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凱慶
三十多年前,著名學者、美籍華人余英時先生通過對《四松堂集》及脂批分析研究,撰寫了《敦敏、敦誠與曹雪芹的文字因緣》一文,余老文中指出:“現(xiàn)在我們從二敦的詩文中找出了這許多和《紅樓夢》及其批語有關合的線索,這決不可等閑視之,尤不可以‘偶然巧合’解之?!蚁嘈哦匦值芎汀都t樓夢》及其批語有相當?shù)年P系?!?p> 周汝昌先生也發(fā)現(xiàn)敦誠詩文中有和《紅樓夢》中的情景相一致的地方,周汝昌先生本來是考證“曹雪芹”就是曹頫之子的,卻無意中透露出敦誠著書《紅樓夢》的重要證據(jù)。
現(xiàn)將余老和周汝昌先生的考證摘錄幾條:
證據(jù)一.破廟殘僧
小說第二回:雨村閑游,“忽信步至一山環(huán)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墻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弊呷肟磿r,“只有一個龍鐘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見了,便不在意。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p> 敦誠《鷦鷯庵雜記》第十六云:“獨居南村,晚步新月,過一廢寺,微微聞梵聲,見枯僧坐敗浦上,因與之小語移時……”又《四松堂文集》上,《寄大兄》云:“抵南村,便覓一庵下榻,榻近頹龕,夜間即借琉璃燈照睡。僧即老且聾,與客都無酬答,相對默然?!?p> 這和《紅樓夢》中的描寫何其相似。
證據(jù)二:酒幌
《紅樓夢》第十七回:賈政游園至“杏簾在望”說:“正虧提醒了我。此處都妙極,只是還少一個酒幌,明日竟作一個,不必華麗,就依外面村莊的式樣作來,用竹竿挑在樹梢?!?p> 敦敏《敬亭小傳》(敬亭即敦誠)云:又嗜酒,別構(gòu)小屋效村墟式,懸一簾,名葛巾居。
證據(jù)三:榆蔭
第六十三回,平兒壽日還席,因“紅香圃太熱,便在榆蔭堂中擺了幾席新酒佳肴。”第七十一回,賈母生日則云:“大觀園中收拾出綴錦閣并嘉蔭堂幾處大地方來作退居。”后一再言之,皆曰“嘉蔭”。
敦誠《鷦鷯庵雜記》頁十九:先大人予告后,于城西第筑園亭以養(yǎng)疴,有堂曰靜補,亭曰榆蔭。《四松堂文集》上冊《宜閑館記》:榆柳蔭其陽,蕉棠芳其蔭。
“榆蔭”一名,《紅樓夢》亦有其堂,“蕉棠兩植”,怡紅院適有其景。周老說:“雪芹……無意中將嘉蔭寫成友人園中之榆蔭。”可在筆者看來,著書者正是敦誠,他是有意將自家園中的“榆蔭”亭寫進書里。
證據(jù)四.太虛幻境
第五回,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而敦誠的《午夢記》中居然也點出了“太虛幻境”四個字,尤堪注目?!叭绶菈羧藙t已,若同一夢也,何不聽樂鈞天而忘味帝側(cè),又何不直入太虛看鞭龍,種瑤草,俯瞰下界,九點一泓?!駭?shù)者不得其一,徒以至幻之身,入至幻之境?!?《四松堂集》卷四,頁十一a——十三a)
證據(jù)五.二丫頭
《紅樓夢》第十五回:秦可卿出殯路上,寶玉和秦鐘路上經(jīng)過一個村莊,看見一個約有十七八歲的村姑,名叫二丫頭,紡線給寶玉瞧,寶玉對她十分顛倒。秦鐘打趣說:“此卿大有意趣?!焙髞砼R別時,二丫頭抱著小兄弟來送行。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她去,料是眾人不依,少不得已以目相送”。
敦誠少時便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耳匉嶁止P塵》有一則云:“一日同貽謀游芹城之神山嶺,飲龍泉寺溪邊,薄醉。睹一女子,眉目如畫,側(cè)立柴門,徘徊宛轉(zhuǎn),若不勝情。因與貽謀作無題詩云:轉(zhuǎn)過清溪日已斜,桃花門巷晚停車?!笤掠?,晤永國公,忽有劉阮之譫。余與貽謀驚訏莫測。蓋彼時伊在其園中,於墻頭窺見之也。因錄之以為年少輕薄之戒?!?《四松堂集》卷五,頁十七a—b)
《紅樓夢》中是寶玉、秦鐘兩人一起在一村莊上看見二丫頭的,而敦誠則是和貽謀同游時在一個“尋常百姓家”驚艷的。何其相似!
