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兒時經歷影響,公孫塵極為敏感,本應很容易把握人心,但由于對外事絲毫不敢興趣,故而難以捕捉金京兆等人的心理。
諸葛亮遠不及公孫塵敏感,但對中原之事一清二楚,便解釋道:“金京兆他們忠于漢室,但久屈曹操淫威之下,極度壓抑,心態(tài)早已接近奔潰。一點風吹草動,便足以讓他們激動萬分?,F(xiàn)下不過是主公兵進漢中,他們便想來個里應外合,除掉曹操。很顯然,他們太亢奮了?!?p> 公孫塵道:“他們能忍耐這么久,已經讓人敬佩了?!?p> 依照公孫塵性情,若是讓其如金祎、吉本、耿紀、韋晃等人那般,在曹操淫威之下忍辱偷生,他會直接選擇自殺,做不到如金祎等人那般忍辱負重。
諸葛亮繼續(xù)解釋道:“對于他們來說,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都會盡力一試。若想勸阻他們起兵,自然是不可能的。”
公孫塵有些不明白,問道:“先生在北方各地安插了大量暗樁,只需振臂一呼,北方百姓必然云起,何不趁此機會,與金京兆他們聯(lián)手,借助主公兵進漢中之機,一舉北伐?”
公孫塵在外三年,對益州和漢中的情形不太了解,故意有此提議。
諸葛亮微微搖頭,道:“現(xiàn)在光是漢中之戰(zhàn),便打得異常艱辛。即便贏了,也無余力北伐。因此,現(xiàn)在還不是引動暗樁的時機?!?p> 公孫塵道:“原來如此。所以您才讓我勸阻金祎他們起兵。但既然您知曉勸阻無效,為何還讓我去勸阻?”
諸葛亮道:“他們派人聯(lián)系主公,是信任主公。我們前去勸阻,不過是投桃報李。我們把自己該做的事做了,無論他們如何抉擇,我們都該尊重。無論如何,他們的炳炳丹心,還是可昭日月的?!?p> 公孫塵點頭,道:“我明白了?!?p> 諸葛亮道:“你去勸阻,他們應該不會聽從。事后便離開,你身份特殊,莫要牽連進去。離開成都之前,一定要先換裝易容,并且不要攜帶你的不器劍,以免他人抽絲剝繭,發(fā)現(xiàn)端倪。”
公孫塵點頭,道:“知道了。那第二件事呢?”
諸葛亮道:“第二件事便是前去宛城白河,暗中尋得醫(yī)圣張機張仲景。”
公孫塵道:“原來張前輩當下在宛城?!?p> 諸葛亮道:“仲景現(xiàn)已完成《傷寒雜病論》。你前去求取摹本,以便應對瘟疫。我在南陽時,南陽曾爆發(fā)瘟疫,當時曾與其合作過。事后其曾言道,待得《傷寒雜病論》完成,便會將摹本贈予我。張前輩對你有救命之恩。這便是我派你前去的原因?!?p> 公孫塵心中一凜,想起幼時遭遇,強行按下心中起伏,道:“明白?!?p> 諸葛亮躬耕南陽之際,南陽曾爆發(fā)瘟疫,當時公孫塵同在南陽,且年僅十歲,并被感染。負責應對瘟疫的官員見公孫塵病重,藥石罔效,便直接命人將其丟到專門處理尸體的山溝處。
幸得張仲景及時研制出解藥,諸葛亮更是冒著感染瘟疫的風險,將公孫塵從死人堆里扒了出來。公孫塵方幸免于難。事后,諸葛亮見公孫塵孤苦無依,便將其收做書童。
經歷過南陽瘟疫,公孫塵自然知曉《傷寒雜病論》有多重要,因此聽到諸葛命其求取《傷寒雜病論》摹本,公孫塵便下定決心,無論如何,哪怕犧牲性命,一定要完成此事。
諸葛亮道:“無論發(fā)生何事,保命為第一要務。萬不得已時,可放棄《傷寒雜病論》。”其了解公孫塵性情,知道其從不將自身性命當回事,擔心會做出沖動舉動,故而出言提醒。
在十一年前,諸葛亮將公孫塵從死人堆里扒出來時,發(fā)現(xiàn)其眼神靜如死水,險些以為他已經喪命。將其救活后,其眼神一直沒變過,直到近幾年方有了一些生機,但也和耄耋老者無二,毫無少年的意氣風發(fā)。這是諸葛亮最為擔心之處。
見諸葛亮提醒,公孫塵點了點頭,心中卻依舊下定決心,必舍命而為。
諸葛亮也不再多勸,道:“北方形勢復雜,你身份又特殊,本應讓果兒與你一同前去。但自主公推行直百錢后,益州豪門有私鑄錢幣之心,兼之此刻漢中形勢千變萬化,益州豪門更是蠢蠢欲動。我必須以凌厲手段鎮(zhèn)壓,方可確保前線不出意外。果兒需在此助我一臂之力。北上一事,就靠你自己了?!?p> 公孫塵道:“先生請放心?!?p> 公孫塵離開后,諸葛果對諸葛亮道:“爹,公孫大哥從來不把自身性命當回事,只怕會有閃失?!?p> 諸葛亮點頭,道:“其性情確實太過寡淡了?!?p> 諸葛果道:“您為何不勸導其一番?”
諸葛亮道:“不要輕易去勸一個人,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幼年究竟經歷了什么。他給自己取字為清徵,可見其心之悲涼。這只怕與其在南陽瘟疫之前的遭遇有關。我曾向其詢問過,不過其只是搖頭?!?p> 諸葛果道:“那我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
諸葛亮點頭,道:“盡快將益州事情處理掉,然后你便起身趕往宛城?!?p> 公孫敦回到房間,將佩劍不器劍放在案幾上,打開包袱,里面除了衣物、盤纏、火石等行走江湖所用物品外,還有一塊普通的黑色磚頭。
公孫塵拿起磚頭,只見上面刻著“王復,汝使我作此大壁,徑冤我,人不知也,但摶汝屬。倉天乃死,當搏”二十六字,劃痕極淺,顯然是普通石塊所劃。
公孫塵奉諸葛亮之命四處尋找周朝典籍,因打聽到曹操正在命人修建給自己陵墓,共七十二個,推測曹操四處派人盜墓,必然獲得不少珍品,其中或許便有周朝典籍。
雖說曹操公然提出薄葬,但這種作法騙得了常人,騙不了公孫塵。其推測曹操定然會將大量珍寶放入陵墓,便偷偷潛入陵墓,以圖有所發(fā)現(xiàn)。
由于陵墓正在修建,公孫塵將七十二冢一一查探,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典籍,便隨手盜取了一些珠寶,并打算離開之際,公孫塵偶然發(fā)現(xiàn)一座陵冢內的一塊黑磚有極淡的劃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