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第一次會議。
新年里第一天正式上班的宣告。
新年里的會議內(nèi)容卻是一切照舊:總結過去一年的存在問題,計劃未來一年的工作安排。
何泠自然又擔任了現(xiàn)場會議記錄的工作。當她入職之初,每次的公司大小會議,她都會被指派為會議文字記錄員。因為她是地位最低的內(nèi)勤嘛,自她來公司以后,公司以前的銷售部的那位余姓內(nèi)勤,就從實際的工作中把自己榮升為內(nèi)勤主任了。
自從有了何泠,余主任就身份級別陡增,這種拖地、打印、記錄之類的小事兒算是不再沾邊兒了。第一次會議時何泠按領導要求拿著筆和本子認真記載,然后在電腦上輸入整理,再打印出來呈送老板檢查。
后來,她發(fā)現(xiàn)這種辦法比較浪費時間,同一份內(nèi)容要弄兩遍。第一次會議以后,再有會議通知時,她就會直接帶上自己從家里的私人筆記本電腦,一邊聽領導發(fā)言,一邊現(xiàn)場錄入。
因為公司沒有為她這個低微的小內(nèi)勤專門配電腦。這樣就省了一道工序,會議開完以后,直接把電腦接上打印機,就可以出稿交差了。何泠一貫很有方法為自己的手頭工作想到更簡化高效的辦法。
原本在大學期間,她剛學艱澀難懂的五筆字型輸入法的時候,因為悟性極高,被老師狠狠地夸過,也被班上同學們狠狠的佩服過。所以,后來電腦普及后,這種輸入方法,她用得極其順手,也沒有刻意去苦練過,竟然也能達到十分流暢的水平。一般發(fā)言人的言發(fā)完,她的記錄也就十分輕松地相應完成了。
因此在正源公司的會議室里,常常會見到何泠坐在會議桌的某一角落,她一邊聽著一群人在慷慨陳詞,一邊迅速地敲擊著鍵盤,一行行、一頁頁的文字,被何泠流利地梳理得緊然有序。
何泠的水平及工作形式,在正源公司這種鄉(xiāng)鎮(zhèn)級別的小公司里,那是相當?shù)牧寥搜矍颉?p> 哎,誰讓何泠出身就是語文老師,加上電腦又用得極溜。兩種水平同時俱備,現(xiàn)場完成會議記錄的工作,實在是太小菜一碟了。但何泠這種高效時尚的會議工作方式,在正源公司,卻要算得上是開天僻地第一人了。
因為公司行政管理人員本來就為數(shù)不多,而大多數(shù)的工人也不會來參加行政會議。加之公司里還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會用電腦,有會用的,打字的速度也極其有限。
那位剛榮升為余主任的原內(nèi)勤,據(jù)說以前開過電腦復印店,打字的速度算得上快,但她卻沒有何泠這種出色的文字歸納能力。
哈哈哈,正所謂藝多不壓人!能把會議記錄這種小工作,做得如此高效便捷,在正源公司也只有何泠了。
當然,她這一舉措,引來了各種不同的目光,有好奇的,有佩服的,有嫉妒的。
余主任,因何泠這一舉措,就曾在各不同場合,冷嘲熱諷過何泠好幾次,語氣尖酸,醋意甚濃。
比如有一次,淡季里的公司里事情不多,何泠就在何未的辦公室里和幾個同事一起閑聊,余主任大概也是閑極無聊,瞧著人多也來聚個眾湊個熱鬧。
一群人不帶任何目的,八卦神侃得正歡之時,余主任不知借著何泠哪句就接下話茬兒忽然來了句:“喲,小何姐姐現(xiàn)如今可是老板面前的大紅人哪!”
