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他鄉(xiāng)之客

他鄉(xiāng)之客

他鄉(xiāng)之客 護太八號 1714 2022-09-22 10:09:19

  《北傳》有語:太白以北為北境。北地廣袤,多凜冬,不宜居。

  北境江山萬里,卻地廣人稀。百姓多居住在太白嶺崇阿山北部附近,這里無荒漠,也不如極北一般凄涼蕭瑟。冬季時間不久,全年無夏,人民倒也還能安居樂業(yè)。

  北國的都城——寒城,就修建在這里。不像北方其他城市多起于平原,寒城坐落于地勢高峻之丘陵之上,因山借勢,巍峨恢宏。

  這邊北三十六騎已經回到寒城,進宮后卻未面圣,急匆匆地趕到太后殿前,跪倒稟告:“臣等死罪!辜負太后囑托!”,太后并未應答,只是片刻后從殿中走出一位老公公,代太后問話。

  “太后問,那小子可曾帶回?”

  “我等奉陛下之命打探山中訊息,不曾想路上遇到六個南方人,三殿下與他們起了爭執(zhí)后,舉槍就要刺,然后……然后一陣強大到令人窒息的氣場從樹林四周噴薄而出,瞬間狂風大作,鳥雀驚起,我等當場暈眩,醒來后殿下與六人便皆消失了……”

  “太后問,那六人什么來頭?”

  “五個普通人,領頭的也只是一個黃字三等,根本無法產生如此恐怖的氣場。這樣的氣場,起碼需要兩位天字高手……”

  話畢,老公公便傳達太后旨意,命三十六人速去面圣。

  眾人臨走時,老公公卻又叫住,低聲道:“太后信任你們,出去辦事,不管是奉誰的旨意、要聽誰的命令,只要太后有令,那就只需要辦好太后交代的事?!?p>  這番話可把三十六人驚出一身的冷汗,畢竟在北方朝中,太后與陛下不和是人盡皆知的,而相較于陛下,太后勢力更盛,城府更深,手段也更為狠辣。朝廷中明里暗里依附于太后的,可不是少數(shù)。

  而太后殿中,聽到此消息,年近六十的太后長長嘆了一口氣,冷冷地說道:“難道崇阿山里真的有天字一等,也罷,日后再找人去進山探探。那孩子,就讓驚蟄去找吧?!?p>  ……

  南方,寧安縣城郊外。

  “哎呦,可累壞我們哥幾個了,少爺,為什么要把這北邊的人帶到寧安來?。可铰愤@么高這么陡,我們哥五個輪流著背,又要背人、還要拿槍,差點把命都丟到山上了。”

  聽著仁義禮智信五人的牢騷,老四朝每個人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腳,“剛說完少爺辦事別問,還問!這個月工錢不結了!”,此話一出,五人趕忙嬉皮笑臉迎合:“別別別,少爺莫急。我等不問,不問就是。少爺現(xiàn)在還有什么吩咐?”

  “就四個字:守口如瓶。今天這事,同誰也別講起。然后,現(xiàn)在你們可以從我眼前消失了,老爺問起我去哪了,你們就說我去醫(yī)館幫忙了?!?p>  “好嘞好嘞!”五人齊聲應答,頃刻間就消失地無影無蹤。

  這會兒,北國的三殿下也朦朧著眼醒來了。

  他雙眼微睜,看著這秀麗的、溫暖的南方世界,竟有幾分欣喜。

  “你們那兒叫北國,你現(xiàn)在在南梁。我叫李維中。你叫什么?”

