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瓊音繚繞

第8章 瓊劇出海

瓊音繚繞 湘竹MM 4064 2023-03-25 08:08:00

  短短幾日,黎錦工作室已經(jīng)初具雛形。

  厲風行的黃思梅,讓王云飛贊嘆連連,連連夸獎張沈年娶了個好媳婦:這幾日,他看著黎錦工作室里,瓊劇中板歌聲飛揚,還擔心著黃思梅借花獻佛,以黎錦之名,行瓊劇宣傳之實。

  沒想到悄悄去圍觀后,腦海里盤旋的,也全是那些朗朗上口的紡織技法口訣。

  對于王云飛的夸獎,張沈年自然是與有榮焉,笑得見牙不見眼:“要不怎么說兄弟我眼光好!當年要不是我死纏爛打,哪兒能追上我老婆呀!我老婆呀,可是嬌滴滴的家里‘七公主’,只可惜隨了我,這么多年一直在吃苦,可是她無怨無悔,讓我更是心有戚戚……”

  張沈年五官方正,端莊儒雅,素有最靚“生角”之稱,但是每次提及媳婦,他微挑的圓潤桃花眼,都會笑成一道縫,咧嘴幾乎能到耳后根,舒展得五官亂飛,高興得像撿了黃金一樣,連眼尾的褶子都蕩漾著喜悅。王云飛見他一臉癡漢笑,無奈搖搖頭:“依我看,若不是為了瓊劇團的未來,你肯定舍不得離開俄賢村這溫柔鄉(xiāng)!罷了罷了,我們不說嫂子了,來說說正事!”

  父母在新加坡,為王云飛鋪了路,所以他早早就在洋浦,開了外貿(mào)和海運的公司:“在原有的出海路線上,我還會再擴展幾條線路,我想讓這黎錦出海一炮而紅:讓金發(fā)碧眼的老外,也見識見識,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對了,回頭您和嫂子說一聲,可以把瓊劇經(jīng)典劇目也送出海。我呀,堅信不久的將來,黎錦和瓊劇在海外,定能大放異彩!”

  聽聞這句,張沈年倒是羞赧地笑道:“這瓊劇出海,難?。 蓖踉骑w挑眉,不以為然:“瓊劇里不是常唱‘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要知道,早在道光十五年,為了找新生計、為了發(fā)動旅游僑民捐款救助災困家鄉(xiāng),瓊城梨園班的生角金公仔、旦角白玉娃,就帶領(lǐng)劇團向越南起航,開啟了瓊劇出國演出的先河!如今正逢改革開放,春風萬里,我們更該迎風起舞、扶搖直上!”

  這一刻,張沈年有片刻的恍惚,仿佛眼前的王云飛,也是瓊劇團的一員。

  可是,他明明只是個生意仔,用他自己的話說——“改革春風吹滿地,誰也別攔我淘金”,可是此刻,他身上仿佛籠罩了一層金光,肩上也和他們一起,扛起了傳承瓊劇的重擔。

  張沈年激動地抬手給了他兩拳:“好兄弟!我們一起!讓瓊劇重新再沖出海外去!”

  王云飛“嗤”了一聲:“別誤會??!我可不是因為什么偉大的傳承做這事,只不過,我奶奶,是瓊劇名旦白玉娃的鐵桿粉絲,她天天在我耳邊唱《琵琶記》選段,心心念念的都是什么時候能再聽聽,這部經(jīng)典的劇……”

  白玉娃是出了名的“苦旦”,據(jù)傳當年她們首創(chuàng)瓊劇出國到越南,正是為了賑災求助華僑捐款。

  她們到越南演出的第一個曲目,就是《琵琶記》,劇情講述的是:趙五娘的丈夫離鄉(xiāng)上京趕考,時隔數(shù)年杳無音訊,趙五娘家中上有80多歲的年邁公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兒含辛茹苦。為了把有限的糧食留給家中老小,餓得發(fā)昏的趙五娘,只能悄悄含淚吞糠,因她這一幕吞糠的模擬動作生動逼真,讓人宛若看到了趙五娘凄苦的痛楚,使得在場華僑紛紛潸然淚下。

  華僑們回首往事,她們多數(shù)也因家鄉(xiāng)災荒,饑寒交迫,才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僑居異國他鄉(xiāng),當年逃荒路上的悲慘情景歷歷在目。此時此刻,看著吃糠下咽的趙五娘,他們感同身受,臺上臺下,一時之間情景相融,哭聲雷動。

  也正因此,華僑們紛紛慷慨解囊,對瓊島饑寒交迫的災民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而王云飛的奶奶,祖上便是這接受了僑民資助,才得以存活下來。所以,她常常和王云飛道:“若是沒有趙五娘,便沒了你奶奶的奶奶的奶奶。毛主席教育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呀!”