眾人聽著她那不著頭腦又明顯有針對性的話,都聽出了話外之音,頓時都停了話題不說話了。辦公室里的氣氛霎時安靜下來,迎來短暫的沉寂時刻。
何泠當然也聽出來了,何泠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接她那句,明知道是沖著自己來的,而且還是來者不善。
何泠只好楞在那里滿臉茫然不知所措,滿臉除了裝傻就是裝沒聽見的神情。
何未也是明眼人,她與何泠在沉寂的氣氛里彼此交換了眼神,無奈無語。此時,多說話或說錯話,都可能將一場女人間的輕松的閑聊,轉變性質。此時何泠何未選擇沉默,顯然更合適些。
還是何未的手下魯芳芳,知性乖巧,能說會道。
她見著氣氛不對,就十分和善又得體的說:“余主任你也是紅人,比小何姐姐還紅些,紅得都發(fā)紫了,還要再紅的話,就快要掉下來啦,啊哈哈呵……”尷尬的氣氛瞬時被魯芳芳的一句笑話,輕松化解了。一群女人復又回歸到閑聊模式。
明明是一些余主任不屑于干了的極卑微的工作,現(xiàn)如今經(jīng)由何泠之手一認真改進,竟然有搶余主任風頭的嫌疑了。
何泠因人新言微,對余主任種種的冷嘲熱諷,也就只能全然當沒有聽到。
有時候,想要在某一全新的環(huán)境中立足做事,學會有選擇性的忽略,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忽略掉所有會影響到自己心情的那些負面的東西,讓自己能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天,這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健康的繼續(xù)下去。
余主任,矮胖的身材,粗短的脖子,粗短的胳膊,粗短的腿。整個身材看上去,就像一段一段的短粗的藕節(jié)有機的組合而成。尤其是夏天時節(jié),她又極喜穿著薄紗系列和緊身系列的衣裙。
在大熱的天里,看著她衣袂飄飄之下,一段一段的贅肉,清晰可見,隨著她細高的高跟鞋邁動的步伐,如水波般蕩漾,看得人不由得心生油膩。同時,何泠時常還有一點擔心,擔心余主任那細高的鞋根,是否足夠堅強,能不能承受得住那體重。
余主任的五官倒也湊合,面若銀盤,眼睛算是大的,配上多變的嘴唇,鑲嵌多肉的臉上。每每看見老板和領導時,那眉眼笑到極致,倒也稱得上笑靨如花。只是同樣的那張臉,轉身見到同事和客戶時,便會臉鋒突變,霎時凌厲無比。
余主任,年齡沒有何泠何未她們大,但江湖水平混得一點兒也不比她倆淺。學歷不高,但面子功夫卻頗為深厚。職位不高,但憑著她的高超的工作表演技巧,多年來,在正源公司里也是混得風生水起。
后來,除了那寡言的田老板外,她基本上把公司里其他人全收拾得妥妥地,連囂張跋扈的何未也要給她幾分薄面兒。不然,兩大高手開撕,場面會很難看。誰上個班,會想弄得自找難看呢。所以,何未與余主任雙方心里都悠著了些。
除了田老板,她幾乎沒有把公司里其他人放在眼里。因此,近兩年來公司里人均背后戲稱她為:二老板。
何泠的到來,竟然觸犯的是二老板這樣的角兒,因此就注定何泠的此次職場生涯多磨難,而且后患無窮。后面的事實證明,這些后患在何泠離開正源公司之后,仍舊發(fā)揮著余威,且威力不小。
話說新年里的第一天,開的第一次會議。
會議目的主要是聚聚人氣,收收春節(jié)假期過后散亂的心,以便員工們能迅速找回工作狀態(tài)。
一切照舊的發(fā)言順序:胡總、兩位銷售老總、財務經(jīng)理、生產(chǎn)經(jīng)理。
田老板總結了財務入賬亂相橫生,應收賬款無憑無據(jù);銷售人員回款不力,導致公司資金運作艱難;生產(chǎn)成本高居不下,設備維護毫無章法。并要求各位發(fā)言人能暢所欲言,隨意討論,開誠布公,各抒已見。
