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隨身帶著一扇門

第六十三章 建言!【感謝九點半1的萬賞】

隨身帶著一扇門 妖僧花無缺 2743 2022-09-16 08:00:00

  是夜。

  段沖、曹仁師徒在屋外賞月。

  寧淑華拉著曹信進了里屋,取出昨晚才默完的秘籍,溫聲道:“照理說,你這個年紀應(yīng)是打根基的時候,不宜接觸上乘武功?!?p>  這個道理曹信清楚。

  年齡太小,身子骨尚未長成,心性不定,貿(mào)然修煉武學,很容易行差踏錯毀了根基前程。

  例如岐山,煌煌大派,門中不少弟子六七歲上山,但一開始并不接觸武藝——

  讀書、習字、鑄根基、養(yǎng)心性。

  最多再練練花架子劍招。

  等到六七年過后,十二三歲才開始正式接觸武學。

  曹信這個年紀,還是太早。

  “但是跟旁人不同,你根骨資質(zhì)雖然一般,可勝在筋骨強健,心性也遠超常人?!?p>  “沒必要固守舊例?!?p>  寧淑華將秘籍遞給曹信:“這便是《寧氏鷹爪功》的秘籍,你好生研習,須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p>  “多謝師父!”

  曹信誠心感謝。

  拜師寧淑華,得到秘籍的難度遠比他想象的還要簡單。

  前幾天才磕頭定下師徒名分。

  今日才剛剛辦完拜師宴正式列入寧氏門墻。

  這才當晚,寧氏一脈的看家武學《鷹爪功》的秘籍就已經(jīng)入手。

  再沒有這般快的!

  “咱們師徒,無須客套。”

  “我寧氏確實不如岐山山門廣大,《鷹爪功》比起岐山頂尖武學也多有不如,但放眼江湖也不是等閑。而且岐山規(guī)矩多,頂尖武學即使在岐山內(nèi)部也不是人人都能修習。你只要將《鷹爪功》修習妥善,日后再掌握我寧氏絕學《鷹蛇生死搏》,偌大岐山能壓你一頭的不會超過一掌之數(shù)。”

  寧淑華循循善誘,不想讓曹信看低寧氏傳承。

  她雖是岐山弟子,但畢竟是女修一脈,掌握的大多武學都不適合曹信。再加上她與段沖已經(jīng)被開革出門,許多岐山武學自身都尚未掌握完全,在外教授弟子更只能傳授皮毛不敢深入,以免岐山責難。

  例如曹仁。

  他拜師段沖,一開始段沖只為掙錢,傳授岐山劍法中的粗淺部分無傷大雅,壓根不曾想過涉及真?zhèn)鳌?p>  待到真心要收錄曹仁為弟子之后,心態(tài)轉(zhuǎn)變,這也無妨——岐山劍法不能傳授,但段沖驚才絕艷,尚有自創(chuàng)的《狂風快劍》,一旦完善,未必輸給岐山劍法三十三。

  曹仁不缺傳承。

  同理。

  寧淑華這邊也是一樣。

  她雖然沒有自創(chuàng)武學,卻有寧氏傳承。

  故此,曹信拜師寧淑華,入的不是岐山一脈,而是寧氏一脈,日后行走江湖可稱寧氏門徒!

  ……

  “弟子省得!”

  曹信捧著秘籍,乖巧點頭。

  他不貪。

  有什么就練什么。

  吃到嘴里才是真的。

  只有實力足夠強橫,日后才有能力找尋更厲害、更高明的神功絕學,切不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乖徒兒!”

  寧淑華見曹信模樣,愈發(fā)歡喜。

  這弟子太讓人省心了。

  唯一缺陷,就是根骨。

  但也不是沒法彌補。

  且不提曹信年紀尚小,根骨尚未長成,待到十五六歲時很可能還會再提一提,就說曹信的醫(yī)術(shù)造詣,日后行醫(yī)天下、醫(yī)道圣手,想求取一兩株提升根骨資質(zhì)的神藥也大有希望。

  醫(yī)術(shù)。

  武功。

  相輔相成,定能走的更遠。

  師徒二人聊著,寧淑華傳授秘籍后,又給曹信介紹寧氏門庭過往榮耀,進一步激勵曹信。

  曹信認真聽著。

  待到尾聲,他才刻意問道:“聽我大哥說,岐山弟子多修持內(nèi)功,歷久彌新,修煉時日越久就越強?”

  “岐山內(nèi)功——”

  寧淑華見曹信仍然對岐山武學上心,心里嘆一聲氣,但還是說道:“岐山武學極多,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三十三劍法’與‘岐山九功’。為師修煉的‘廣寒陰功’與你師伯修煉的‘抱元勁’皆為‘岐山九功’之一,修煉到高深處,都能睥睨當世?!?p>  提到這些,寧淑華也一陣無奈。

  說實在的,與岐山比起來,寧氏一脈的傳承的確寒酸——

  《寧氏鷹爪功》!

