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習哲學,分三個階段:
一是零散的接觸學習,就是在積累摘抄文摘時,遇到了哲學問題。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詞,就是天道酬勤。我當時看到這個條幅,不知道確切的意思,只知道大概,就是勤奮努力就可以得到回報。我就記住了這個成語。在查解釋時,越解釋越深。我就到為此了。
后來遇到了有個道的成語很多:如得道多住,失道寡助。大道至簡。我能明白詞句的大意,但不能理解更深刻。
我迷迷糊糊的感覺到我觸碰了深刻的東西,還無法明確認識道這個概念。
二是系統(tǒng)學習哲學。
我自學成才,呵呵,用了一年多時間看《哲學簡本》。在此之前,學習《實踐論》、《矛盾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等毛澤東思想的代表性著作。這次學習哲學基本概念和觀點,知道了辯證法就是:普遍聯(lián)系,變化發(fā)展,對立統(tǒng)一,質(zhì)量互變,否定之否定。
我知道了唯物主義辯證法。越學越有興趣。似乎過去為了寫作積攢的零散東西,一下子系統(tǒng)起來了。
這里有個邏輯關系問題,如果不是喜歡寫作,就不會文摘,如果不是文摘習慣,就不會找到哲學書籍閱讀了。
我學后概括成一句話:一分為二,相互轉(zhuǎn)化,以致無窮。
更巧合的是,我考上了成人大學,其中,就有哲學課程,我在校四年,在老師的輔導下,再次系統(tǒng)的學習了哲學,加深了對哲學的喜愛。
我才知道,哲學是智慧之學,來自于具體學科,指導于具體學科。哲學無處不在。
西方把哲學概括為“本質(zhì)理性”,列寧概括為“物質(zhì)是現(xiàn)象,現(xiàn)象在表現(xiàn)出來?!泵珴蓶|概括為“實事求是”。
我覺得滿足,領會了哲學的真諦了。其實不然,我還沒有悟道呢。
三是追求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精髓。這就回到了第一個問題了,大道虛通,天道酬勤,大道至簡。
我看了四書五經(jīng),看了皇帝內(nèi)徑,看了中國式佛教,看了道德經(jīng),看了易經(jīng),我聽了大師課,什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至高無上的境界,概括的說:一源三流,兩支五經(jīng)。
我把這些年孜孜以求的學習融匯貫通之后,就知道了,無論古今中外,無論圣經(jīng),道德經(jīng),論語,佛經(jīng),以至于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辯證法,列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斯大林的客觀再先計劃在后,毛澤東的實事求是,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及與時俱進,科學發(fā)展,務實求真,都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是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精髓的結晶。是人類科學文化的共有財富。
四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學無止境,勇攀高峰。這是對自己的要求,就沖你這句話“以致無窮”提的做的。
我學習了有人講《道德經(jīng)》中的無有觀點的論述。
筆者引用了老子“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的觀點。這就是天地之道。
筆者還引申了一個概念,就是人的念頭,就是意識,想法,思想嗎?好像筆者所講的是人的頭腦每時每刻的想法,這個說法更確切。這就是人之道。
筆者引用了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觀點。
我一直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思想你存在,你不思想你不存在。
人家說的還有深意,令人模模糊糊感覺是在說人的意識,如果沒有意識會怎樣呢。
筆者講這個無非要說明,世界的真實性問題,它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主觀是對客觀的反應,他講的念頭,就是觀念,用觀念看世界,就是會概念化的。
我理解他想講的是意識與物質(zhì)的關系問題。
我想,老子說的天地之始就是無,無生有,有生萬物,有是萬物之母,當然也生天地人。有人就有思考,這就是笛卡爾的意思。
說明意識在物質(zhì)產(chǎn)生之后,一個是出現(xiàn)的先后問題的明確,還有一個是意識是客觀的反應表述,沒有物質(zhì)就沒有反應。
人是慢慢進化而來的,多少年了?
我提出劃分界限,人類之前就有自然,有人之后才有文化,自然就是它的本來的樣子,這才是自然的本真。而文化的本質(zhì)是對自然認識記錄和傳承。
用人類而文化的概念去看待世界,就概念化,不是世界的自然本真。
筆者是講這個觀點的嗎?也未可知。
但有一點唯物辯證法可以統(tǒng)一意識和物質(zhì)的關系問題,就是我上邊說的話:唯物辯證法提示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分為二事實求是,務實求真精準施策。
這樣才能得到自然之真,認識才能主觀與客觀一致。
不要用條條框框這些概念去看問題,那樣就會失去真實性,按照不真實的東西去判斷,得到的會是真實嗎?
要致虛守靜,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這是學習修煉的方法。
這是最重要的方法,無論在什么方面,都要弄清楚這個真,它就是道,就是自然本源,過程、規(guī)律,法則,也是西方哲學所說的“本質(zhì)理性”??茖W無國界,融會貫通。都是為了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
在人就是念頭,就是共識,就是正確的道理。
這就是天人合一。
認識世界的本源和意識的本質(zhì),就是為了能真實的反應自然世界,改造創(chuàng)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這就是哲學,客觀,主觀,客觀與主觀的結合,對則生,不對則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在此,我要重申,我不否認文化,不否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否認人們?世界根本認識的追求。
我看筆者的觀點,有共鳴,就是思想正確性,在具體的實踐中,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
但讓要面對具體生活,都會遇到學習工作生活問題,在具體問題判斷處理時,念頭非常重要,一要真二要對三才成。
五是學以致用,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機動靈活。
我學習悟道了。
“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常以無事取天下,即其有事,即其有事天下?!?p> 這是《道德經(jīng)》告訴我們的道理。
一切自然,順其自然,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