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記者褚青
“青哥,你要的東西給你找來了?!?p> 第二天一大早,楚青剛洗漱完,小楊就拎著一個包走了進來。
經(jīng)過昨天的事情,小楊對楚青也更加親近,直接改口叫哥。
接過包,拉鏈打開,里面整齊擺放著一個嶄新的海鷗相機。
拿起來試了試手感,還不錯。
看了眼膠卷,電池什么的都齊全。楚青也就放心了。
這是從一個在電子廠上班的老鄉(xiāng)那里借的,他們廠就是生產(chǎn)相機的。
“你說辦那個的人找到了,不過他要價有點高,80塊錢一本,如果你要的沒那么急,他說可以便宜點50?!?p> 見楚青對照相機很滿意,小楊又湊近了小聲說了另一個事情。
“行80就80,這價格不算貴。不過一定要嚴格按照我的要求做?!?p> “這個你放心,他說他見過那玩意的真本,做出來肯定不會錯?!?p> 看來什么時代都有牛人,兩天趕制一個記者證,只要80塊錢,說實話真不貴。
“另外那個灰夾克,也找人借到了一件,就是有點舊,要不要重新買件新的?!?p> “沒事,舊點真實,另外多給我加幾個兜,還有我說的那幾個字可別印錯了。”
“青哥這你放心,我大表哥就在美美印花廠做師傅,他今天親自幫我們做。一定不會錯?!?p> 等確定了這幾樣東西都落實好,楚青拿起圓鏡看了看自己。還得去弄個眼鏡和手表撐門面,然后再把頭發(fā)弄一下,基本也就齊活了。
第三天一早,瀚華花廠的大門口,又堆積了一群人。
這次陣仗比上次還要大,最少得有一百多。基本上將整個大門都給堵了。
搞得不少在廠外住的夫妻,都沒法進門。
不得已,廠里負責安保的領導,只能緊急給外面打了個電話。
不一會兒,十幾輛摩托車,就呼嘯著出現(xiàn)在了廠門口。
三十多個拿著鋼管的聯(lián)防隊,上來就直接將他們團團圍住。
領頭的隊長剛要說話,就見一個穿著灰夾克,胸前掛個照相機,帶著副金絲眼鏡,頭發(fā)梳得锃亮的帥哥,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對著他們就一頓咔嚓咔嚓猛拍。
“喂喂喂!你誰??!在干嘛,先別拍了?!?p> 幾個見事不妙的隊員,立刻上前就要搶那記者手中的相機。
“別亂動,我有正規(guī)采訪手續(xù)。”
見幾人上來就要搶,那記者也不怕。
一副氣定神閑的把相機往身后一藏,指了指夾克胸前的幾個字“南方周末”。
然后從容的在上口袋,掏出一本紅色封皮的記者證。
“南方周末,褚青?!?p> 隊長看了看記者證上的照片和外封皮。
心中有千萬句問候的話,卻說不出口。
“我們在做一期關于改革的大型專題報道,總結這十年改開的得失。大概明年三月份就要發(fā)?!?p> “我是走訪記者,聽說瀚華是本地改開的先鋒,所以今天下來采訪一下,只是剛好遇到了,工人也是改開的一部分嘛,所以也就一起采訪了?!?p> 楚青一番話,配合他的證件,一時間讓想來趕人的聯(lián)防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比起后世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這年代的記者,公信力還是很大的。
尤其南方系的記者。
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膽大。就沒有什么是他們不敢報的。這個時候的他們,是真正在履行市場監(jiān)督的職責。
在這個一切為了發(fā)展的關口,地方上的屁股,多少都有些不干凈。
只要不曝光,那就天下太平。
尤其下面這些聯(lián)防隊,他們做的那些事情,自己比誰都清楚。
上面也專門打過招呼,遇到記者盡量收著點。
如果真的鬧到報紙上,背鍋的肯定是他們。
“沒事,沒事,我們也只是維持治安,你繼續(xù),繼續(xù)!”
在斟酌了片刻之后,隊長也沒多猶豫,直接妥協(xié)了。
朝著帶來的人招呼一聲,就擴散到了外圍。
至于原本來驅(qū)趕的任務,也被丟到腦后。
現(xiàn)在記者都招呼來了,他們這些小嘍啰還是少參與得好。
當然他也沒忘記,給剛才通知自己的人遞消息。
見聯(lián)防隊的都退遠了,楚青也就不管他們。
開始裝模作樣的圍著人群拍照,時不時的還對著某人,似模似樣的采訪幾句,并認真記錄在隨身的本子上。
不一會兒,剛剛還大門緊閉的工廠,就打開了一道縫。
一個穿著西裝皮革的大胖子,身后跟著一群管理。隔著電動門對門口圍堵的工人瞟了一眼,片刻就找到了人群中的楚青。
畢竟那人的穿著和氣質(zhì),站在一群工人中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想不讓人發(fā)現(xiàn)都難。
更別說他長的又白凈又靚仔,這種人就是放在香江,也是不少富婆的座上賓。
只是看他如此年輕,莫不是某些有關系的二代三代,不然這個年紀就能單獨出來采訪,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哎呀!記者同志,你好你好。不知道你是那家媒體的。”
大胖子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說的別別扭扭的。
三兩步來到楚青面前,微笑得眉眼都快看不到了,肥大的雙手緊緊握住了楚青。熱情得就像楚青是他家長輩一樣。
“你好,你好!我是南方周末的,我叫褚青,今天正好在這附近做專題調(diào)研,遇到了也就順手采訪一下?!?p> “哎呀!歡迎歡迎!外面人多,要不我們進去采訪怎么樣?!?p> “也行,外面的這些工人也采訪的差不多了,做調(diào)研當然要多聽聽不同的意見。聽說你們瀚華工人不少,對改開也做了不少貢獻。算是本地的一個典型。對我們做調(diào)研很有研究性?!?p> 兩人說說笑笑,就一起進了工廠。
外圍聚集的人群中,其實大部分都認識楚青。畢竟昨天才見過。
可知道他真實身份的,也就只有那么十幾個同路來的。
這些人,早在昨天就被專門叮囑過,也沒有去亂說,都知道楚青這樣做是為了幫大家。
可等他換完裝束,還有剛才那專業(yè)的手法。都讓他們不由得懷疑,這楚青是不是就真的是個記者。
之前做那些,只為潛入他們當中做臥底,要采訪一點什么了不得的東西。
畢竟這年頭香港電影里,這種喜歡臥底的橋段可不少。
就連小楊,一時間都有了些許恍惚。
要不是這些行頭都是他親手準備的,他都要相信,楚青就是那個什么周末報社的記者。
“青哥厲害啊,幾句話就把他們都唬住了?!?p> 從昨天他就知道,這文化人是真的有本事,可沒想到能有這大本事。
平時大家都畏懼的聯(lián)防隊,現(xiàn)在不光不敢上來趕人,還對楚青客客氣氣的。
他們堵門兩次都沒見到的廠領導,更是親自迎接了出來。
如果沒有楚青,說不定今天就又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