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市,是無數(shù)年輕人向往的繁華大都市。
商業(yè)區(qū)里的摩天大樓一棟挨著一棟。城鐵呼嘯而過,飛機在藍天上畫出長長的白線。街上常見豪車飛速而過,地鐵站里人群川流不息。最奢華的國際名牌店在這里,最便宜的服裝和商品批發(fā)市場也在這里。
李含元、陶欣妍、顏信佳、王書嬌四個姑娘是大學室友,她們共同租住在大千市比較便宜的街區(qū)上一個老舊的點式房里。
這棟樓構造得像迷宮一樣,走廊曲曲折折,兩邊都是門,戶型有大有小,商住混合。
住在這棟樓里的基本上是外地來的租戶,此外還有各種小商鋪、小公司、理發(fā)店、紋身店、美容店、服裝店、便利店、食雜店、私房菜館、寵物店、照相館、小酒吧等等。
這個街區(qū)里的房子都比較舊,馬路上空還有不少黑色的、雜亂的電線。
如果不知道這里也是大千市,還以為是個落后的縣城。
和縣城不同的是,這里租住著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每天早上,都有浩浩蕩蕩的年輕人隊伍從這里走出,去公交站、去地鐵站,趕著早通勤去上班或者找工作。每天晚上很晚,這里的夜市也是熱鬧的,紅紅火火的路邊攤迎接著加班回來的夜歸人。
1
李含元被太陽曬得皮膚發(fā)燙,感覺頭發(fā)都快起火了。
沒想到天氣變化這么快,她腳上還穿著昨天下大雨被泡得不像樣的皮鞋。
黑色的皮鞋是新買的,專門準備面試時穿,沒想到昨天才第一次上崗,就趕上下大雨,面試走了好長時間的路,雨傘遮得住頭遮不住腳,裙擺和鞋都濕了,到了面試地點,雨水還從裙擺上滴下來,從鞋子里往外冒呢。
今天坐公交兩個多小時來參加招聘會,下車還要再走二十多分鐘的路。
現(xiàn)在,皮鞋早被太陽烤干了,但是鞋面一塊凹一塊鼓,已經變形了,鞋底也不舒服。
李含元頭昏眼花,從包里取出礦泉水瓶,擰開瓶蓋,送到嘴邊,想仰著頭咕嘟咕嘟喝個痛快,誰知道只喝了一大口加一小口就沒有了。
春款職業(yè)裝在這樣的天氣里有些厚重了,李含元擦了一下汗,望望四周,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家便利店,她趕緊走了過去。
付了款,就站在便利店門口,一邊吹著冷氣,一邊不顧收銀員驚訝的目光,一口氣喝了一瓶水。
李含元突然羨慕起收銀員。
起碼收銀員是有收入的,不像她,坐吃山空。
李含元是剛剛畢業(yè)的嗎?不,她已經本科畢業(yè)三年了。
只是,她從來沒有工作過。
念書的時候,別的同學去實習、去兼職,她按照爸爸媽媽說的,泡在學校圖書館,一本接一本的看中外文學名著。因為“上學的時候不抓緊時間多看幾本書,畢業(yè)之后看書的時間就沒有那么多了,兼職打工純屬浪費時間?!本瓦B學校規(guī)定的實習,也是爸爸找人在文件材料上蓋章,隨隨便便混過去的。
畢業(yè)那年,家里讓她考公務員。她考了,面試的時候被研究生比了下去。于是,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本科是一所普通院校的中文系,研究生鉚足了勁要上一所名牌大學。
第一年,成績比復試線少了二十多分,但是很給人信心。畢竟
她高考時的成績是被數(shù)學拖了后腿,語文成績一直是很好的。家里人
都支持她再考一年。
第二年,還是差了一點點進復試。0.5分。這一年復習得很累,
她有點打退堂鼓了,但是她爸媽不甘心,覺得就差這么一點點,加把勁就上去了。一再鼓勵她再拼一次,說念了碩士就有機會念博士,以后當中文系教授比當公務員強多了。
第三年,李含元的狀態(tài)是,看著復習材料覺得什么都會,掃不出
來盲點,也靜不下心。
到了考試那一天,居然被身旁一個女考生嘩嘩嘩翻卷子的聲音
擾得心煩意亂,覺得翻卷子的聲音越來越大,簡直震耳欲聾。
耳朵里、腦子里都是翻卷子的聲音。
眼前的試題飄飄忽忽,字跡模糊起來。越聽越看不懂題了,覺得人家真厲害,什么都會,答題那么快,覺得完了,今年又沒戲了。
李含元徹底怯場了。
只考完第一科,就棄考回家了。
關上房門躺了整整三天,把爸爸媽媽急壞了。
什么升學、就業(yè),都不重要,孩子可別出毛病。
爸爸說:“沒事,考不上就考不上,不考了。咱好歹也是大學畢業(yè),中文專業(yè)各個單位都需要呢,有很多崗位都合適,咱就開始工作唄。你才26歲,什么都不耽誤。”
媽媽說:“考試哪有那么容易上岸的,現(xiàn)在人才多,考不過很正常。要不再看看公務員、事業(yè)單位的招考?”
