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云

第323章 趙武的和平夢想

春秋晉國風云 千里草人 3467 2025-04-21 05:00:00

  我們先看看這個時候的世界局勢吧。

  世界仍舊是以晉、楚兩國為核心的對峙局面。收服了齊國后,晉國勢頭非常強,以晉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lián)盟主要有晉國、齊國、宋國、鄭國、曹國、衛(wèi)國、魯國、邾國、莒國、滕國、小邾國等。

  此外還有一個吳國,也是晉國的重要戰(zhàn)略伙伴。

  吳國在晉國長期的扶持下,終成一軍事強國,他們在淮河流域不斷向楚國發(fā)起挑戰(zhàn),楚國的大量兵力被牽制于吳國的挑釁中,兩國戰(zhàn)爭不斷。

  趙武擔任中軍將的當年,即公元前548年,吳王諸樊在侵略楚國的附庸國巢國中意外戰(zhàn)死,此時的吳王由諸樊之弟余祭擔任。

  楚國在英明的楚康王的領導下,國力不斷提升,尤其是近期取得了對吳國作戰(zhàn)的大勝后,趁勢滅了舒鳩國,對外擴張勢頭強勁。

  此時,在中原之南,形成了以楚國為核心的南方軍事聯(lián)盟,主要成員國有楚國、陳國、蔡國、唐國、許國、徐國等,以及楚國收服的大量附庸國。

  此外,西南的巴國、蜀國等與楚國的關系,也相當于戰(zhàn)略伙伴關系。

  秦國呢?秦國自秦穆公以后便迅速陷入衰落,至少在既定的秦國東進戰(zhàn)略上受到了重大挫折,再無半分東進的跡象,被強大的晉國壓在黃河以西,無法動彈。

  出于歷史原因,秦國恨透了晉國,把晉國完全看成了世仇。所以,秦國雖然不敵晉國,但總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襲擾晉國。

  此時的秦國國君是秦景公,在這個時期,秦國繼續(xù)與楚國保持著結盟的關系。

  至于周王室,暫時不去管了。天子周靈王已經(jīng)快到頭了,列國諸侯,已經(jīng)沒有誰真正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不過,楚國雖然是晉國頭號敵人,但兩國之間表現(xiàn)得還是相當謹慎,雙方心照不宣,盡量避免直接戰(zhàn)爭。

  雙方互相較勁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還是代理人戰(zhàn)爭。

  對晉國來講,現(xiàn)在的代理人主要有東線的吳國以及中原的宋鄭兩國,主要對付的是楚國。

  魯國和衛(wèi)國主要對付的是齊國,現(xiàn)在齊國趴下了,那這幾個諸侯之間也就暫時消停了。

  對楚國來講,現(xiàn)在的代理人主要是陳、蔡兩國,對付的是中原的鄭、宋等國。但這兩國很弱,總是被揍。

  本來楚國與齊國是結盟的,但齊國的齊靈公、齊莊公總是自尋晦氣,結果被晉國揍趴下了,現(xiàn)在楚國少了這個重要盟友。

  楚國還有一個代理人,那當然是秦國。但此時的秦國太弱了,至少在晉國面前太弱了。

  可以說,相比楚國,晉國仍舊是占據(jù)著主動。

  一是周王室是支持晉國的。

  二是中原諸侯總體是歸順晉國的。

  三是晉國的小弟普遍要比楚國的要精干強大。

  趙武冷靜地分析著世界局勢。他很清楚,對晉國來說,真正能夠撼動晉國的,絕對不是楚國這樣的外在力量,而是晉國國內(nèi)的權力斗爭。

  趙武自懂事起便見證了太多太多的晉國權力斗爭,多少大家族被滅,多少次因為晉國的權力斗爭帶來的巨大內(nèi)耗,最終使秦、楚、齊等國抓住機會,對晉國形成一定的威脅。

  對于自己的趙氏家族,趙武更要負起自己這個宗主的責任來。

  趙武很快理清了自己的執(zhí)政思路:

