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美容院背后的套路
?。?p> “在那個年代,第一次做活動就能做十幾萬塊錢,不得相當于現在上百萬的收入了?”
“差不多!”
“這么賺錢的行業(yè),姨,怎么看待美容行業(yè)中普遍存在的坑蒙拐騙的現象?”
在逛街時都會遇到各種推廣,比如免費送各種化妝品、免費理發(fā)和免費做美容等等。315晚會上,央視就曝光了上述免費服務大部分是美容院背后的套路。
用免費的噱頭把消費者給哄騙過去,然后誘使消費者買低價的服務。等消費者購買了低價的服務,再通過看起來專業(yè)的檢測與檢測結果,來告知消費者皮膚或者身體問題的嚴重性,誘使消費者辦卡或者消費。
“前面聊到過我們自己開美容店是正兒八經想辦法拓展業(yè)務,從祛斑、紋繡、針灸減肥到代理國際化妝品品牌,開啟曲線救國的方式!但其實像JM你說的一樣,我們很多同行確實也存在一些不正規(guī)的套路~”
“能說嗎?哈哈…,會不會涉及揭露美容行業(yè)的內幕?”麥客很好奇作為美容行業(yè)二十幾年從業(yè)的妮娜,能觀察到哪些現象。
“可以說的,之前315晚會也曝光了美容院背后的套路,在曝光后,這種亂象在短時間內確實有所改善。但時間一過,曾經的亂象又會死灰復燃了,甚至愈演愈烈?!?p> “現在有315監(jiān)督,包括消費者服務熱線投訴舉報,在你們經營美容的那個年代,沒有這么嚴格監(jiān)管吧?”麥客也曾經因為購物買到假貨,而撥打消費者服務熱線12315。
“沒有,也沒有人來維護這個市場,我們很多同行就是在外面拉客,把人拉進美容店,就像現在還有新聞曝光,消費者被毀容,在那個年代真正學習美容的人更少,大部分都沒有什么基礎,而且也是并不專業(yè)的師傅在學習中傳幫帶。”
我們常見的美容套路就是他們的銷售人員一般都會在大街上地推,看到目標人群就會上前去搭訕。搭訕的理由都很相似,就是各種做活動,或者免費做美容,引導消費者去店里。
“姨,您這邊門店也這樣做過嗎?”
“沒有的,我知道很多同行都在這么做,但是我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做不來這種事情!”
“他們是不是大部分都是用一些免費的套路請消費者進店里?”
“是的,一看免費的,有人就心動了。當他們真的走進店里,真正的套路開始了。先是慢慢給你卸妝,卸妝不是重點,重點是給你推薦一些看起來很劃算的項目。有人看這價格確實不貴,于是就掏錢了。而有人就是想免費,不愿意掏錢。這時候店員就開始冷嘲熱諷,直到你愿意掏錢為止?!?p> “呃,這行為太過分了吧!”
“一些細節(jié)可以參考315晚會報道的細節(jié),前面讓消費者掏點小錢,然后榨取才剛剛開始,比如說皮膚不好,高級美容師會給去做檢測,美容師就開始表演演技,無一例外,美容師會無比夸張地說你的皮膚存在多少多少的問題,如果不趕緊解決,就會有很大的后遺癥。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忽悠與嚇唬中,消費者基本上都要消費大幾千、好幾萬才能從美容院走出來。甚至部分學生群體,因為口袋沒有那么多錢,最終被迫貸款消費。”
“太黑心了!”
“我認識的不少老鄉(xiāng)、認識的同行都有這么去做過!”
2
“說美容店都是坑蒙拐騙,在這當中會不會也有被一棍子打死的情況產生?姨姨可以介紹一下,比如一些正當消費的情況嗎?”
妮娜認真想了想,“我拿我們門店的收費來說吧!”
“可以呀!”
“比如客戶來做紋繡,標價80塊錢到100塊,最后也會高于這個價錢,像消費者要獨特個性的顏色,那么這個就需要親自調顏色,不是現有的顏色中可以直接選擇,那是需要加錢;還有些消費者怕疼,那么就需要加麻藥等等!”妮娜簡單計算著。
“這個我是認可,就從現在這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來說,我也認可這些服務項目的收費根據,但核心是騙的問題,其實就出在一個知情權的問題上面?!?p> “是的,不愧是做媒體的老法師~”
“哈哈…哈!明明就是媒體小兵,還老法師,姨您才是美容行業(yè)的老法師,靈魂導師般的存在!”
“沒有那么夸張的!現在回想起來,美容導師這個職業(yè),算是一種特色存在,自帶銷售屬性,在與消費者交流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存在夸大消費效果的現象,消費者就會覺得上當受騙,我這個人做生意就很少會這樣去做!”
“那您會怎么做呢?”
“我都會明碼標價每一個項目,額外增加項目也會告訴消費者加這個東西多少錢,加那個多少錢,消費者一聽其實會覺得,其他美容店為什么這么便宜,包做好才多少錢,你這邊要這個費用要那個費用,剛開始很長一段時間我做生意的門店都生意不太好~,但我堅持做誠信的生意?!?p> “我們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是的,美容店看似給你全包,價錢還便宜,實際上在其他方面就會想盡辦法摳出來利潤。羊毛出在羊身上,表面是人家給了自己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價里?!?p> “姨,您有錢不賺,還明碼標價,別人會不會覺得你傻?”
消費者在美容店消費的時候,作為美容院商家做好明碼標價既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又能很好的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
本應該是互利雙贏的事情,但有些美容院的商家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非要弄出一些隱性收費項目,被消費者發(fā)現后還態(tài)度強勢,這種情況,妮娜表示在他們剛開始入行美容行業(yè)的九幾年、兩千年前后是很普遍的現象。
事實上,我們現在美容行業(yè)還有這種情況產生,最近幾年的315晚會就有曝光美容院背后的套路。
“姨,在你們經營美容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生美容導師對消費者美容后效果的承諾不一樣,該怎么處理呢?”
“那基本上該賠錢賠錢,該退錢退錢,誰的責任誰承擔!”
“開美容院,怎么規(guī)避這種風險呢?”
“其實就是要認清晰認識到消費者在美容前的知情權非常重要,不能夸大其詞,避重就輕,要充分地與消費者溝通,講清利害關系?!?p> “在同時期,姨您身邊這些開美容院的老鄉(xiāng)、朋友們,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的老板?”
“有的~”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5-11/941a8433e81dd240d3b2276c4a3f5c30Po551aZMWbkg40l.jpg)
焦顏時代里的麥客
我都會明碼標價每一個項目,額外增加項目也會告訴消費者加這個東西多少錢,加那個多少錢,消費者一聽其實會覺得,其他美容店為什么這么便宜,包做好才多少錢,你這邊要這個費用要那個費用,剛開始很長一段時間我做生意的門店都生意不太好~,但我堅持做誠信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