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重生之魏帝曹髦

第73章.教育

重生之魏帝曹髦 吾心固靜 2105 2022-11-05 00:02:25

  “教育部?…

  王弼一臉問號狀。

  不過,諸葛誕和吳綱等人似乎見怪不怪了,這皇帝又在自創(chuàng)一些古怪的新官職名稱了,就和之前那什么勞什子制造司長一樣。

  “唉,這皇帝還真是天馬行空,稚氣未脫…”

  眾臣在心里郁悶的想到。

  “教育部”,這個詞是曹髦根據(jù)后世的官職名稱來取的,就和之前的“制造司”一樣,雖然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有點奇怪,并且與這個時代背景也顯得似乎有點格格不入。

  但是曹髦喜歡,他本就是穿越過來的,肯定習慣了后世的官職稱呼,而且他覺得后世的官職簡單明了,比這個時代那些拗口的官職名稱更適合理解,也更方便自己去行政。

  無論大臣們能否接受這些奇怪名稱的新官職名,那也得必須接受,因為曹髦是皇帝!

  這點小事也做不了主還當什么皇帝?

  何況大臣們也未必不能接受,因為官階依然在,不過改個名而已,何來難以接受?

  今后奇奇怪怪的新官職名還會更多…

  曹髦也在心里不懷好意的想著。

  “諸位,不必對官職名稱覺得奇怪,朕不過是希望這些官職名稱更貼合實際而已,今后還會有更多通俗易懂的新官職名稱問世?!?p>  稍微解釋了一下,曹髦接著說道。

  “好了,不用糾結如此,接下來朕就要說重點了。”

  “愿聽陛下詳解”,眾臣同聲道。

  “朕的想法是:大魏各州郡縣皆要設立教諭衙門,專門負責學子讀書的相關事務,所有該類衙門皆隸屬于教育部旗下。

  州郡縣鄉(xiāng)還要逐一分級設立學院,鄉(xiāng)里設立蒙學院,縣府設立小學院,郡府設立中學院,州府則設立大學院?!?p>  “蒙學院主要是教授學子讀書識字的學前啟蒙教育,五歲以上的大魏子民皆可入學,學期為兩年,兩年學滿后方可參加縣教諭衙門組織的晉升考試,考試成績出榜后,排名前六成者為及格,然后就可被授予(童生)功名,并由縣諭將所有童生入教諭卷宗后,上報給上一級教諭,不及格者想獲?。ㄍ┕γ瑒t可選擇復讀后,來年后再考?!?p>  曹髦說完此段后,看了看眾人,似乎幾人都是似懂非懂的一種狀態(tài),猜想是不是自己又不小心造了些名詞出來,他們聽不明白,就問道:

  “諸位如果有不甚理解之處,可以說出心中疑惑,朕會一一為卿解惑之?!?p>  于是,本就聽著有些云里霧里的吳綱率先問道:

  “陛下,臣愚鈍,想問陛下這個考試二字可是出題考校儒生的意思?”

  “不錯,只不過這些學子以后可以稱呼為學生比較合適?!?p>  “那陛下童生又是何種身份,是否為我大魏的官職人員?”

  “不不,童生只是讀書人的學歷身份證明,有了這個身份證明,才可參加接下來的考試,從而獲得更高的學歷功名?!?p>  眾人聽完,還是似懂非懂,曹髦看著他們懵逼的模樣,心想到,想給他們講明白這玩意兒,真可比打仗還要麻煩!

  “諸位,朕也只是提供一個設想,具體工作肯定需要有勞各位去完善的。”

  眾臣皆稱不敢陛下的有勞二字。

  “好了,言歸正傳,朕繼續(xù)說了,獲得縣諭授予的童生功名后,可以選擇去縣內(nèi)任意一家小學院就讀,小學院的學期也為兩年制,學子學完后可前往郡諭組織的考場參加晉升考試,依然是考試成績放榜后的前六成者為及格,及格者獲得郡諭授予的(秀才)功名,并將此場考試的第一名授予秀才會元及第稱號。

  郡諭須將所有獲得秀才功名的名單入卷宗后繼續(xù)上報給上一級教諭衙門?!?p>  杜預在一旁聽完后,似乎有問題要問的樣子。于是曹髦便對其問道:

  “元凱,有何不解處,盡管說之。”

  “陛下,那這些晉升考試的考題是如何出?又是誰出?”

  “嗯,這個問題等下朕會一一解答給卿等。”

  曹髦似乎暫時不打算回答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取官制較為復雜,必須一一說明白了,這些古人才能理解,所以自己也得循序漸進的說明,于是就繼續(xù)說道。

  “獲得被授予的秀才身份后,即可前往郡內(nèi)任意一家中學院就讀,中學院的學期制為三年,學子三年期滿后可前往州諭組織的考場參加晉升考試,此次考試成績的名次的前五百名才可上榜,所有上榜后的學子都可獲得州諭授予的(舉人)功名,榜上第一名者為舉人解元及第,

  這些獲得舉人功名的學子,就可以稱為士子了,全部入州諭卷宗花名冊,并上報給教育部及吏部備案,獲得士子功名的學生就可以主動向吏部申請為官,吏部收到士子申請后,則在官員任選司備案已申請的士子姓名,如大魏六品及六品以下出現(xiàn)官位出現(xiàn)空缺,就可按申請排序進行,安排這些士子上任為官?!?p>  曹髦說完這些后,拿起茶水,潤了潤因為持續(xù)說話、有些發(fā)干的喉嚨,接著也不理會還在回味自己話語的大臣,清了下嗓子后繼續(xù)說道:

  “這些舉人若暫時不想為官,則可憑舉人功名前往大魏境內(nèi)任意一所大學院學習,大學院學期制為三年,期滿后可前往京城參加由教育部每三年組織一次的科舉考試,考試成績的前一百名方可上榜,并獲得教育部授予的進士功名。

  放榜后的第一名獲得進士狀元及第稱號,第二名獲得進士榜眼稱號,第三名獲得進士探花稱號,并由皇帝在朝會時親自授予。

  這些獲得進士功名的士子,全部進入教育部旗下的國子監(jiān)為監(jiān)生,并授予大魏六品官階,以后的大魏官員正常的任職都由吏部從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中挑選,除皇帝外,任何人不得任命,除國子監(jiān)以外的任何人為六品以上官員,

  六品及六品以下,也必須從舉人中挑選,如真有德賢大才卻無讀書人身份者,可經(jīng)大臣向皇帝推薦,經(jīng)皇帝面試考察后再決定是否留用及授予其官職?!?p>  曹髦一口氣說完,望向眾臣。

  “諸位愛卿,應該都聽明白了吧?”

  從沉思中暫時回味過來的諸葛誕道:

  “陛下,臣還有幾個疑問想請教陛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