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買糧2
姚向北道:“正是如此?!?p> 南陽縣大部分的莊戶人都是吃雜糧,村里吃的雜糧主要是高梁、黃米、豆子啥的混合雜糧,不少人家窮也會吃糠皮、野菜啥的應(yīng)付。
玉米、紅薯這些不挑地盤又高產(chǎn)的糧種,別說南陽縣沒有,就是整個(gè)大衛(wèi)朝都沒人聽過。
沒得選,大米能夠儲存的時(shí)間有限,屯糧就只能買稻谷。
姚向北道:“這事不能大張旗鼓,我們家在村邊邊上,平日村里人去縣城里的少,很少有人過來串門,只要不弄除太大的動靜,應(yīng)該沒人知道?!?p> 畢竟對岸就是流放村,誰沒事到這邊來晃悠?
就算沒有流放村,村里可沒誰能說與姚家人有交情過來串門子。
姚三順更糊涂了,“大動靜?我們要買很多嗎?”
姚向北道:“也不用買很多,能吃到明年這時(shí)候就成?!?p> 姚三順:那還不多?
再看妹妹和妹夫,顯然都是這么想的,家里就他遲鈍嗎?
姚家人開始屯糧食的事情村里人并不知情,畢竟有的事情悄悄預(yù)防是一回事,萬一并沒有發(fā)生大旱卻引起了恐慌,那就罪過大了。
周邊的人家偶爾看到姚家買糧食也沒覺得有啥不對。
姚家買那么大片的地本就是不好種糧食的沙地,一半沒開荒,一半種的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買糧食吃什么?
姚家人去了城里的糧鋪,糧鋪里的人都認(rèn)識姚蘭,畢竟這樣的身材來過一次就能讓人印象深刻。
糧鋪掌柜的笑瞇瞇的道:“姚夫人最近又清瘦了一些,是不是家里的糧食不夠吃?今天可要多買點(diǎn)?!?p> 是想來買糧食姚蘭……她是開心好還是生氣好呢?
姚向北道:“那是要多買點(diǎn),掌柜的,先給來三十斤大米?!?p> 糧鋪掌柜笑開了花,“好勒?!?p> 姚蘭道:“爹,我喜歡吃包子?!?p> 姚向北豪氣道:“那再來十斤面粉?!?p> 糧鋪掌柜花開的更旺,“行?!?p> 姚三順道:“就吃那兩樣有啥意思?爹你沒瞧見妹妹都瘦了?”
姚向北想了想到:“那就啥子綠豆、紅豆、黃豆都來些,還有那什么糯米小米也一起湊個(gè)十斤吧?!?p> 糧鋪掌柜樂啊,忍不住還想——姚向北疼閨女啊,瘦這么一點(diǎn)就買這么多,真不怕養(yǎng)出一頭豬。
養(yǎng)成豬也沒關(guān)系,姚家招的是上面女婿,就那膀子力氣,男人就算是嫌棄,也不敢造次,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如此,一單就賣出這么多斤糧食,可比那些幾斤幾斤買的人家要強(qiáng)太多了,糧鋪掌柜的做主又送了半斤小米。
若是別家,一口氣買這么多糧食只怕還搬不回去,但是姚家人力氣都很大啊,背個(gè)幾十斤的東西就跟沒事的人一般。
“姚兄是我看過力氣最大的人了,若是到碼頭干活只怕一個(gè)能頂三個(gè)。”糧店掌柜的毫不吝嗇的贊到,他下面可就缺這樣的人呢,若是能幫自己去碼頭搬貨,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糧鋪掌柜也就隨口一提,姚向北也隨口一問,“你這糧食都是走碼頭來的???”
糧鋪掌柜道:“我們可是秦家的鋪?zhàn)?,秦家在南陽縣可以說是秦半城,莊子里的糧食吃不完,哪里還需要外面運(yùn)過來?”
“哦,那你搬貨做什么?”
“主家的莊子好幾個(gè),每年糧食吃不完都要走水路送出去,下個(gè)月又到上新糧的時(shí)候,就想著把陳糧送走,不知道那天姚兄可得空能到碼頭幫點(diǎn)兒忙?”
姚向北不得空,不說銀子他不干活。
姚蘭倒是眼睛一亮,“掌柜的,你家陳糧要是送出去啥價(jià)錢?”
糧鋪掌柜看著她。
正愁找不到好借口買,姚蘭道:“你也知道我們家沒種地,人多吃得快?!?p> 糧鋪掌柜:是你吃得多吧?
“若是便宜的話,不如賣我們一些?”姚蘭笑瞇瞇的道,“也省得天熱了之后,我們總還要往城里跑?!?p> 糧鋪掌柜想想也是的,新糧出來倉庫就要騰地方了,往年這時(shí)候都是要清陳糧的,姚家若是要的話,還便宜了請苦力的錢。
說是陳糧,就是去年收的稻谷,曬干了沒有去殼在倉庫里收著,糧店的大米賣得差不多的時(shí)候就去殼再賣,稍微有點(diǎn)麻煩,但是能收個(gè)三五年不壞,故而這么多年糧店都是這么做的。
秦家糧鋪的倉庫里大概還有十多萬斤稻谷,姚家自然吃不下這么多稻谷,姚向北大口一張:“那就要一千斤?!?p> 開口就是千斤,糧鋪掌柜又“心疼”了姚蘭一番,“一千斤谷子去殼也就幾百斤,怕是不夠你家閨女吃?!?p> 于是姚蘭也要大收一揮,“我再加一千斤好了?!?p> 糧鋪掌柜大喜。
此時(shí)谷物并未漲價(jià),糧鋪賣的還是陳糧,大米五文錢一斤,陳谷三文錢一斤,兩千斤聽起來數(shù)目龐大,其實(shí)花費(fèi)也就六兩銀子。
糧食的價(jià)格不管比布店的布、藥鋪的藥,還是屠夫攤子上的肉,都要便宜太多了。
要知道這還是賣價(jià),糧鋪收糧的價(jià)錢還要低,也難怪村里人種地?cái)€不出錢。
為了怕姚家人反悔,糧鋪掌柜喜滋滋的還讓店鋪的伙計(jì)駕牛車給送去,兩千斤稻谷,剛好一車。
湯家村沒人挖地窖,村里人收糧食都是散堆在家里,除非送城里去交租,不然都不會裝袋的,因?yàn)榧Z袋都是要錢的。
一個(gè)兩文錢,口袋有錢心不慌,姚大爺痛快的又給了一百個(gè)子將糧袋都買了下來。
他們家住處離河近,姚向北也沒讓伙計(jì)繞道楊家村到屋門口了,直接讓他送到河對面,自己再背過去。
姚家人力氣大不假,可惜獨(dú)木橋承重不夠,父子三人就算有膀子力氣也只能來來回回一袋袋的搬過去。
姚青和花叔在里面得了消息也出來幫忙搬糧食。
姚蘭想:還是得修個(gè)好點(diǎn)的橋。
糧鋪的伙計(jì)也是驚呆了,難怪要買這么多糧食吃,就這力氣,不多吃點(diǎn)能行嗎?
過了橋再搬回自己家就容易多了,姚家人力氣大,一次都往最多的般,一人幾趟很快就搬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