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三河一向一揆
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日本正親町天皇永祿六年
原南京御史趙錦來到日本后被分配到三河國成為國相,其實就是幫助守護代瀧川一益做總的行政工作。
此時的三河國內(nèi),由于連年興兵,國內(nèi)又戰(zhàn)亂不堪。不過張信獲取三河后,開始輕徭薄賦。可大明的人,確切說華夏的官員獲得新土地后第一件事就是丈量土地、登記百姓數(shù)量,在日本這叫檢地,這樣能幫助領(lǐng)內(nèi)增加收入也能增加可以調(diào)用的人勞力和兵力
此時的三河國存在很多的國人豪族和佛教寺院,控制了大量的土地、財富和人口??墒菫{川一益推行“檢地”,即通過丈量土地面積、清查土地收成數(shù)目、官員直接入村等等方式重新建立對領(lǐng)內(nèi)各勢力的支配體系,加強大名對領(lǐng)地的動員支配能力,增強大名的實力。
西三河與東三河不同,西三河的寺院主要屬于一向宗,東三河的寺院主要屬于曹洞宗。各自占有大量的寺產(chǎn)和僧兵,同時得到地方上的百姓和領(lǐng)主的供奉。
開始檢地后三河一向宗在權(quán)衡之后,同意向瀧川一益繳納一部分的錢米。畢竟此時此刻允許一向宗傳教的大名不太多,作為新興的西三河領(lǐng)主,一向宗暫時還處于試探和交好的階段。
可壞就壞在一向宗松了口,負責的武士到一向宗寺院里征收米糧時發(fā)現(xiàn)寺院的米倉錢米堆積如山,而繳納出來的不過九牛一毛。
這可把這些過著窮苦日子的小武士們氣壞了,當時就管不住手,想要都帶走。本來他們多拿一點,寺院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了,回扣這種東西又不是哪里獨有的。
可三河的那幾個武士,他全都要!
這下寺院不干了,這也是他們辛辛苦苦忽悠信徒得到的錢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聚集起僧兵和信眾就把前來征糧的松平武士給趕走了。而這一代恰恰是岡崎城主淺井長政的地盤
他聽說寺院里錢米堆積如山,充分發(fā)揮封建領(lǐng)主的主觀能動性,帶著刀槍鐵炮就要逼一向寺院就范,交出錢米。
而寺院內(nèi)聚集著各講各組的農(nóng)民地頭,淺井長政厲行檢地,把他們賴以生存的大部分農(nóng)作物都給征收走了,等于逼迫他們?nèi)ニ馈?p> 多方因素影響之下,第一間寺院打起了“進者往生極樂,退者無間地獄?!币约啊澳蠠o阿彌陀佛”的旗幟。在不生即死的逼迫之下,悍然發(fā)動總一揆。
在一向宗僧侶和不滿安詳松平氏統(tǒng)治的小地頭的串聯(lián)以及鼓動下,各地的一向宗信眾以及受到苛捐雜稅、檢地逼迫的農(nóng)民一夕之間,全部發(fā)動了起來,拿起武器,為了生存而斗爭。
一揆在轉(zhuǎn)眼之間就席卷了幾乎整個西三河,淺井長政在地方郡鄉(xiāng)上設(shè)置的代官所、官廳、番所、驛站,全部遭到了一揆眾的猛烈攻擊。
整個西三河處處烽火,淺井長政的基層統(tǒng)治完全癱瘓。四面八方的警訊都傳到了岡崎城,令年輕的淺井長政手足無措。
更加夸張的是原本駐扎在岡崎城內(nèi)的許多武士和足輕,紛紛越城而出,聽從神佛的號召,拿起武器向淺井長政開戰(zhàn)。
三河內(nèi)所有的反張氏勢力大合流,所有的野心份子都臨時投靠到一向宗的旗幟之下,口稱為建立“地上佛國”、“百姓之國”而作戰(zhàn)。
猝不及防的淺井長政連岡崎城周圍的軍勢都沒有來得及進行動員,就驚恐的發(fā)現(xiàn)頭裹僧巾的僧兵混雜著更多的起義農(nóng)民雜兵,舉著佛旗,頌著佛號,包圍了整座岡崎城。
看著城下包圍著城堡的一揆軍,圍繞在城外,一重又一重,一匝又一匝,密密麻麻,氣勢驚人。粗略看去,人數(shù)不下二萬。
