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朕就是影帝

第六十四章 道德經(jīng)

朕就是影帝 導(dǎo)演不要停 2572 2022-10-08 18:58:30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p>  這是《道德經(jīng)》中的第三句,也是錦帛《道德經(jīng)》,在漢武帝罷黜百家后,錦帛《道德經(jīng)》被修改。

  “孔夫子說:鄉(xiāng)愿,德之賊也?!?p>  “李贄你可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知道朕說的意思嗎?”

  “臣愚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司馬遷寫《史記》,他應(yīng)該如何寫秦始皇?”

  “他應(yīng)該寫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嗎?”

  “在漢朝,史書寫秦始皇,就要寫他是暴君,寫他勞民傷財?!?p>  “《春秋》是一本史書,孔夫子寫《春秋》,他會按照自己想法寫,第一要尊者諱,筆則筆,削則削?!?p>  “從孔子開始寫《春秋》時,史書就為統(tǒng)治者服務(wù)?!?p>  后世人看史書看不懂,以為史書都是客觀公正的,其實不一樣。

  不知從何時開始,新朝要為前朝修史,那么為了維護統(tǒng)治合法,史書就要用春秋筆法。

  清朝取得政權(quán)是非法的,那么清朝修史就要刪減一些,同時增加一些。

  清朝修的《明史》,其他都不重要,最重要就是一句話。

  “明亡于萬歷。”

  這句話就是要給清朝政權(quán)合法找一個借口,不然努爾哈赤起兵就是謀反。

  如果不是萬歷皇帝昏庸無道,百姓流離失所,大明氣數(shù)已盡,清朝天命所歸,那么清朝政權(quán)就是非法的。

  如果清朝政權(quán)非法,誰有兵誰坐江山,那么遍地狼煙四起,為了維護統(tǒng)治,清朝就要搞屠殺,就要搞文字獄。

  清朝的統(tǒng)治者,完美貫徹商鞅變法的政策,驅(qū)使大明的軍隊,打大明的人。

  明朝的軍隊在鴉片戰(zhàn)爭后被拆分開,不過明朝的軍隊軍閥化。

  湘軍、淮軍、北洋軍等等。

  李贄不懂萬歷皇帝說什么。

  朱翊鈞說:“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此時大明的文人,士紳,官員,標(biāo)榜自己是道德君子?!?p>  “那么這些人,就會用道德為自己謀取利益?!?p>  “這樣的人,就叫鄉(xiāng)愿。”

  “讀書人考取功名,他們標(biāo)榜自己是道德圣人,可是如徐階這樣的人,他自己內(nèi)心還認為自己道德?!?p>  “《道德經(jīng)》不上賢,使民不爭?!?p>  “如果朝廷提倡德道治國,樹立很多道德楷模,那么會有很多人打著道德的借口,為自己牟利,徐階就是這樣的人?!?p>  “如果鄉(xiāng)野村夫罷了,他只害他一家,如果一個知縣,他就害一個縣十幾萬人,如果一個知府,他就害上百萬人,如果一個巡撫,他就害幾百萬人?!?p>  “如果人人都像張居正這樣,那么大明的百姓就要遭殃?!?p>  “大明邊軍怎么能發(fā)白銀呢?”

  “這就給邊將、戶部、兵部貪污的機會,原來貪污,最多貪污一點糧食,吃的空餉,也就貪污糧食,邊軍還能活下去?!?p>  “去年大明軍費九百萬兩白銀,要比嘉靖年長了幾倍,這些銀子,想必也被他們貪去?!?p>  “這就是以為自己內(nèi)心道德,其實干的事很壞,還有白銀的事。”

  “原來百姓交糧食,現(xiàn)在百姓交白銀,百姓受到盤剝,那么終歸有一天,北方的百姓會推翻大明?!?p>  “白銀從何而來?”

  “海貿(mào)?!?p>  “福建、廣東、江西、浙江、南直隸百姓還好,其他省的百姓,如何獲取白銀?!?p>  “圣上,百姓可以賣糧食。”

  “作價幾何?”

  “大明糧價一兩白銀兩石糧食?!?p>  “糧商只一兩白銀三石糧食收,百姓如何?”

  李贄沉默不語,他以前沒想過這事。

  “如果你李贄是農(nóng)民,為了繳納賦稅,想必也會賣糧食?!?p>  有人說張居正拯救大明,這純屬胡說八道!