  “哦……燕三鷹。”

  聽到這名字,老四差點沒忍住笑出來,心想:這也不像皇室起名的水準啊,北人都這么草率的嗎。

  “剛才一瞬間我便暈了過去,這是為何?”,燕三鷹緩緩問。

  “你是被山中隱士的氣場震暈的?!?p>  “場?”,燕三鷹疑惑問道。

  李維中不由噗嗤一笑,然后解釋:“這習武之人呢,有場,場中有勢,是為氣勢。勢即是能,武功越強則場越密越廣,勢也越強。天地玄黃四等,天字是金色場,地字是黑色場,玄字和黃字分別是紅色和青色場。”

  聽到這兒,燕三鷹已經愣住,太后命人教授他習武多年,今日居然是第一次聽說如此奇妙之事。

  注意到燕三鷹的表情已經凝固,老四又說:“算了算了,過兩天自有人來接你,到時候你什么事就都懂了。我嘛,也就是一個接應的。問我這么多問題,不如自己好好休息休息?!?p>  “謝謝你?!保嗳椏粗罹S中,眼睛里明顯泛起淚花。多年來他一直想要逃離王宮,如今李維中倒成了他的大恩人。

  “不必謝我,受友人之托而已?!?,老四擺擺手。

  “是我父皇嗎?”燕三鷹連忙問道,語氣明顯急切了些。

  李維中心里直犯嘀咕:怎么這皇子比仁義禮智信的問題還要多。

  “我倒沒這本事認識北國陛下,故人之托而已。我也是剛剛才知道你是皇子。”

  說罷,李維中又指了指少年身旁的雕金鳳翅槍,說:“故人只跟我說見此槍,便設法帶槍的主人離開。因此方才故意挑釁,令你身旁衛(wèi)士放松警惕?!?p>  “離開北境前,父皇才贈我此槍,并讓我在山中尋人,那人會喊“你從北方來”。我須引起爭斗,再借機遠離護衛(wèi),后去南方,遠離紛爭。還說在南方自有人教我學文習武,待朝中安穩(wěn),再返北境?!?,燕三鷹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聽到此話,老四點點頭,若有所思。燕三鷹又問:“不過,你們不是普通人嗎?隨我上山的衛(wèi)士皆是精銳,你又如何能夠脫身?”

  “你忘了,不是有傳聞么,山中有天字一等……”

  李維中又問,“你問我這么多問題,那我也問你一個。你說朝中安穩(wěn)?難道北國朝中還有人能對皇子和皇帝有威脅?”

  “北國太后,權傾朝野,黨羽眾多。父皇在宮中,僅有少數(shù)心腹,幾乎是孤立無援。父皇最疼愛我,因此太后也視我為籌碼。明地里對我疼愛有加,暗地里卻不允我認真習文習武。”

  北境宮中常年伴在這三殿下左右的,大部分都是太后的奴仆和眼線,只知道一個勁兒地夸耀三殿下多么天賦異稟,是練武的奇才,卻從不實質教授?!坝邢M黄铺熳种凶钅贻p的一位”,現(xiàn)在看來,也只是個笑話。

  “哎,我們南邊的朝廷也不讓人省心,罷了罷了。剛剛怪不得你舉槍刺來時,我看你步法、槍術都是一塌糊涂,周身也無氣場,一點也不像這北國騎兵的將軍。哎……算了算了,甭和我聊了,我和你說的已經夠多了?!?p>  說罷,李維中便讓少年起身,一同前往其在寧安郊外的小院。

  到達院前,只看到幾圈籬笆,幾幢房屋,一方菜園,院落當中種兩棵桃樹,正嫣紅盛放。

  燕三鷹呆呆佇立良久,這是常年養(yǎng)在深宮里的他所從未得到過的悠然。

  還是李維中的一句話打破了燕三鷹沉浸在此番美景的心緒?!澳愕肽汶x開,我能理解??商笠暷銥槠遄?,為什么還會允你出境上山?”

  “這……我倒不知?!?p>  “也罷也罷,跟我呢也沒什么關系,別放在心上。”

  老四繼續(xù)說道:“這院子是我出錢買的,不過父親讓我常住在府上,偶爾想清靜了我就會來這喝茶、種菜。我管這兒叫自得雅居。你放心,先在這住兩天,沒人會打擾你的?!?p>  “北境的人不會來找我嗎?”