證據(jù)六:綠蠟等
余老還舉出綠蠟、莊子(文)、《姽婳詞》中“叱咤時聞口舌香”、脂批“二賢之恨”、“近之女兒”、“梨園子弟”等證據(jù),證明《紅樓夢》中的某些情景和脂硯齋的批語與敦誠的詩文極為相似。
證據(jù)七:曹雪芹的故居
1971年4月,居住在北京香山正白旗39號的舒成勛老宅的墻上發(fā)現(xiàn)7首題壁詩和一副對聯(lián),字句布局有序,排列整齊。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扇面,有的是菱形。并且還有兩處落款——“拙筆學書”、“學題拙筆”。其中寫在墻面正中央的菱形對聯(lián)最為引人注目:“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間多?!睓M批:“真不錯?!?p> 經(jīng)紅學家鑒定,“題詩者并不署名,只寫‘偶錄’、‘學書’、‘學題’,可知是抄錄他人的詩。從其抄錯的字,可知他并不懂得做詩的技巧——平仄(例如‘底’誤寫為‘低’),題字者本人文理亦不甚通順,他所欣賞選錄的‘詩’都很低劣。他的書法是當時流行的所謂‘臺閣體’,軟媚無力,俗氣可掬。錄者大概是一個不得意的旗人。這些題詩,一看即知與曹雪芹無關?!币灿袑W者考證:這些詩大多出自雍正年間由浙江總督李衛(wèi)主持修纂的《西湖志》,還有的出自《東周列國志》和唐伯虎之手。至于抄錄者為什么要改變其中的字句,專家解釋說“有可能是他認為寫得不好,有可能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也有可能是為了躲避文字獄?!都t樓夢》中‘留得殘荷聽雨聲’,就是改自李商隱的詩句‘留得枯荷聽雨聲’。相比起來‘殘’字要比‘枯’字有味道多了?!?p> 俞平伯先生也認為:“……非常清楚,壁上的詩肯定與曹雪芹無關。雖是‘旗下’老屋,亦不能證明曹氏曾經(jīng)住過?!?p> 雖然老屋上的題壁詩沒有得到專家的認可,但是舒成勛和一些紅學專家堅信舒成勛的旗下老屋就是曹雪芹的故居,“拙筆”就是贈曹雪芹對聯(lián)的鄂比。據(jù)當?shù)貍髡f,鄂比是正白旗人,人稱醉鬼鄂三,為人見義勇為,急人之難。他雖然文化不高,但擅長繪畫,是曹雪芹在西山時期的密友。同是“故居說”的專家不認為“拙筆”是鄂比,“拙筆”就是曹雪芹本人,墻上的題字都是曹雪芹寫的。
當時學界對于“正白旗39號是不是曹雪芹故居”的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題壁詩中的“丙寅年”上。老屋墻上一則扇形題詩記有“歲在丙寅清和月下旬”字樣。有清一代,只有四個丙寅年,即康熙二十五年(1868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慶十一年(1806年)和同治五年(1866年)。康熙二十五年曹雪芹還沒出生,嘉慶十一年曹已經(jīng)過世四十多年,如果題壁詩與曹雪芹有關,只可能是乾隆十一年(1746年)。而紅學專家吳世昌先生認為,根據(jù)傳說和史料,乾隆十一年曹雪芹還沒有移居西山。因此,題壁詩絕不可能與曹雪芹有關。反對者的論據(jù)還有,正白旗39號原是健銳營的營房。健銳營始建于乾隆十四年,這所旗下老屋自然不可能早于乾隆十四年。因此,此“丙寅年”不可能指的是乾隆十一年,而應是嘉慶十一年,甚至更晚。
盡管如此,北京市文物考古隊還是派人把舒成勛家的題壁詩給揭走了。直到1984年曹雪芹紀念館開館,題壁詩的原件才被送回紀念館收藏。
據(jù)紅學研究者考證,被定為“曹雪芹的故居”的這處老宅是敦誠之母的房產(chǎn)。老宅的主人舒老先生說,他家祖上有個老姑奶奶,嫁給了一個王爺做福晉。這個王爺叫瑚玐,正是敦氏兄弟的父親,舒家的老祖奶奶正是敦城的母親。
筆者認為:敦誠于乾隆三十六年以病告退后,化名“曹雪芹”,隱居在其母親族上的老宅------戒備森嚴的西山健銳營的營房里,專心致志的撰寫《紅樓夢》。這就是“曹雪芹故居”的真相。
《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了,有必要重新認識這部巨著的作者了。
我們應該繼續(xù)并且永遠將《紅樓夢》的作者稱為曹雪芹,但是,一定要認識到,此曹雪芹非江寧織造府曹寅之后的那個杜撰出來的曹雪芹。
《紅樓夢》自問世以來,一直被誤讀,特別是胡適“曹家學”的所謂科學考證問世后,《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說,一直統(tǒng)治著紅學領域,直到今天很多初高中乃至大學的教師,依然用這一觀點繼續(xù)誤導下一代,真是天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