當在安祥城的瀧川一益知道情況后,立刻召集軍隊并聯(lián)系了遠江的上杉氏和尾張的主公張信。
但張信這時候卻最為煩心,因為他下面的人叛變了。
一向一揆爆發(fā)后,原來的三河武將:本多正信本多正重渡邊守綱蜂屋貞次酒井忠尚夏目吉信內(nèi)藤清長加藤教明紛紛以一向宗教徒身份加入起義隊伍,他們也不是真的反對張信,而是要求張信解除對三河一向宗的檢地,并嚴懲淺井長政。
如果換日本其他領(lǐng)主,他們或許畏懼一向宗的勢力就妥協(xié)了,可他們不知道華夏的官員遇到這種事情第一就想到滅佛
而這時候本多重次主動找到張信,要求給他一支兵馬他要去平叛,并為了表明三河武士是值得信賴的,他只要了張信身邊三河出身的小姓鍋之助和神原康政
不過為了防止意外張信還是把前田利家佐佐成政岡部元信大久保忠佐四將也派給他,沒多久本多重次準備了一直5000人的隊伍南下三河。
他先是到了安祥城與瀧川一益匯合,這時候的瀧川一益已經(jīng)得到了遠江柿崎景家的援兵5000人,兩軍隨時可以去平叛。
但趙錦卻提出平叛亂軍很容易,但怎么根除這個問題才是官軍。
可就這時候外面的武士來報:有和尚和僧兵來求見。
瀧川一益有點驚訝,這次的動亂確切說就是佛教徒叛亂,現(xiàn)在卻有和尚僧兵來到。不過趙錦卻沒有多少慌張而是讓人叫他們進來。
沒多久兩名青年僧人走了進來。
“極樂寺慧同”“新藏寺道及”見過國主
趙錦:各位大人,這二位就是我們的破局之法。
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兩個和尚,但是做過和尚的鍋之助卻認出來了:你們是曹洞宗的?
趙錦:不錯這二位是曹洞宗的大師,這次叛亂,曹洞宗是反對的,是他們第一時間派人通知了地方官員,也是他們直接派出僧兵保護領(lǐng)內(nèi)防止了一向宗的侵害,故而這次平亂我也叫上了他們。根據(jù)曹洞宗的消息,很多百姓也是受到那些寺院的蠱惑參與的,一向宗的宗旨其實很多都是宗教和領(lǐng)主必須先宗教再忠誠于領(lǐng)主。
鍋之助:我有點明白了,這是不是主公說的打敗法術(shù)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法術(shù)。
趙錦:所以我想這樣,我們請求主公發(fā)文,所有參與叛亂的武士、百姓,一個月內(nèi)撥亂反正,我們會寬大處理。而參與叛亂的寺廟必須改宗,不改宗的就必須嚴懲,在發(fā)文的同時,幾位將軍可以去毀幾個寺廟,殺一些人立威。
兩天后,張信收到了趙錦的請示和解決方案,張信想了想后給了一些批語后就同意了
沒多久趙錦這邊收到了張信的批示后,本多重次、瀧川一益就開始派人出去襲擾一向宗,因為張信在批語中寫的百姓無辜,盡量少殺傷,多驅(qū)散。對于首惡,先毀其寺廟讓其沒有安身之處,之后就好解決。
而且張信還給鍋之助送來了鹿角之兜和一桿長槍這是三河文珠派的鐵匠藤原正打造出來獻給張信的。張信想著鍋之助出去打仗手上不能沒有好的武器就送了過來。
此槍槍身部分長1尺4寸(43.7厘米),莖長1尺8寸(55.6厘米)柄長兩丈有余(6米以上)非常適合力氣大的鍋之助,出行之時有蜻蜓落在槍上被槍鋒利的刃邊,于是這槍有了自己的名字蜻蜓切。
鍋之助的任務(wù)是去燒毀兩座一向宗的寺廟,他帶著神原康政還有600騎兵就去了,開始燒毀第一家寺廟很輕松,可去往第二間寺廟時候,半路遇到了一向宗的軍隊,而這支軍隊的將領(lǐng)竟然是鍋之助的玩伴和好兄弟渡邊守綱
鍋之助對于渡邊守綱的背叛非常生氣直接沖上去,僅僅一招就把他打下了馬,但沒有殺他而是按照張信的意思說:祖是不會為三河制造動亂的,佛祖是不會讓三河人民互相殘殺、流血斗毆的,主公是為了三河百姓好,你們不要為了那些吃人肉喝人血的寺院而拋棄自己安寧的生活。
說著騎兵隊沖散了一向一揆的軍隊后直奔下一個寺院。
對于燒寺院,鍋之助按照趙錦的要求,先把人驅(qū)趕出來,財物搬出來之后再少。