魚飼料的銷售老總權書記,年約五十,田老板創(chuàng)辦公司之初,他是本土村書記,抱著一腔熱血,奔著田老板的商海,無愿無悔地躍身而下。時至今日,已是公司當之無愧的開國元老級人物。此人的會議發(fā)言每次都是相同的特色:他所負責的銷售上,客觀存在的困難重重、問題多多,解決辦法只有一句話:他主觀上毫無解決辦法。所以他的每次發(fā)言相當于沒有發(fā)言。
蛋雞料的銷售老總魯總,五十開外,在本地有著屬于自己的產(chǎn)業(yè),一家收入頗豐的農(nóng)莊,一家磚廠的少許股份。據(jù)他自己所描述的工作能力及市場能達到的美好藍圖,完全征服了田老板,于是被高薪誠聘,外帶配置一輛豐田越野RUV的優(yōu)厚待遇下,這位本身就是老板級的人物,加盟了正源公司。此總的發(fā)言是他的業(yè)績天花亂墜,而與會人員,人人心知肚明此言極不符實。
品管部經(jīng)理何未,年方四十。畢業(yè)于本地農(nóng)學院,來到這家公司也有七、八年之久,也算是專業(yè)對口,因離家較遠,她一個人帶著兒子住在廠區(qū)宿舍。
何未自小性情古怪、經(jīng)歷坎坷,堪稱傳奇。因中年發(fā)福,身材早已不再曼妙,一張黃褐色滄桑的臉,足以映刻她坎坷的人生。
輪到她發(fā)言,只見她面無表情,雙眼下垂只盯桌面,薄而外翻的嘴唇似閉實張:“我認為整個公司從上到下,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公司員工隨意遲到早退,導致有時公司空無一人,以后最好采用考勤制,實行處罰。銷售內(nèi)勤的生產(chǎn)計劃下達存在問題,要與我們生產(chǎn)部門溝通銜接。銷售貨款要及時回收,不然原料采購得不到質量保證,產(chǎn)品質量就無從談起?!?p> 寥寥這一番話語,在新年伊始之際,像一柄利劍,瞬間迅猛攻擊了包括老板在內(nèi)的除她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所有與會者,聞此言皆自覺劍尖直…..刺心間。
窗棱上的雪,還沒有化掉;屋子里的人,心里又開始唏嗦的下雪了。
記錄員何泠哆嗦著環(huán)視四周,所有的與會人員,可以想見的在此時此刻都有著相同的心理活動:一個團隊中人,能如此置身事外的嚴厲評價她所有的同事!何泠和她的關系眾人皆知,何泠只知道自己的內(nèi)心無比尷尬,本來自己也是受攻擊的對象,但從立場而言,人們眼里何泠肯定是何未她那邊的,何泠無法置身事外。
何泠滿眼狐疑的看著坐在對面的腫喪著臉的何未,除了滿心疑惑的思索分析她的離奇的人格之外,連田老板聞此言而激動的站起來所做的陳述性總結,何泠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何泠仔細回想,多年來,可以說從小到大,何未沒有哪一天不是抱怨?jié)M腹?!她何曾開心過一整天?在她人生的每個階段,她都有不同的煩惱,而且那種煩惱于她而言無法根除,哪怕她的這種煩惱在旁人眼里根本就是無足輕重小事兒。
直到她們學業(yè)初成,當何泠第一次看到“憤青”一詞時,詳查過釋義后就從此牢記心中,因為何泠覺得那兩個字就是對何未的所有行為最貼切的解釋。
何未總有太多的看不慣,她總有太多的憤怒,很自然的,一個人長期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她說話的語氣及語言內(nèi)容肯定是異于常人的。她的語氣總是能瞬間射殺眾人,經(jīng)常是她話一出口,聽者就十分不悅,然后她還整不明白人家為什么不爽,于是就找第三方評理到底誰對誰錯。
何泠常常就要幫她分析,但無論怎么勸說,何未總是認為自己對了別人誤解她了。只是她從來想不明白為什么別人總是要誤會她,時間久了,何未那各式各樣的祥林嫂般的傾述,已讓何泠很有些力不從心。
