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到太原府,有五百里路,江溪沙牽著馬,在遠處看著朱翊鈞,他揮了揮手,意思讓她快走。
她牽著馬過來,問了一句:“我們什么時候會再見?”
“有緣自會再見,你們去太原府,或許我們也會去?!?p> “你先走吧,我們再會?!?p> “好吧?!苯成像R,笑著對朱翊鈞說:“你送的香皂真好。”
“呵呵…!”
看著江溪沙騎馬走遠,朱翊鈞也吩咐他們準備啟程,藍自大把這里的差事交給大同府的錦衣衛(wèi)。
來的時候五個人,現(xiàn)在只剩四個人。
辰時一切準備妥當,朱翊鈞牽著馬回頭看向大同城。
“三爺,您不舍得嗎?”
“沒有不舍,只是感慨?!敝祚粹x笑著說:“風土人情,多看看?!?p> 他問藍自大:“你這家伙,體驗大同婆姨沒?”
大同婆姨,泰山姑子,揚州瘦馬,西湖船娘。
這可是男人最想的。
“聽聞有坐缸的技術,武宗皇帝在大同出征時,聽聞體驗了大同婆姨?!?p> “好你個老藍,這可是謗君之罪!”
“下次吧,下次再到大同,體驗一下?!?p> 幾個人上馬,往太原府趕路。
騎馬一天趕路一百二十里,這一路上,見到很多災民,這些災民衣衫襤褸,距離太原府越近,災民越多。
到朔州時,災民越來越多,朱翊鈞下馬看著這些災民,他叫來小四,讓他去問這些災民。
小四牽著馬,問一戶災民。
“老丈,你們這是要去什么地方?”
這老頭六十左右,衣衫襤褸,身邊跟著一個小孫女,還有一對夫妻。
“逃命去,聽聞陛下到太原府,到時太原府能開倉賑糧,有口粥喝,我們這一家還能活命?!?p> 朱翊鈞牽著馬過來,他問道:“大同府不是發(fā)糧食了嗎?”
“有人能發(fā)到,有人撈不到,這錢都流向有權有勢的人手中,我們這百姓,就算發(fā)糧食,也撈不到,發(fā)一次糧食,不到十天就吃沒了?!?p> “你這后生,肯定生在富貴家,不知民間疾苦?!?p> “爺爺,我餓。”
小女孩這一聲,把朱翊鈞的心都叫碎了。
“張先生,把褡褳拿過來?!?p> 藍自大和張敬修把褡褳拿過來,朱翊鈞喊了一聲:“沒吃的都過來,這里有餅子?!?p> 他們臨行前,準備幾天吃的大餅,這半路大餅卷牛肉吃。
“給他們發(fā)?!?p> “三爺,還有兩百里呢?!毙∷膿内s不上客棧,他們要挨餓。
“咱們餓一天沒什么,都發(fā)給他們。”
朱翊鈞把小女孩抱起來,這女孩五、六歲,梳著兩個小辮子,衣服有些臟。
他拿著餅,遞給小女孩:“吃吧。”
這小女孩拿著餅遞給爺爺:“爺爺您吃?!?p> 朱翊鈞笑著說:“你爺爺有,你先吃。”
朱翊鈞看著他們說:“你們都坐下,慢慢吃,吃飽了好趕路。”
“我問你們點事,大同旱的怎么樣?”
“唉…!”小女孩的爺爺吃著餅,可能有點噎,一時說不出來,又想說,朱翊鈞把水壺遞給他。
這老頭喝了一口水說:“唉…!別提了,去年就旱,收成只有往年的六成,這縣里交稅白銀,我們農(nóng)家人,手里沒有白銀。”
“只能把糧食賤賣,賣給縣里的糧店,從他們手中換白銀,再給縣里交稅,這鄉(xiāng)里的里甲,在縣里都看著糧店?!?p> “這日子,一年不如一年,也不知朝里的缺德貨,讓俺們用白銀交稅,這就是逼著我們死?!?p> 張敬修的臉色不太好看,一條鞭法就是交白銀,現(xiàn)在搞成這樣,他都替自己父親羞愧。
“這一條鞭法不再交其他雜稅,不是多交稅呀?”
“攤牌呀!”
老頭咬著牙說:“今天戶部有攤牌,明天工部有攤派,后天省里有攤派,大后天府里,再就是縣里攤派,這些攤派壓在身上,我們百姓手中能有銀子嗎?”