張信的軍隊在三河之后的一個月,基本都是這樣操作,一向宗的人打也打不過這些人,但死又不會死,逐漸有一些人感覺到了張信的誠意,再加上曹洞宗的出現(xiàn),讓他們覺得一向宗是比較自私、邪惡的教派,很多人開始改變宗派,或者直接投降過來。
判斷第四個月,這時候進入了秋季,經(jīng)過大面積摸排確認了這次叛亂一揆的根據(jù)地在上宮寺及勝鬘寺。
知道了老巢那就好辦,本多重次打上宮寺、瀧川一益打勝鬘寺。
這時候上公司的守將為蜂屋貞次,他本來也是張信早期收付的三河家臣,之后派到三河工作,想的是當?shù)厝斯墚數(shù)貢菀滓恍?,沒想到他卻第一時間參與了叛亂。
張信對于主動叛亂和被動叛亂態(tài)度還是很明顯的,主動的基本都是處死,被動的都會再給一次機會,而蜂屋貞次屬于前者。
日本戰(zhàn)國時期的寺廟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矮墻小院子加寺廟。而是外面又壕溝,里面有高墻、塔樓,完全的小城堡的樣式,里面還有幾百上千的僧兵,看看石山本愿寺就知道
蜂屋貞次看到外面來討伐的是本多重次他也有點犯虛,雖然他和本多重次不熟,但是主公一直把他放在重要城池做城主或城主代就說明這人能力很強,再加上現(xiàn)在來討伐自己的軍隊直接是主公的直系軍隊,兵農(nóng)分離后的職業(yè)軍隊,他們還帶了十幾門火炮。
本多重次在外面喊:半之丞,主公說了,你只要及時醒悟還是張家的家臣,還能繼續(xù)效力。
蜂屋貞次到現(xiàn)在其實也后悔了,只是他感覺自己騎虎難下,還沒來得及回復(fù),外面的火炮就已經(jīng)開始轟擊院墻,這里雖然也是小城堡,但是跟正兒八經(jīng)的城堡還是有差距,僅僅十幾炮后,就有幾處城墻倒塌。
而外面已經(jīng)又開始喊了:里面的人聽著,丟下武器出來投降,主公承諾會饒恕你們,但1個時辰后還不出來的,那就全部處死。
機會給了,時間也給了,但是半個多時辰過去,除了三三兩兩不到百人偷偷跑出來,其他跑出來的都被僧兵殺死了。
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蜂屋貞次直接帶著農(nóng)兵和上宮寺的僧兵打了起來,快到一個時辰時候,寺門打開了,蜂屋貞次拿著寺院院主的頭顱走了出來,寺里的一萬多百姓和僧兵也跑出來投降了。
可等本多重次要過去看蜂屋貞次時候,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在城門口自裁謝罪了。
2天后消息傳來勝鬘寺聽說上杉家軍隊來了,直接投降,一絲反抗都沒有。
之后的事情就是張信命令三河境內(nèi)全部一向宗寺廟要么拆毀、要么改宗,所有一向宗的信徒、僧侶要么改宗、要么就送去山里挖礦。但領(lǐng)內(nèi)檢地繼續(xù)操作,曹洞宗的本性就是打坐修禪,又因為這次事件后,他們主動釋放了很多佃戶,僅保留一些供僧侶口糧的土地。
張信也感念曹洞宗的大義,下面免了領(lǐng)內(nèi)曹洞宗全部的賦稅、徭役,同時承諾曹洞宗有困難,領(lǐng)主必須無條件接濟。
有了三河的教訓(xùn),遠江、尾張、若狹、丹后、近江的一向宗紛紛撤離或者改宗,沒想到張家這樣操作卻獲得很多大名的好感,一向宗的一些操作讓很多大名都不爽,當然最不爽的屬于三好家、朝倉家他們就在本愿寺隔壁。
有了張家的動作,其他很多大的勢力或多或少的開始針對本愿寺一向宗了,直接導(dǎo)致一向宗在日本各地的勢力快速猥瑣。
可這里面也出了一個大事,北田家和張家聯(lián)手對付伊勢長島的長島愿證寺(本愿寺分流),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長島方雇傭雜合鐵炮眾和伊勢水軍(實為海賊,但與海盜還有一定差異)前來打了北田家一個埋伏,張信老岳父北田具教的親爹北田晴具竟然被槍射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