  張沈年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你家祖上,原來還和瓊劇有這般因果!”

  王云飛收起臉上的肅穆,又恢復了吊兒郎當?shù)墓痈缒樱骸澳晷?,我說過我是個生意人!我祖上什么因果,我可不在乎。我在乎的,是瓊劇和黎錦出海,能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懂?鄧爺爺可是說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讓一部分先富起來,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裕。而我王云飛,想做那個先富起來的人!”

  張沈年和王云飛正說話間,張文軒和張文倩推開門,像小炮彈一樣,突然加速,然后用力一躍就蹦進了張沈年懷里,然后再掛在他胳膊上,轉(zhuǎn)圈圈。

  張沈年這次回來,給兒子送了一只彈簧電動青蛙,成功虜獲兒子的心,給女兒買了金發(fā)碧眼的洋娃娃,得到了軟乎乎的親親無數(shù)。因為禮物送得好,兩個崽倒是和久別歸家的爸爸毫無隔閡。張沈年拎著倆娃原地轉(zhuǎn)圈,開心得放聲大笑,笑著笑著卻不由自主地紅了眼眶:不過小半年,兒子和女兒個頭都竄了一節(jié),母親也鬢發(fā)微白、初現(xiàn)老態(tài)。常言道,父母在不遠游,他卻不得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xiāng)。

  王云飛看著三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嘴角也不由自主地上揚。他很喜歡這對粉雕玉琢的奶團子,無比艷羨笑稱張沈年真是傻人有傻福,說著他眼中眸光轉(zhuǎn)瞬黯淡下來,他如今倒是身價倍漲,只是太太肚子卻怎么都大不起來。這讓他總有些介懷。

  *

  一九九三年,秋分。

  夜幕降臨,喧囂的俄賢村茶樓,重歸平靜。

  張沈年洗漱一新坐上餐桌,劇團全體人員都團團坐下,吃團圓餐??粗鴿M滿當當一桌子的大菜,張沈年不由得失笑:“這桌菜比‘買人菜’還要豐盛??!”

  本地婚嫁喜喪都會辦酒席,席上必有烤乳豬、白斬雞鴨鵝、油炸牛肉干、酸菜瓜皮等大菜,前往的賓客,會入席后平分桌上菜品打包回家,故稱為“買人情的菜”、簡稱“買人菜”。

  物資匱乏的年代,只有在“買人菜”的桌上,才能見到大肉和大海鮮,所以,“買人菜”一時也成了“菜品豐盛”的代名詞。

  黃思梅夾了雞翅,一只放蒙華香碗里,一只給張沈年:“這是文倩每天抓米喂的土雞,你快試試!”

  張沈年嗷嗚咬了一大口,嘴巴塞出了鼓鼓的腮幫子,不忘給女兒豎起大拇指。

  張文倩受了夸獎,羞答答地瞇著眼,奶聲奶氣地反復念叨著:“媽媽說,爸爸辛苦了,文倩每天喂雞,給爸爸補身體!”

  張沈年一個壯漢,聽到女兒的話,卻是眼眶發(fā)酸,眼淚差點就噴薄出來。

  好在張文軒小大人似的教育妹妹:“食不言寢不語”,兄妹兩人開始吵嘴,童言童語很快打破了桌上的尷尬,溫馨的氣氛重新回歸,歡聲笑語連連升起。

  *

  王云飛暗中觀察,發(fā)現(xiàn)東方瓊劇團親如一家,無比感慨。

  改革開放后,正如小平同志說的,窗戶打開了,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蚊子也進來了。王云飛在生意場上見慣了爾虞我詐,此刻看見,人與人原來可以毫不設防,大受震撼。

  同時,王云飛對張沈年和黃思梅也更加認同,對未來的合作,也充滿了期待。

  飯過半旬,張沈年舉起茶杯,以茶代酒敬王云飛。張沈年雖然改行當?shù)範斠延幸欢螘r間,但依然牢記劇團的規(guī)矩:不抽煙、不喝酒,雞鳴時分起床練功。用王云飛的話說,是中華好男人的代表。

  王云飛知道他的堅守,也不為難,端起手中的地瓜酒,一飲而盡:“祝咱們的黎錦和土貨生意一樣,紅紅火火!祝黎錦在海外,大賣!”

