那么麻煩,便是交給小佑那孩子就好了。每戶只送六十斤,輪流送就可以了,這銀錢自是由各家各戶收著。還是按照兩文一斤的價錢算。畢竟這莊館是孫掌柜租下來的,若是沒有掌柜的在其中牽線,咱們也不可能遇見這樣的好事兒?!?p> 蘇榮再次感慨他結(jié)交六弟是一個明智之舉。孫六奇不缺錢也不缺人脈,甚至在關(guān)鍵時刻還會挺身護著他們這群農(nóng)民,這樣的良商有幸被他碰見一個,當(dāng)真是他大發(fā)善心先認(rèn)識的沈佑才能有此機遇。
蘇榮上手摸了摸泉寶的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為泉寶多多積福。
泉寶先是他的女兒,隨后才是鄉(xiāng)里的小福星。
就這樣,這第二筆生意的細枝末節(jié)便被三老給敲定了下來?,F(xiàn)在只等正月初九的到來讓他們前去縣城同沈佑那個孩子商定。
春夏莊館的人說了,菜有多少,他們就收多少。
末了,眾人又高高興興的參加到比拼中來了,這第一項包年粽的比拼,最終由葛家的葛青雄一家奪得第一名。
這葛青雄不是別人,正是葛家里正葛青峰的弟弟,而青雄一家,有個手藝頂尖的兒媳婦微娘,再加上微娘買的材料也是挑最好的買,配上這份手藝,她做出來的粽子贏得了鄉(xiāng)里所有人的稱贊。
到了晚上,這最后的比拼結(jié)果也出來了:
包粽子:葛青雄家勝。
制年糕:蘇白家勝。
制灶糖:葛桑家勝。
煉豬油:潘田秀家勝。
給灶神爺送了糖之后,鄉(xiāng)里眾人聚在一起吃喝玩樂,熱鬧至極。
過了一個真正意義上豐滿而又充實的小年。
酒尋故間
作者有話說: 【備注:以下為本章蘇游一方五戶人家賣菜的算法——轉(zhuǎn)化為數(shù)據(jù)供參考 ?、偬K游家:150斤賣給菜少的人家,按菜商收購價百斤50文計算,則150×0.5=75文,再加上100斤賣給莊館,100×2=200文,合計賺275文 ?、谔K俊家:同蘇游家一樣,在家坐等收錢 ?、厶K鳴家:從上兩家人手中買100斤菜,支出100×0.5=50文,賣給莊館賺100×2=200文,即賺150文 ④蘇淵家,蘇桀家:同蘇鳴家一樣,出人力賣菜到縣城 ?、菀环剿?五戶合計賣菜: 100×2+100×3=500斤, 合計賺銀: 275×2+150×3=1000文 ?、薮送?,蘇游家與蘇俊家每家可以多出60斤的菜給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