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
終于到了鄉(xiāng)試開考的日子。
四更天剛過,蘇平便從夢中醒來。
按理說這么隆重的日子,自然是穿的越得體越好。
但蘇平卻一反常態(tài),換上了從小河村帶來的粗布儒衫。
這身儒衫已經洗得發(fā)白,袖口甚至有些微卷,旁人一眼看去,只會將蘇平當做周邊鄉(xiāng)村赴京趕考的窮酸。
將昨日剩下的飯菜就這涼意飽腹,蘇平便背上早就收拾好的布囊出了門。
一直到府門之外,蘇平回頭看了一眼。
兩個明晃晃的大燈籠隨風搖曳,帶著幾分暖意。
蘇平知道,這燈籠不是為他點的。
放眼望去,整個上華街燈火通明,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掛了燈籠。
這是陽京的傳統(tǒng)。
每逢科舉開考之日,只要家中不缺這點銀錢的,都會在門前掛上燈籠。
既有為今科考生照亮前路的寓意,也意味著大慶朝野對科舉的重視。
蘇平的步子沉穩(wěn)有力,不疾不徐。
等抵達貢院前的廣場之時,已經有不少學子等候在此。
有衣著光鮮,身邊小廝大包小包背著的,也有孤身一人,如蘇平這般,除了身看得過去的儒衫,僅余一個背囊或考箱的。
這里面,蘇平沒看到相熟的人,而他眼神冷冽,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也讓有心想要攀談的考生止了步。
隨著時間推移,貢院門前的考生越聚越多。
不多時,隨著‘當’的一聲鑼響,人群迅速向兩邊分開。
兩列披甲持槍的兵丁當先走來,分左右站定。
緊接著,一抬錫頂官轎緩緩而來,于貢院門前停下。
轎夫撩開簾子:“大人,貢院到了?!?p> “嗯?!?p> 轎內之人不咸不淡的應聲,微微低頭從轎上下來。
其人年約四十,身高八尺,頭戴忠靜冠,身穿深青色白鷴補服。
這是翰林學士的打扮。
人群中的蘇平雙眼微微瞇起,腦海中閃過此人的資料。
正五品翰林院學士,祝天祿。
雖然品級不高,但祝天祿是狀元出身,又在翰林院的三年任期之中一直留館,妥妥的內閣預備成員,可以說是貴不可言。
他的文章和策論,蘇平看過,其用詞華美不失嚴謹,算是應試教育的成功典范。
不出意外的話,再熬個幾年功夫,內閣必有他一席之地。
此時,謄錄、受卷、巡綽、督牌等一眾外簾監(jiān)試官以及考務官,都紛紛走出貢院恭迎。
祝天祿簡單寒暄了幾句,便開口道:“我等肩負為國取材之重任,望諸位同僚謹慎以待?!?p> 眾官員稱是,然后就跟著祝天祿入貢院而去。
隨后,一個洪亮的聲音在貢院門口響起。
“卯時已到!永泰十二年丁酉科平天府鄉(xiāng)試,開院!”
“諸考生依序入闈!”
話音剛落,“鏗——”的一聲悶響炸開。
那是甲士手中鐵槍頓地的聲音。
一眾考生神色一緊,連頭都低了幾分。
蘇平從懷中取出考牌,跟著人群慢慢往前,心中不卑不喜。
隊伍前頭偶爾有慘叫、哭嚎之聲傳來。
這是過搜檢一關時,考生被抓到了夾帶的把柄,不僅要取消鄉(xiāng)試資格,更是連舉保人或師長也要一并受罰。
離譜的是蘇平前面那一位。
看著一臉老實木訥,結果從隨身干糧里,找出兩個塞了紙團的雞蛋殼。
紙團攤開,密密麻麻都是肉眼難辨的小字。
“呵~這招前朝都不用了?!?p> 搜檢官一臉恨鐵不成鋼,仿佛被侮辱了一般,嫌棄的擺手:“一邊老實交代去?!?p> 老實考生如喪考妣,乖乖跟著官兵走到一邊。
輪到蘇平的時候,督牌官看了看考牌,然后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
再抬頭時,臉上已經多出幾分殷切。
“原來是夫子高足?!?p> 說著,督牌官將蘇平的考牌給搜檢官看了一眼。
搜檢官心領神會。
雖然一樣要搜蘇平的身,但在他的指揮下,官兵的動作輕柔到了極點,完全不似其他考生一般,恨不得連腚眼都扣開來瞧瞧。
蘇平也沒想到,溫道元舉保還有這個便利。
幾乎是沒被怎么擺弄,他就過了搜檢這關。
剛準備入內,又走來一人對他笑笑,道:“蘇生且這邊來。”
蘇平知道此人是巡綽官,拱了拱手表示謝過,就跟在了后頭。
不多時,蘇平便被領到了自己的號舍跟前。
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當他看到自己被分到的號舍之時,還是心中一沉。
平天府貢院考棚,跟上輩子參觀過的那種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最明顯的,就是舍沒號有老號、小號、席號之分。
所有號舍都是同等規(guī)格,無論是面積還是用料,都一樣。
唯獨是三天的考試時間,讓這里依舊有‘底號’的存在。
也就是靠近茅廁的號舍,俗稱臭號。
蘇平分到的,雖然并不是臭號,但……
離明遠樓也太近了一些。
蘇平微微側身,看向在號舍右前方不過三丈遠的明遠樓,眼神變幻不定。
“此地靠近明遠樓,在整個考場之中,算是最安靜之處,蘇生可安心應試?!?p> 巡綽官還沒忘記賣個人情,“此時樓內銅鐘未響,若是蘇生缺什么物件可與我說,供給所我熟。”
“謝大人好意,學生并無所缺?!?p> 蘇平拱手謝過。
此來已經跟半圣溫道元沾上了關系,那這種人情就不能隨意代人受下。
“也好?!?p> 見蘇平并不熱絡,巡綽官點點頭走了。
當下,蘇平便進入號舍之中,將筆墨擺好,開始閉目養(yǎng)神起來。
時間慢慢推移。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所有考生才全部入闈完畢。
咚——
咚——
咚——
銅鐘三響,貢院大門緩緩關閉。
官兵四散開來,一一將所有號舍上鎖。
隨后就是試卷發(fā)放了。
因為號舍位置,蘇平是最早拿到試卷的那一批。
“嗯?”
蘇平雙目一凜,“還有第三道?”
中州的科舉,童三試的考題每過一試加一道,依次是明經、明法、經義。
明經和明法都是填空題,對應儒道典籍和大慶律法,經義則是閱讀理解。
而到了鄉(xiāng)試之后,正式考題只有兩道。
一為經義,一為策論。
這是千百年來都未曾變過的。
可今天,卻無緣無故的多出一道!
臨時增設的科目?
蘇平將三個封好的紙卷一一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