何泠是她的好朋友,但何泠更想聽一些好的東西來積聚正能量。這種無望的排解,讓何泠日復一日的感到厭煩。
其實,自從何泠加入公司每次的會議后,何泠就深有感觸。每每一到開會總結的時候,何未就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她五百萬似的,喪著一張臉,眼風冷冽,人見人怕。
何未也總是在會議上發(fā)言時這樣表現(xiàn):她能義正言辭的指出公司所有存在的缺陷,但就是從來沒有一個問題是因她自己的工作而存在。
而何泠認為,作為一個團隊,公司若有問題則是人人有責。
何未的這種正義凜然,一來顯示了她非凡的思想,二來展現(xiàn)了她無敵的勇氣。
要說她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與正直,何泠確實也相信她自己所言的忠誠。但是,看不慣別人的作為,唯我獨尊,能每次站在老板的立場獨撇開自己的去抨擊所有員工存在的問題,這種對老板忠誠對同事嚴格的行為,絕對可算作是一種大公有私吧。
若說是血氣方剛,年輕氣盛,倒也可以理解,可是人到中年還是如此率真,確也頗讓人不能接受。
接下來的幾天里,如何執(zhí)行考勤制度,成了何未的主要精神動力及工作內(nèi)容??记谠谶@個存續(xù)了十幾年的小公司里,早已經(jīng)約定成俗,絲毫影響不到公司管理,并非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人人都心知肚明。
何未不知是不是要利用這個事件來追求政績以博田老板青睞還是怎么的,亦或想通過此次改變來證明自己超強的工作能力。反正何未較著真兒的執(zhí)拗。
雖然她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只是個小事件,從田老板到公司所有人,都沒有真正聽進耳朵里放進心里。但她仍進行得有滋有味,勁頭十足。
一張曾經(jīng)天天喪著氣的臉,現(xiàn)在突然榮光煥發(fā);曾經(jīng)冷冽的眼風,也因為有了新的追求目標,而流光溢彩。
從小范圍的民意征集,到各科室具體到人的口頭通知,還有細化到每一天的出勤記載,她執(zhí)行得是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雖然只有何泠一個人真正配合了她的管理,其他所有人均視若罔聞。
她的民意調查遭到所有人的反對,于是她就找了一個最好的借口:我不執(zhí)行老板會說我無能,所以我必須執(zhí)行,無論你們是否同意,都必須理解我,我也是例行公事。
實際上我們那宅心仁厚的田老板根本就從未理會過考勤這事件兒!面對她的理由及偏執(zhí),大家都選擇了無語并不理會。
何泠每天看著何未在辦公室上演這出鬧劇,心中的不爽像地鼠一樣,時刻冒出頭,她一直盡力壓制。一來是怕別的同事笑話何未這出鬧劇自己很丟人,二來是何泠怎么也勸服不了她放棄。畢竟,她倆打小就是好友,誰也不愿誰被外人看笑話。
何泠相信時間久一點,何未就會不了了之。
但何泠再一次的錯了,何未的執(zhí)著超出了她的想像。那二老板帶著滿臉的譏諷和挪諭的神情,建議她干脆買個考勤指紋機,隨口的笑話,認真的何未還真長了見識。
第二天,就專程跑到市區(qū)買了一個回來。
第三天,大吼著何泠的名字要她來她的辦公室。
在公司里對自己呼來喝去,是何未一貫的行為。何泠開始以為是發(fā)生了什么緊要的事,匆忙趕去,結果一去何未的辦公室,還沒弄清原由,就被她強行在指紋機上錄了指紋。眾人一片哄笑。
除了拿何泠開刀,何未奈何不了任何其他人,別人都不會協(xié)助她錄什么指紋。
事實證明,從開始到最后,那臺斬新的指紋機只有幸錄得了可憐的何泠的一個人的指紋。那唯一的指紋還是何未強迫何泠錄的。
