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癡鬼
癡迷于一物,而忘記自己鬼的身份,流連于人間,尋找自己癡迷的那件物品,或者是那個人,這樣的鬼,叫癡鬼。
到現(xiàn)在,癡鬼已經(jīng)很少了,因為現(xiàn)在的人大多數(shù)沒有信仰,或者說大多數(shù)人的信仰是自己,所以很少有人癡迷于某個人或者某種物。
謝承玉到施佳楠的病房的時候,那只癡鬼正好也在,像沐顏說的,他不想害人,就趴在窗臺上,眼睛看著施佳楠。
白天激動了一場的施佳楠現(xiàn)在已經(jīng)沉沉睡去了,所以她看不見窗臺上那只青黑色的小鬼。
可就算如此,夢里的施佳楠睡得仍然不安穩(wěn),她的眉頭緊皺,手無意識的抓緊身上的被子,頭左右搖擺著,一看就是被夢魘住了。
謝承玉走上前去,從懷里掏出一塊白色的玉,輕輕的放在施佳楠的額頭上。
白色的玉在接觸到施佳楠的一瞬間,彈出了一道奶白色的罩子,像是一層結(jié)界。
“大師兄,師父的回龍玉怎么在你手上?”
那塊玉冬暖夏涼,真正可以讓人感覺不到寒冷和炎熱的寶玉。
沐顏眼饞很久了,師父一直舍不得給她。
她不懂,因為一直沒有覺醒異能,哪怕經(jīng)常鍛煉,跟著師兄師姐們練過基本功,可她的體質(zhì)還是比較弱。
山上的氣溫比市區(qū)的氣溫要低很多,在觀里的時候,冬天的她總是被凍得在被窩里瑟瑟發(fā)抖。
冷的時候完全睡不著,就算困極了,好不容易睡著也會被凍醒。
所以在知道師父有一塊可以讓人冬暖夏涼的玉的時候,她瞬間饞上了,纏著師父,磨了他好久,師父也沒給她。
最后師父被磨得沒有辦法了,才跟她說,“回龍玉事關(guān)重大,你不要胡鬧,等為師下次找到鮫綃,叫你青木師叔給你做件漂亮的衣服。”
玉真觀的青木道長,因為師父的緣故,沐顏他們也叫一聲青木師叔,而青木師叔別的本事或許會稍遜一籌,但在縫補手工這一途上,是獨一份的好。
所以沐顏經(jīng)常說青木師叔,不一定是最強的道長,但絕對是世界上最會做衣服的道長。
本來纏師父纏得很緊的沐顏,在師父保證最多三年,一定找到鮫綃之后,才算揭過回龍玉這一茬。
看著罩住施佳楠的罩子,沐顏才知道,回龍玉的真正用途,她可能確實是不知道的。
“哦,這個啊,師父交給我保管的啊?!敝x承玉輕描淡寫的樣子,讓沐顏磨了磨牙。
不過想到大師兄的本事,再想一下鮫綃,她決定忍下來,也不是怕大師兄,主要是年輕的姑娘都喜歡鮫綃做成的東西。
大師兄樂的看沐顏吃癟的樣子,索性又再伸手,“顏顏,你的血借我一點?!?p> 沐顏這次磨了三下牙,“大師兄,不要太過分了啊?!?p> 一邊說,一邊戰(zhàn)術(shù)性的抱著自己的手往后退,出云觀的人都知道,天不怕地不怕的沐顏,最怕疼,小時候打個疫苗,都能哭半天。
謝承玉快步走向前去,把她提溜到自己面前,手法很快的,在她的手指上刺了一下,沐顏的手指頓時冒出血珠。
伸出手,在沐顏的出血的手指上輕輕抹了一下,謝承玉才看到窗臺上趴著的那只小鬼。
未著寸縷的小鬼,用自己纖細又青紫的手臂,抓著窗框,小小的胸脯上,是清晰可見的肋骨的形狀,這是一個很瘦弱的孩子。
可是跟這瘦弱的體型不相符的,是他脹得很大的肚子,如果單看肚子,謝承玉都會以為這是一個小胖子,可他的胳膊和他的小胸脯,無一不表示著,這個孩子走的時候,應(yīng)該是極為痛苦的。
他拿過站在他身后的那個年輕女孩手上的A4紙,快速的在紙上畫了起來。
很快,小癡鬼的樣子就出現(xiàn)在紙上了。
特件組的成員們紛紛圍了上來,看著小癡鬼的樣子,各自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是,這個小癡鬼,很可能是被餓死的。
小癡鬼早在謝承玉幾人進來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他們了,只是他以為他們跟其他人一樣,看不見他。
在他看來,能看見他的施佳楠和沐顏都沒有危險性,癡鬼的直覺很敏銳。
可是謝承玉的目光望向窗臺的時候,他知道這個男人能看見他。
這個男人給他的感覺很危險,他像被侵犯了領(lǐng)土權(quán)的獸,全身的肌肉都緊張起來了,緊緊地注視著謝承玉。
如果謝承玉要做出對他不利的事他第一時間就會回擊。
謝承玉看著全身戒備的癡鬼,無奈的拍拍沐顏的頭,示意沐顏去和癡鬼溝通。
沐顏只能聽從兄命,對著癡鬼“嗨”了一聲。
癡鬼視線撇向沐顏,沒有表情,又把視線轉(zhuǎn)回去看著謝承玉了。
謝承玉沒有辦法,只能試著自己跟癡鬼交談。
“我……”他指著自己,“沒有惡意,我可以幫你實現(xiàn)你的愿望?!?p> 癡鬼在人間漂泊幾年,早就可以用意識與人交流了。
這個小癡鬼,原來也是有名字的,叫兜兒,是媽媽取的乳名。
他剛出生的時候,爸爸和媽媽還在,媽媽給他取了個叫兜兒的乳名,她總是跟別人說,名字賤,好養(yǎng)活。
媽媽會在他吃完奶后溫柔的給他拍嗝,和他做游戲,爸爸會幫媽媽洗衣服,給媽媽做媽媽喜歡的飯菜。
那樣的家庭氛圍,他漂泊的這十多年,從來沒見過,他的爸爸媽媽都是極好的人。
媽媽溫柔美麗,爸爸善良上進,雖然家貧,但媽媽不會埋怨爸爸,爸爸也會體諒媽媽,雙方都盡到了作為妻子和丈夫該有的責任。
那時候的爸爸媽媽是周圍鄰居眼里的模范夫妻。
爸爸總是說,他沒有爺爺奶奶,沒人幫襯,自己當然要對媳婦兒好點,媳婦兒帶娃很辛苦。
爸爸要去城里送貨,媽媽抱著還很小的兜兒,陪著爸爸去送貨。
可惜那天,在爸爸經(jīng)過的那條高速上出了車禍,新聞里報道了一個奇跡寶寶,被媽媽護在懷里,在不可能的情況中活了下來。
網(wǎng)友都在為這個年紀尚小的奇跡寶寶祈禱,因為新聞的熱度,姑姑把他接回去了。
可新聞熱度有退去的那一天,在姑姑家的生活越來越難過,爸爸媽媽離開了的小兜兒,一歲半的年紀看上去還像個五六個月的孩子,不會站立,不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