  “找是肯定要找的,可他們一時半會兒過不來。你先進去歇著,我傍晚叫仁義禮智信過來照顧你?!?p>  說完,李維中便將燕三鷹帶進了房子,讓其休息,自己回府了。

  李府是整個寧安城最氣派的府邸,進府拜會的可也是紛至沓來,也緣這李家老爺李林行善濟貧、威望頗高,故交甚多,每日須會面的,不在少數(shù)。李維中不喜歡喧鬧,因此才在城外買了小院。

  李維中排行老四,除了大哥二哥外,還有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二哥和三姐常年在家協(xié)助李老爺生意。

  至于大哥李維生,聽說居然去做了和尚。

  燕三鷹進入屋子后,便睡下了。傍晚起來吃了仁義禮智信做的晚飯,和五人聊了聊南方的事情,又睡去了。

  雖然在陌生的南梁,但他卻覺得此時,遠比在寒城時快樂。沒有勾心斗角,沒有爾虞我詐,也沒有人拿他當棋子,起碼,目前是這樣的。

  在北方的日子里,寒城仿佛燕三鷹的牢籠和枷鎖,太后視他為籌碼,而皇帝,雖對他關懷備至,但正是北皇親自下令放逐他的生母。好像自從他的母親離開之后,他便再也沒有了快樂。

  年幼時他也曾幻想改變這一切,母親說:“只要足夠強大,就能保護所有對你重要的人?!?。

  于是他習文,習武,可一個皇子又怎么能逃脫掉成為一個棋子的命運,沒人教他詩詞典籍、沒人教他騎馬射箭使槍。幾乎所有人都只想讓他做一個靜靜地、可以任人擺布的棋子。

  可能父皇,是他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吧。

  而現(xiàn)在,從北境逃離后,燕三鷹卻更加茫然,曾經的路也許是成為一枚棋子,而接下來要走的路卻是自己未想過的。

  或者說,甚至連逃出來也是這棋局中,下棋人的旨意……

  又過了兩日,午后。

  “這小皇子每天吃了要么發(fā)呆要么睡,仿佛魂丟了似的?!比柿x禮智信五人正在竊竊討論,就聽到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我說你們五個在說啥呢,給少爺我也講講?”

  五人回頭,連忙笑嘻嘻地迎上前,“不敢不敢,少爺您來啦?!?p>  “甭客套了,我讓你們照顧的人,照顧的怎么樣了?”,李維中問五人,眼睛卻盯著坐在院子里發(fā)呆的燕三鷹。

  “很好啊,飯菜做的都吃了,也能睡,可比我們五個過得舒服多了。”

  正聊著,老四身后就出現(xiàn)一個聲音,“燕三鷹是哪個?”

  老四回頭,竟看到兩人。一人一柄劍,一人一桿槍,皆是南人打扮,樸素衣袍。

  “哦?地字一等?!崩罹S中心里知道,這是接燕三鷹的人來了。

  “小鷹,接你的人來了?!崩罹S中對燕三鷹說道。

  此時,燕三鷹也向兩人看去,卻不敢上前。

  二人也看出了燕三鷹的顧慮,因此那劍客又說:“我家主人說,你見此物便可信任我二人?!?p>  說完,便從腰間取出一塊錦緞,上面歪歪扭扭地繡著“青云之志”四個字。

  看到這錦緞,燕三鷹瘋了似的跑出來,搶過那錦緞,這是年少時他模仿母親繡出來的,也是送給母親的禮物!

  “母親,我母親在哪?”

  二人回應,“你母親不便親自前來,命我將你帶到安全的地方。那里有你母親保護你?!?p>  聽到這,李維中暗自心想:僅僅讓我救個人,怎么把北國皇室全扯進來了。

  這時,仁義禮智信倒是機靈,已經把燕三鷹的物品悉數(shù)整理好,包括那桿雕金鳳翅槍。

  李維中嘴上說著再會,實際上平日里最討厭麻煩事的他,還慶幸終于把這燙手的山芋送出去了。

  但他卻有預感,二人還會再見。

  燕三鷹一行人當天就離開了寧安,一路東去,此行的終點便是南梁的都城——豐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