“這交不起銀子,只能把地賣了,沒有地,就不用交稅了,實在不行就去草原,聽說草原稅收的少,再不行就找個大山,在山里種點地,活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
“唉…!”老頭站起來說了一句:“我看呀,這大明要亡!”
“放肆!”小四大喊一聲,把小女孩嚇哭了,她緊忙跑到爺爺身邊。
朱翊鈞擺擺手,讓他別說話。
“老丈,怎么就亡國了?!?p> “這大明這么多王爺,哦對,代王這次還不錯,要不是他發(fā)糧食,我們一家就餓死了?!?p> “這朝里的官員,地方的官員都拼著命撈錢,當今皇帝年幼,什么都不懂,老頭不懂,他們?yōu)楹我@么多銀子,難道真要亡國才明白嗎?”
“百姓才是這大明的根,他們把根挖了,這大樹也就死了,百姓活不下去,這大明也就亡了!”
朱翊鈞笑道:“看不出來,老丈還是讀書人。”
“讀書人算不上,嘉靖爺在時,百姓安居樂業(yè),老頭我讀過一些書,也考過兩次童子試?!?p> 看著這些災民走遠,朱翊鈞抓起地上的土,這黃土沒有一點水,看來干旱的厲害。
“這就是大明的江山嗎?”
看著朱翊鈞沉默不語,張敬修過來安慰。
“三爺,天災人禍,就算有再好的政策,下面也能把經(jīng)念歪,大同府這樣,過并不在三爺。”
朱翊鈞把黃土扔上天:“可是我于心不忍,百姓吃不飽飯,最大的罪過就是我,這個責任推卸不了?!?p> “此后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大明所有百姓不再挨餓。”
“三爺會做到的?!睆埦葱拚f。
歷朝歷代的皇帝,無一人有萬歷皇帝仁愛之心,此時張敬修知道,萬歷皇帝心里裝著百姓。
“老藍,正好訓練新兵,這事由你負責,年齡十七到二十五之間,高七尺一,家事清白,最好是家人齊全的。”
“我皇莊交給新兵家人種,每個新兵,每戶分田四十畝,三十稅一,新兵每個月八錢銀子,有新衣、能吃飽。”
“是,我這就去辦。”
“京里讓季伯常安排,新兵家屬都安排在皇莊周圍。”
“京里皇莊,一畝地我都不要,全部分給沒地的百姓。”
朱翊鈞在京里有皇莊四十萬畝,可以招募一萬士兵,這些士兵就是他的親軍。
這些新兵退伍后,大明稅務部成立,開始從京城到北直隸、南直隸,再到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征收商稅,最后推行全大明。
退伍以后有穩(wěn)定的稅務工作,有這些退休士兵收稅,也不怕這些人暴擊抗稅,想要百姓過的好,商稅一定要收上來。
……
四月初八,三個人趕到太原府,先到太原府外的軍營。
見到萬歷皇帝回來,陳矩的心終于踏實。
“老奴擔心主子爺?!?p> “恩,休息一天,朕看了,你們給朕搭建的行宮不錯?!?p> “這都是山西的官員準備的?!?p> “哦。”
朱翊鈞換上常服,他的衣服都是塵土,他告訴陳矩:“明個兒上午,讓晉王、代王、沈王帶著宗室人到行宮見駕?!?p> “后天上午,宴請山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把張四維的父親叫來,再邀請幾個大地主,特別是有糧食的?!?p> “這一路有很多災民,要他們把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讓山西巡撫、布政使寫奏疏,請求戶部調撥白銀,再快馬趕到河南,讓河南五位藩王,派遣人把糧食運到山西?!?p> “再讓山西巡撫、布政使準備晚種,趕緊發(fā)到各地,聽說璐安、太原這里也鬧鼠疫?!?p> “太原這里死了不少人,布政使衙門有兩名官員都死了?!标惥卣f。
“這就是預備倉缺失的原因,要是洪武、永樂時,當時預備倉還在,百姓也不至于餓死?!?p> “這些官員除了撈銀子,養(yǎng)小妾,喝花酒,狗幾把都干不了!”
“操!”
萬歷皇帝在行宮大罵官員,他非常不滿意山西巡撫、布政使的工作,凡事都要等朝廷指令,百姓都餓死了,他們坐在府里大魚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