李含元大哭起來:“媽媽你想讓我考死呀?我不考了,不考了!這輩子都不再考試了!”
爸爸趕緊說:“不考了,不考了。愛干什么干什么,爸爸養(yǎng)活你一輩子。趕緊起來,出去玩玩!”
媽媽說:“媽媽不是強迫你。是告訴你現(xiàn)實情況。
媽媽有個同事家的女兒,從畢業(yè)開始就到處參加公務員、事業(yè)單位的考試,一直沒有工作,也沒有找對象。
她媽媽說只要能報上名的她都報名,到了考試季拎個包到處考。期間她媽媽很擔心她找對象的事,看她一直考不上,怕她再耽誤了結婚,都勸她不要再考了。
但那孩子目標明確,很有主意,跟她媽媽說:‘沒有好工作,怎么能找到好對象?我肯定能考上?!?p> 她家里人都勸不了她,心里著急,也只能由著她去了。
直到去年年底,32歲,終于考上了,雖然一個月賺的不多,但是穩(wěn)定呀,福利好呀。
每天穿整整齊齊的,化著淡妝,去上班,看起來像變了一個人,可不是考試的時候灰頭土臉的樣子了。
形象好、氣質佳,有不少人給介紹相親呢,很快就定下來一個,這才不到半年,她媽媽就告訴我們她女兒要結婚了,請我們去喝喜酒呢。
你說快不快?
辛辛苦苦考試,不都是為了一個好工作嗎?
只要工作解決了,什么都好解決。你才26,她都32了,你怕什么?
誰的好日子不都是苦過來的?
找對象容易,找個好對象不容易。
但凡有點學歷的、工作好的、家里稍微有點錢的,哪個不挑?
相貌、年齡、學歷、工作、家庭,都在考察范圍內呀,你其他的不差,就差個拿得出手的工作了,誰不愿意女方工作穩(wěn)穩(wěn)當當?shù)??!?p> 爸爸來氣了:“我養(yǎng)女兒還是給別人挑的了?我女兒愛干啥就干啥,我女兒高興就行,別人愛怎么著就怎么著,我還看不上他們呢!”
媽媽說:“你看你不是說著玩呢么?女兒跟著你一輩子還完了呢!咱們倆能一直活著嗎?咱們倆死了,你讓女兒孤零零一個人?”