  《鷹蛇生死搏》!

  就這兩門,再無別的。

  而岐山不提名震江湖的‘三十三劍法’與‘岐山九功’,其他身法、拳法、掌法、腿法、刀法等各種兵刃拳腳功夫,都頗有建樹。

  這就是頂尖大派的牌面。

  武功繁多,絕學不少,自是讓人向往。

  寧淑華只以為,曹信也不例外,心向岐山。

  但只有曹信自己心里清楚,岐山武學雖多,可想要獲得完整秘籍卻比登天還難,他暫時不做奢想。

  此時故意提起,實則另有成算。

  “‘抱元勁’跟‘廣寒陰功’有什么區(qū)別?師父跟師伯怎么不同修一門內(nèi)功,關(guān)起門來也好交流。”

  曹信忽視寧淑華的黯然神傷,故作懵懂又問。

  “沒你想的那么簡單。”

  “‘岐山九功’各有側(cè)重——”

  “‘抱元勁’是由外而內(nèi)內(nèi)功修煉法門。這門功夫雖然費時甚久,見效極慢,但修習時既無走火入魔之虞,練成后又是威力奇大。蓋內(nèi)外齊修,臨敵時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內(nèi)勁相附,能于不著意間制勝克敵。待得‘抱元勁’大成,那更是無往不利、無堅不摧了?!?p>  “但此功最適合男子修行,女子向來難有成就?!?p>  “不比‘廣寒陰功’,這種陰功與女子同屬‘坤脈’,女子修行更勝從容。岐山歷年歷代都有修行此功名滿天下的女俠,是岐山女修首選?!?p>  寧淑華是女子,當然也不例外。

  “就沒有女子修習‘抱元勁’,或者男子修習‘廣寒陰功’的?”

  曹信追問。

  “當然也有。”

  “雖然門中不提倡,但畢竟人多,總有不信邪的想要劍走偏鋒,但大多碌碌,沒什么名堂?!?p>  久而久之。

  岐山內(nèi)部就有定論——

  ‘抱元勁’適宜男子。

  ‘廣寒陰功’適宜女子。

  然而世上畢竟有例外,曹信一雙大眼睛真誠的看著寧淑華,脆聲道:“我覺得師父要是轉(zhuǎn)修‘抱元勁’,一定更合適?!?p>  “哈哈!”

  “你覺得?”

  寧淑華聽的一笑,并未上心。

  但曹信卻將小臉一肅:“師父不要小瞧徒兒,我學醫(yī)神速,就是因為隱約能感受到人體內(nèi)的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我能感覺到,師父體內(nèi)那股陰寒氣息別別扭扭,倒是跟師伯體內(nèi)的中正平和的那股氣極為契合?!?p>  嗯?

  聽到這里,寧淑華終于正視起來,臉上笑容收斂。

  只是腦袋一時轉(zhuǎn)不過來。

  學醫(yī)?

  氣息?

  真的假的?

  這也太玄乎了吧!

  “師父練了‘廣寒陰功’,可以轉(zhuǎn)修‘抱元勁’嗎?”

  曹信見狀問道。

  “應(yīng)該可以。”

  “‘抱元勁’中正平和,能納百川,能兼修任何功法,也能轉(zhuǎn)修任何功法?!?p>  寧淑華回憶片刻,才回道。

  她心底其實還是不敢相信曹信的話,可這徒兒是神童,又是醫(yī)圣苗子,今日又突兀提及此事,若沒有緣由,若不是當真看出,沒道理莫名其妙會讓她從‘廣寒陰功’轉(zhuǎn)修‘抱元勁’。

  這不合理。

  而這其中的不合理,再跟曹信本身的‘神童’屬性一對應(yīng),哪怕再離譜,寧淑華也不敢笑罵一句‘荒唐’,反而要認真思考其中的可能性,甚至主動為曹信的話尋找注解。

  這就是‘人設(shè)’的影響力。

  曹信人設(shè)好,故而說的什么屁話都能讓人重視三分。

  而這一邊。

  曹信聽了寧淑華的話,就更無負擔,笑道:“既然可以隨意轉(zhuǎn)修,師父不妨試試。我觀師父體內(nèi)氣息,短時間內(nèi),至少最近兩三年間,‘廣寒陰功’難有突破。既如此,不如抽出兩三年時間試一試‘抱元勁’。若我看的沒錯,頂多一兩年時間,師父就能覺出‘抱元勁’到底如何?!?p>  無法跟寧淑華直言‘洞悉’以及‘武技契合度’的情況下,曹信只能如此含含糊糊,神神叨叨。

  在別人身上未必好用——

  例如段沖。

  一個是黃口小兒戲言。

  一個是岐山百年經(jīng)驗。

  相信哪個,無須贅述。

  段沖不大可能搭理他,多半一笑置之。

  但寧淑華對他這個‘神童愛徒’有一種盲目信任,在她身上,大有希望。

  果不其然——

  “那——”

  “那我試試?”

  寧淑華將信將疑。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