  第一,對天子繼續(xù)恭敬,不能失了禮,維持即可。

  第二,對中原諸侯,恩威并用。那些個反對晉國的中原諸侯,一定要動用武力打服。

  所以,趙武一直支持前任中軍將范匄的對齊政策,組織聯(lián)軍繼續(xù)討伐齊國?,F(xiàn)在的齊國已經(jīng)歸服了晉國,這個問題在趙武執(zhí)政前已經(jīng)得到了解決。

  對那些個國內(nèi)矛盾重重需要晉國出面協(xié)調(diào)的諸侯,晉國當仁不讓,必須履行好中原諸侯聯(lián)盟盟主的職責。

  另外,對那些個對晉國有些不滿的諸侯,一定要努力爭取,適當時應該主動讓出一部分晉國利益。

  第三,對楚國,繼續(xù)維護目前的局面,盡量不要直接開戰(zhàn)。實在沒有辦法時,那也只支持代理人戰(zhàn)爭。

  這里最重要的是兩個諸侯,一個是吳國,一個是鄭國。

  對吳國,晉國必須繼續(xù)加強扶持,現(xiàn)在吳國遭受了打擊,晉國應該繼續(xù)提供各方面的援助。

  鄭國是一個可憐但可敬的諸侯,要好好思考對鄭國的態(tài)度,必須讓鄭國對晉國死心塌地。

  第四,對秦國,最好是能夠?qū)崿F(xiàn)真正的和平。

  雖然,西線之患貌似在目前已經(jīng)消除了,但那已經(jīng)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梢钥隙ǖ氖?,秦國也在不斷發(fā)展著,晉國不能不重視。

  所有的思路,歸結于一點,其實便是努力實現(xiàn)世界和平!

  這正是趙武經(jīng)歷了長期思考后,希望達到的另類晉國稱霸策略,誰說稱霸非得戰(zhàn)爭?稱霸的真正意義又在哪里呢?

  如果能夠?qū)崿F(xiàn)世界和平,而這個世界和平如果是由晉國主導的,那晉國帶給全天下的百姓是多大的功績?留給歷史那又是多大的貢獻?

  但趙武也深知,和平是相當不容易的。

  天下諸侯,到底有多少歷史恩仇,或者說如楚國這樣的大國,在深受東線吳國之患的情況下,到底還有多少心思到中原來攪局,趙武需要大量的調(diào)研。

  趙武擔任中軍將不久,便先整治了最不服晉國的齊國,他組織聯(lián)軍討伐齊國,迫使齊國徹底歸順晉國。

  于是,公元前548年,在趙武的運作下,晉平公與齊景公、魯襄公、衛(wèi)殤公、鄭簡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等諸侯國國君在重丘會盟。

  重丘,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重丘會盟,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進一步穩(wěn)固以晉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lián)盟,進一步突出晉國的諸侯聯(lián)盟盟主地位。

  這是趙武實現(xiàn)天下和平夢的第一步,即在根本上先團結中原諸侯,為統(tǒng)一各諸侯國的思想奠定現(xiàn)實基礎。

  在此基礎上,趙武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周王室的關系。

  是的,趙武的天下和平夢,必須要有一個名義上的牽頭人。這個牽頭人,周天子當仁不讓。

  趙武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中軍佐韓起覲見周天子。

  天子周靈王已經(jīng)被中原諸侯冷落很長時間了,此次晉國居然遣使來覲見自己,那個高興自然是不用多提了。

  令周靈王更高興的是,這一次的晉國來使韓起非常有禮節(jié),絕對沒有以前他所接見過的那些晉國使者的傲慢。

  是的,韓起就象趙武的影子,他也是低調(diào)謙虛守禮慣了,對誰都是彬彬有禮的,更不要說對堂堂周天子了。

  趙武給韓起的任務,就是恢復向王室進貢。

  趙武認為,實現(xiàn)天下和平,首先是各諸侯都要有一個共同的信義,那便是尊王。但是諸侯不尊王已經(jīng)很多年了,晉國作為中原諸侯之長,必須要帶好這個頭。

  晉國帶了頭,那接下來便是各傳統(tǒng)諸侯繼續(xù)向周王室進貢。

  周王室從此便有了維持其茍延殘喘的物質(zhì)利益,你說日漸衰落的周靈王領導下的王室不感動?