當時那特定的場景下,何泠很清楚何未這是又在用她殺雞給猴看----雖然并沒有什么卵用。
望著何未那變了態(tài)的像仇視帝國主義侵略者一樣近乎猙獰的態(tài)度及表情,何泠只覺得心底一片灰暗冰涼,前途一片無望。
何泠忍無可忍,何泠的屈辱噴薄而出。
何泠當著眾人的面,顏面盡失。何泠無法排遣心中的郁悶,獨自悻悻地、黯然神傷的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占诺霓k公室里只有何泠一個人,斑駁陸離的墻面,輝映著一種無言的荒涼,一如何泠此時的無限凄涼的心情。
想著當初是抱著那樣美好的心情強烈要求與何未共事的,又想著自從來公司之后與她相處時,因自己不經(jīng)意間的眼神及語氣,都能引爆何未的那些毫無意義的紛爭與慪氣,體味著一次又一次被她大吼大罵后的種種凄涼,思考著她自來公司后各種的屈辱忍耐和孤立無援…
何泠的信念再次崩潰。
她選擇了用她的文字來無聲地渲泄,她在無法排遣的極度憤懣中,打開她自己的微博發(fā)文:“這樣一個神經(jīng)病的所作所為,皆因整天工作上的無所事事及精神上的極度空虛所致,說到底也是一個極其可憐的人?!币恍r后,身在她的好友圈里的何未,當然收到了她的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打擊。
當何未氣勢洶洶地沖進何泠的辦公室,氣勢洶洶地看到有客戶在與何泠談工作,氣勢洶洶地強忍著怒火折身而返。
她們第一次沒有正面沖突地同時選擇了冷戰(zhàn)。她刪了何未的好友,何未解除了何泠的朋友圈。
此后的生活,依舊是何未熱鬧著何未的熱鬧,何泠獨行著何泠的獨行。
在這個本屬于何未的地盤里,何泠理應如此。
自那以后,除了工作上的配合,何泠幾乎與同事們無私人交流,這種狀態(tài),倒也如她所愿。避免了聚眾聊天、說三道四,也不用每天要看何未臉色行事,任她大呼小叫,更不用聽她永無休止的各類抱怨,樂得耳根清凈與心靈平和。
在這些平靜的日子里,何泠時常想這件事情的始末,她知道自己有錯。
何泠因為自己的家庭而不想改變這種舒適的工作狀態(tài),因為何泠每天要送孩子上學后才能上班,所以不可能很早到。而何未卻與何泠完全相反,何未因為自己的家庭而必須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才能熬過她的歲月。
何未自己住在廠里,每當下班之后,喧鬧一天的廠里歸于靜寂,公司里所有人都有家可以回,只留下她自己和兒子獨守著空蕩蕩的廠房,黑漆漆的夜里那種空寂無人的孤寂,也算是一種極孤獨的煎熬。
所以她當然希望同事們?nèi)巳硕寄芟袼粯影磿r上班,最好還能推遲下班,以求心理平衡。因為她以廠為家,她希望人人都能以廠為家,所以,她才如此的在意考勤,并興致勃勃的要把推行考勤制度進行得如火如荼。
同一件事情,因為所處的境遇不同,所以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她們都是為了各自的需要在尋找著合適的工作狀態(tài),不存在誰對誰錯。當她們的需求背道而馳時,矛盾自然出現(xiàn)。
何泠必須服從何未那威嚴的命令,親自幫她制作了考勤表,也正是因為這張最終并未能在何未的領導下執(zhí)行的考勤表,不說就此斷送了她們?nèi)畞砟甑挠颜x,但卻也真實的在她們美好友誼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永不消逝。
沒有何未,何泠不會擁有這份工作;因為何未,何泠即將失去這份工作。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得到與失去總是平衡,這世界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