  他們把自己代入張居正了,什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被薄情寡義皇帝清算。

  把自己代入此時山西百姓,賣糧食被克扣價格,交白銀賦稅要有火耗。

  你看你罵不罵張居正。

  他張居正是官僚士大夫,不是百姓,他不會想百姓,他只會想給朝廷搞錢,底層百姓如何被盤剝,他才不會關(guān)心。

  他張居正下過基層嗎?

  他知道民間疾苦嗎?

  “官是大明的神器,如果有人當(dāng)官,利用道德、利用律法行私欲,那么就是貪官污吏?!?p>  “太祖時,官員上任要先祭拜城隍,這是為了讓官員有敬畏之心?!?p>  “此時大明的官員沒有敬畏之心,就算是朕,傷害到他們利益,輕則被罵,寫書牢騷幾句?!?p>  “重則鼓動百姓造反,或者勾結(jié)外敵,把朕送到草原上?!?p>  萬歷皇帝還有一句話沒說,就像宋徽宗還有英宗皇帝一樣。

  官員把皇帝送走。

  “所以,《大明律》要完善,貪污六十兩扒皮、砍頭太嚴重?!?p>  “朕認為一百兩起判,只貪污一百兩,判刑兩年,貪污越多,判刑越重,最高可到死刑?!?p>  “朕說這么多,就是想告訴你,道德只能約束自己,不能約束別人,也不要互相攀比道德。”

  “什么小人君子,都是普通人,把人分成小人君子,不就是攻擊敵人,偽裝自己嗎?!?p>  “道德約束自己的心,法律約束每個人的行為,心里想殺朕,不做出來無罪,行為上偷了一個銅幣,這也是偷盜罪?!?p>  “臣知道了?!?p>  萬歷皇帝不想罵他們,大明官員就喜歡搞人設(shè),就像后世美國官員一樣。

  很多明星塌房也是一樣,就特么搞人設(shè)。

  黑格爾說的非常對!

  說起中華的歷史時,并不是說中華歷史本身,而是說中華正在發(fā)生的事。

  所以說,從孔子寫《春秋》開始,中華就沒有歷史,一切歷史都會變化。

  因為歷史從《春秋》開始,就是為政治服務(wù)的。

  原來朱翊鈞看不懂《道德經(jīng)》,可是他當(dāng)皇帝以后,發(fā)現(xiàn)《道德經(jīng)》寫的真他媽好!

  陳忠實寫《白鹿原》時,就是看各地縣志,幾乎都是貞節(jié)烈女。

  “不上賢,使民不爭?!?p>  王錫爵的女兒王燾貞,就是被禁錮住,她被禁錮不是別人禁錮她,而是自己禁錮自己。

  社會上提倡貞節(jié)烈女,所以她想要一個美名。

  她要再嫁人,就相當(dāng)于人設(shè)崩塌,她不想別人說她是某個不好聽四個字。

  為何宋、金、元、明、清這么多年漢人女子裹小腳。

  就是女為悅己者容。

  孔夫子可沒讓女人裹小腳。

  朱夫子也沒讓女人裹小腳。

  人家女真人女子怎么不裹小腳。

  蒙古女人怎么不裹小腳。

  滿族女人怎么不裹小腳。

  偏偏漢人女人裹小腳。

  這是儒學(xué)的原因嗎?

  宋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都學(xué)儒學(xué),只有漢人女子裹小腳。

  這就像穿高跟鞋一樣。

  難受也穿。

  如果認為程朱理學(xué)興起,女人裹小腳,說明腦子笨。

  人家朝鮮、交趾、曰本都學(xué)儒學(xué),為何就漢人女子裹小腳?

  如果男人不喜歡女人裹小腳,那么裹小腳的女人就不存在。

  在《道德經(jīng)》里最精髓的一個字。

  爭。

  李太后為何要害隆慶皇帝,也是一個字。

  爭。

  皇帝后妃有不少,嬪妃的權(quán)力很小,上面有皇后管著。

  隆慶皇帝死后,朱翊鈞繼承皇位。

  李太后從李妃,升級為圣母皇太后,皇帝是他的兒子,仁、孝兩個字就是她控制萬歷皇帝的根本。

  大明她最大。

  這樣就會做出很多倒行逆施的事,毒害萬歷皇帝,勾結(jié)文官害萬歷皇帝,毒害楊妃等等。

  能約束自己的欲還好,約束不住,她還要倒霉。

  這次萬歷皇帝放過她,不代表以后放過她。

  皇后王喜姐也是一樣。

  她沒孩子,她的下場就是陳太后,楊妃就是李太后,現(xiàn)在陳太后肯定沒有李太后如意。

  父親被封伯爵,兄弟們大貪特貪,這一個爭字,害了多少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