  鐘梨花聞言,連忙端起海碗敬王云飛。她酒量驚人,倒了滿滿一碗,仰頭一口氣喝完還翻了翻海碗,表示干了見底:“大賣!大賣!”她不善表達,說完這四個字便只會傻笑。

  黃思梅見狀,連忙表態(tài),端起茶杯也要敬王云飛,并強調(diào)自己一定會帶領(lǐng)俄賢嶺的姐妹,織好黎錦。

  剛加入工作室的九位織娘,一個個都掄起了海碗,排隊要敬王云飛。

  王云飛幾碗下肚,已經(jīng)頭重腳輕,嚇得連連擺手:“不能再敬我了!心意我都領(lǐng)了——咱們瓊劇團巾幗不讓須眉,都要來敬一圈,我怕是很快就倒地……”

  一頓晚餐,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

  哄了孩子睡覺,臥室里剩下夫妻兩人時,黃思梅握著張沈年的手,濕了眼眶,輕輕吟唱道:“阿年,咱別去三亞擺攤了好不好?……夫郎阿,官人聲聲訴衷言,為妻聽罷心里明,雖然官人腰骨挺,三亞淘金難成真。”

  夫妻兩人私底下,總會說著說著,就借用瓊劇名句唱對起來。

  張沈年拍了拍她的腦袋,唱起了中板:“娘子莫將我來低看,料我不得金榜題名;書生雖是舊時衣巾,誰知我早展翅鵬程?”

  唱完,張沈年才反應過來:難怪今晚餐桌上全是大菜,感情是以為他在三亞吃不飽?

  做為瓊劇演員,吃苦耐勞聰明伶俐,做什么都不會比別人差了去!

  他今天背個尿素袋,不過想著財不外露。

  雄赳赳氣昂昂地拎出破破爛爛的尿素袋,張沈年一摞一摞地掏出百元大鈔,誓要讓太太見識見識自己的厲害!

  看著半米高的鈔票墻,黃思梅激動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半晌才以戲警人:“這……夫郎呀,識時務者為俊杰,隨機應變乃聰明,祖先訓話記在心,歪門邪道可不行!”

  張沈年哈哈大笑,在她臉上吧唧親了幾口說了實情:他在六千元的高點賣了兩棟樓,雖然王云飛說還有機會漲到七千一平方,但他牢記太太的叮囑,落袋為安。

  到手的資金,他轉(zhuǎn)投大東海的一棟低價樓盤,就算血本無歸,總體還是賺的。

  黃思梅聽罷,還是勸他盡量抽身,畢竟海南人人,更喜歡自己蓋獨門獨戶的樓房。

  商品房,賺錢了就該盡快上岸。

  張沈年卻是志在必得,王云飛已經(jīng)有過實踐經(jīng)驗。他信王云飛:“儂放心!你男人心里有數(shù)!咱們夫妻啊,如今都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共同為建設四個現(xiàn)代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以后啊,文軒和文倩可以放心去國外留學,學成回來再建設海島……”

  夫妻兩人展望著美好的未來,不知不覺東方破曉。

  *

  公雞打鳴聲響,蒙華香就半哄半騙叫起了孫子和孫女。她給孫兒定下規(guī)矩,每天必須練功早餐才能加肉包。張文軒和張文倩每天都乖乖地跟著她起床,吊嗓、壓腿、練功一氣呵成。

  遇上劇團排練,小娃娃還會模仿大人,有模有樣地練、唱、作。黃思梅不想讓孩子吃這個苦,她琢磨著,未來把娃送出國去留學??筛觳仓鈹Q不過大腿,蒙華香用瓊劇里的“孝大于天”就把她的話全堵死。想著能讓孩子吃點苦免得驕縱,黃思梅也就對蒙華香的操練,睜只眼閉只眼。

  好在兩個娃娃都很乖巧聽話,每天雞鳴就乖乖起來練功吃早餐。

  每天看著他們紅撲撲的小臉蛋,黃思梅又是心疼又是無奈。

  小娃娃倒是聽話,可是劇團里的人心,卻開始渙散起來。

  尤其是看到俄賢村茶樓紅紅火火的生意后,很多后生人,就有了不一樣的心思:既然下海從商能賺錢,為什么還要在劇團守清貧?加上蒙華香對劇團全員要求極為嚴格,每次折子戲演出但凡出現(xiàn)疏漏,都會被批評教育帶加倍排練。

  在張沈年回家的第二天,就有人沉不住氣,公然頂撞蒙華香,這人還是蒙華香一手拉扯帶大的李東明:“奶奶,您仔細看看,臺下有幾人在聽戲?人家來這里,就是品美食、喝綠茶、聊開心!整個茶樓喧囂震天響,我們唱什么,又有誰在意?我們的動作是好是壞,又有誰在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