李含元趕緊坐起來說:“行了行了,我起來,你們倆別吵了。媽媽,這幾天我想好了,考試我是肯定不考了。但是我也不會待在家里,我要去大千市,我要在那里工作?!?p> 李含元從小到大都是乖乖女,被父母一路呵護,成長一帆風順,整個青春期沒有叛逆,沒有早戀,沒有打架。
可她越來越渴望從父母的羽翼之下走出來。
她很羨慕畢業(yè)后獨立生活的同學們在朋友圈里曬出的豐富多彩的生活。
她就想一個人走走,一個人拿拿主意。
堅定地來到大千市之后,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錢。
樣樣都要花錢,怎么省都省不下來。
租房、伙食、交通,這三樣是最基本的花費,其他的都不敢想。
就說每天的吃飯費用,按最便宜的算,早餐十五元到二十元錢,午餐和晚餐稍微帶一點菜的單人份都在四十元到五十元之間,還吃不到什么好的。
像昨天下雨,天冷,中午李含元想喝一點熱湯,點了單人份套餐。一點湯,一點菜,一點米飯,共計五十九元。
這樣算來,伙食費,就算早上自己在家吃雞蛋、牛奶、面包,晚上
偶爾下個面條,就算不買水果,省著花,一天也得一百元錢。
還總是感覺餓,想吃東西。
交通,公交、地鐵,一天二三十元不在話下,有時因時間、路途等
問題還需要打車。
合租的房租一個月兩千。
以上費用算下來,一個月已經六千了。
還沒算簡易家具、服裝、日用品、水電、零食、娛樂的費用。
李含元來了不到一個月,一萬塊錢已經所剩無幾。
可是,她所面試的公司,給出的月薪只有三千到四千元。
李含元從來沒有面對過這樣的困境,以前,她從不管錢,吃穿用行,不但一樣不少,質量也都不錯,父母都給她準備好了。
以前,她錢包里總是有用不完的一千元錢。
現(xiàn)在,她說明了只從家里拿一萬元錢,多一分錢都不要,其余的要靠自己。
可是,眼看著自己就靠不住了。
開始,她覺得一萬元錢好多,還高興的和同學聚餐,去景點打卡,在網上挑挑選選投簡歷。
后來發(fā)現(xiàn)投出的簡歷杳無音信,手里的錢越來越少,不得不在出租房里躲了幾天吃方便面,才把超支的賬補回來。
她,必須得賺錢了,不管是什么工作,必須得有收入了。
簡歷,從挑挑選選的發(fā),改為群發(fā)。招聘會,大大小小,能去的都去。這才陸陸續(xù)續(xù)的有一些面試電話打進來。
各行各業(yè),各種崗位。
共同點是,錢少。
除了礦泉水之外,她還買了一把遮陽傘。
事實證明,這把傘真是買對了。
今天是一場大型的面向社會的招聘會,基本上是名企展位,吸引了大量的應聘者。
李含元雖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沒有想到現(xiàn)場有那么多人,雖然才九點多鐘,但是入場口前6個人一排的蛇形隊伍都已經排出去老遠,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站在了遮陽遮雨的藍棚子下面,其余的人都擠在了外面被太陽曬著。
李含元趕緊站過去,很快,在她后面又聚集了一大群排隊的人。
這個招聘會的門票價格不菲,李含元為了不浪費門票錢,特意印了厚厚一摞簡歷,想著每一家單位都遞一份上去,廣散網,多斂魚,擇優(yōu)而從之。
招聘會限流,李含元排隊足足排了三個小時,才摸到門邊兒。
真的是太夸張。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李含元永遠都不會相信這是真實的場面。
里面確實名企很多,值得起票價。
可是招聘門檻普遍較高,要么是要求碩士以上學歷,要么是要求3-5年以上工作經驗,要么二者都有要求。
她從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退出來,一邊靠在窗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打量著眼前不斷擦肩而過的人們:個個容光煥發(fā),神采奕奕,衣著光鮮,步履匆匆。這些競爭者,精英氣場都是那么強,一眼看上去就有壓力。
每個招聘展臺前都聚集著不少人,有的在看招聘要求,有的在往簡歷箱里投遞簡歷,有的則排著隊,渴望和招聘人員進行現(xiàn)場溝通交流。
李含元的一摞簡歷在這里似乎無處可投,她試著面對面投了幾家,可面試官得知她本科畢業(yè)三年,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之后都把簡歷當場退還給了她。
誰會冒險聘用一個26歲的職場小萌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