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康之治(一)
周成王之成康之治。
姓名:姬誦
生卒:?―前1021年
時代:西周
民族:華夏
地址:岐周(今陜西省岐山縣)人
職業(yè):周朝第二位天子
家族成員:
祖父周文王姬昌
祖母太姒
父親周武王姬發(fā)
兒子周康王姬釗
孫子周昭王姬瑕
重孫周穆王姬滿
人物生平:
受政周公
周武王克殷商后兩年去世之時,姬誦被立為成主,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惟恐諸侯叛周,于是乃親自攝政治理天下。
周公親踐天子之位,引起了管叔、蔡叔等弟兄懷疑,于是管、蔡聯(lián)合武庚發(fā)動叛亂,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平復叛亂,誅殺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讓微子開繼承殷朝的后嗣,在宋地建國。又收集了殷朝的全部遺民,封給武王的小弟弟封,讓他做了衛(wèi)康叔。晉唐叔得到一種二苗同穗的禾谷,獻給成王。
成王又把它贈給遠在軍營中的周公。周公在東方接受了米谷,頌揚了天子賜禾谷的圣命。
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頒度量,天下大服。周公在攝政的第七年,成王年長能親政,于是周公還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之位。
成王以周公治理天下有功,將周公分封到曲阜,地方圓七百里,革車千乘。并命后世魯公可以天子禮儀祭祀周公。
宅茲中國
成王五年四月,周成王在京宮大室對武王進行了豐福之祭,并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說道:“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tǒng)治天下。
武王滅商后就告祭于天,將以洛邑作為天下的中心,統(tǒng)治民眾。你們這些后輩要記住祖先的蔭福?!彪S后周成王賞賜何貝三十朋。
成王七年二月,周成王遣太保召公先前往之洛邑相土,三月又遣周公到成周占卜吉日遷宅。
在洛邑舉行祭祀大典時,周公說:“新都洛邑已成,它將是您始作萬民明君之地。在那里,你將首次奉行隆重禮儀,在洛邑舉行祭祀大典,這一切都已經(jīng)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安排。”
成王說:“你勤勉輔佐我這個年輕人,指示我弘揚文王、武王之功業(yè),奉答天命,和撫萬民,居于洛邑,舉行大典。您的教導,我無不順從。
朝賀已畢,成王率滿朝公卿、眾邦君長在洛邑舉行冬祭,時在周公攝政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次年正月初一,成王親政,以朝享之禮獻祭于文王、武王之廟,稟告嗣位大事。在文王廟、武王廟各獻一頭赤色牛。成王入太廟,獻酒于先王之靈。至此,成王完成遷都和親政大禮。
成王遷宅之說,在文獻、考古均也得到證實。20世紀60年代,在陜西出土的“何尊銘文”[17],對成王遷宅洛邑有明確記載,其“遷宅于成周”、“宅茲中國,自之乂民”語,記載了成王遷宅于成周(洛邑)的歷史。
古人稱洛陽為中國,意為天下之中,周王朝在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對民眾的統(tǒng)治。
成王親政后,周公寫有告誡之詞《尚書·無逸》,是告誡成王不要過分追求享受,無節(jié)制地游樂、嬉戲、酗酒、田獵,于國于身均不
利。
成周之會
周成王七年,周王朝苦心營建的洛邑宣告竣工,隨即就以“四方入貢道里均”為由,決定以洛邑為新都,史稱“新邑”,頒布《召誥》、《洛誥》,并為此舉行盛大的諸侯集會。這是周成王即位以后第一次會盟諸侯,在周朝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各方諸侯以其方物進獻王室。
史載,這場檢閱諸侯的盛會規(guī)模盛大。成周朝會諸侯,壇上掛著紅帳子,用黑羽毛作裝飾。天子成王面朝南方,冠冕上沒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間插著大圭。唐叔、郇叔在左,周公、太公望在右,都有冠冕,也沒有垂珠,朝服七彩色,都腰插笏板,依傍天子站在壇上。
為政舉措
周成王為政期間,大封諸侯,加強宗法統(tǒng)治權力,對內(nèi)推行周公“以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jié)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取得了很大勝利。
另外還命令周公制禮作樂,規(guī)劃各項規(guī)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礎。成王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睦,歌頌太平盛世之聲不絕于耳。
召公、畢公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告訴康王,告誡他要節(jié)儉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業(yè)。
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東南各地的少數(shù)民族,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
據(jù)今本《竹書紀年》記載,成王三十七年四月,天子成王得了重病,不見好轉??赡芤驗樘俞撃挲g尚輕,病榻上的成王對他未來能否守住大周基業(yè),十分放心不下。
四月甲子日這天,成王強撐著起了床,沐發(fā)洗面,穿戴上冕服,靠著玉質(zhì)的小幾,召見了召公奭、芮伯(姬姓畿內(nèi)諸侯)、彤伯(成王庶子)、畢公高、康叔封、毛叔鄭等宗室重臣,預立遺囑。一同接受召見的還有六師將領“師氏”、禁衛(wèi)軍首領“虎臣”,以及百官之長。
已經(jīng)年屆五旬的成王,氣息微弱地對以召公奭為首的眾大臣說:“唉,我病得厲害,且一天比一天重,已經(jīng)到了彌留之際,恐怕沒時間交代后事了,所以現(xiàn)在訓示你們。昔日先王文王、武王定法令、布德政,才滅商擁有天下。
所以我謹遵文、武的遺教,不敢違背。現(xiàn)在老天降下災病給我,我已經(jīng)來日無多,神智也快不清了,你們一定要領會我的話,恭敬謹慎地輔佐太子釗,幫他渡過難關,安撫懷柔遠方,和諧親善近邦,撫慰勸導大小諸國。
你們還要幫助太子釗,使他自己能樹立威信,而不要陷他于不善非禮之地?!?p> 群臣受命后,第二天,一代守成賢君成王龍馭上賓。隨后,太保召公奭命令兩名宿衛(wèi)之臣仲桓、南宮毛(南宮適之次子),與呂尚之子齊侯呂伋一起,率領虎賁百人從王宮南門把太子釗迎入。十天后,喪禮完畢,召公奭、畢公高分別率領西方和東方諸侯,擁立太子釗繼位,這就是周康王。
評價:周成王作周建立統(tǒng)一封建政權后的第二代君主,在他期間完成了對東國的一系列征伐,鞏固了周在東方的統(tǒng)治。
此外,他繼承了武王遺志,在周公的輔助下為周初政權鞏固做出了杰出貢獻。
在西周的史墻盤和徠盤中,都認為成王是一個能夠統(tǒng)御四方,能夠剛柔并舉的“憲圣”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