  周靈王一感動便由衷感嘆了一番,最后是給了代表晉國出使王室的韓起予以了高度贊揚:“你們韓氏家族由大夫你執(zhí)掌,大夫又如此知禮,必然在晉國興盛啊?!?p>  韓起順利完成出使任務回國,向趙武作了詳細匯報。趙武很高興,接下來,他要考慮的是對秦國的問題。

  對秦國,趙武內(nèi)心當然是希望化干戈為玉帛。

  此時的秦國也是苦于被晉國壓制,又總是提心吊膽晉國再次率聯(lián)軍西伐秦國,秦國也正在考慮與晉國和解。

  這些情報,趙武早已掌握。所以,趙武執(zhí)政后,立即密派使者入秦,向秦國表達了晉國愿與秦國和好的意愿。

  這當然令秦國大喜過望。公元前547年,秦國國君秦景公派其弟贏鍼出使晉國,表達了善意。

  趙武大喜,安排上大夫、太傅羊舌肸全權負責與秦國盟誓之事。

  但誰也沒想到,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晉國內(nèi)部卻出了點小問題。

  這是一個內(nèi)部爭吵并差點導致打架的事。羊舌肸受命后,當然不敢怠慢,他立即命人去將晉國行人子員給叫來。

  行人,即外交人員。按羊舌肸的意思,這是外交事務,當然具體得由外交人員來操辦。

  但他的命令引起了正在身邊的另外一位外交人員子朱的不滿。

  子朱當即便對羊舌肸道:“這我就不理解了喂,我也是行人,與子員的職位級別是相同的。這事交給我辦就成了,何必要交給子員呢?”

  羊舌肸先是斜著眼看了看他,然后便沒理他。

  子朱見叔向不理自己,非常惱火,他又追問了兩次,羊舌肸仍舊根本不答理。

  子朱終于發(fā)怒了,這個愣頭青拔出佩劍便要去砍殺羊舌肸。

  羊舌肸也終于發(fā)怒了,他沖著子朱呵斥道:“我們晉國與秦國不和睦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終于有了機會實現(xiàn)兩國和好。

  這樣重要的事,我受趙武元帥之命,當然要小心從事,不得有半點差錯!

  子員一切為國家著想,對國君忠心,他辦事沉穩(wěn),令人放心。

  而你卻總是心存私心,我是擔心你將事辦砸,才不愿意將差使交給你辦。既然你要因此而動粗,難道我便怕了你不成?”

  羊舌肸一邊說著,也一邊拔出佩劍來迎上去。

  這下把身邊的人嚇壞了,急忙上前將兩人勸開。

  晉國國內(nèi)對此事議論紛紛,晉平公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的大臣能夠為了國家利益而互相爭斗,這是好事。

  但趙武還是認同大夫師曠的見解。師曠認為,不管如何,堂堂朝臣,居然拔劍相向,這不是好事。

  趙武憂心重重,他很敬重羊舌肸,知道羊舌肸非常珍惜與秦國的和平機會,所以辦事小心謹慎,用人也極度用心。

  但晉國總是有那么一幫人,為了私心而可能會壞大事。比如這個子朱,他便喜歡借與秦國欲求和的機會索賄。

  這都是前中軍將范匄執(zhí)政時留下的一些不良習慣,晉國的各路行人總是在出使他國的過程中,向諸侯國索賄,給晉國留下了不好的國際形象。

  趙武嘆了口氣,他必須加緊倡導一個新的國際秩序,一個沒有戰(zhàn)爭、各國和平相處、杜絕各種強索賄賂的新秩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