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重生84,從養(yǎng)魚開始

第0002章家是一輩子的記憶

重生84,從養(yǎng)魚開始 無色非龍 3671 2022-08-15 18:04:16

  盧昌華交班了。

  他跟著食堂的送飯車返回了家屬區(qū)。

  他跳下車說道:“爸,我先回家了,今天有點累?!?p>  “你先回吧,我食堂還有事。”

  盧再高看了看兒子,對著他的頭發(fā)用手指點了點,一臉的嫌棄,什么都沒說,帶著食堂的人去忙乎了。

  韓穎扶著掛車的欄桿,對著他喊道:“晚上找你玩……”

  盧昌華瞄了眼她,揮了揮手。

  待輪式拖拉機突突突的開走,四周生氣撲面而來。

  河沙鋪墊的場區(qū)內(nèi)部路兩側(cè),挖著一米深的排水溝,溝邊栽種著海碗粗的柳樹。

  咯咯咯的老母雞身后,跟隨著十幾只毛絨絨的小雞仔,嘰嘰嘰焦急的呼喚著媽媽。

  水溝里幾只鴨子在污水里來回的游動,尋找著它們認為的美食。

  幾個小屁孩嘰嘰喳喳的喊著口號,“沖鴨~殺鴨~”

  呼嘯著踢踢踏踏從盧昌華的身邊沖過,跑進了水溝邊的蒿草叢里。

  功夫不大,草叢里就傳出了嗷嗷的哭喊聲。

  這條砂石路東西貫通整個家屬區(qū)。

  盧昌華家就在這條路的東頭,坐北朝南的一趟平房,東頭第一家。

  四月的東北,積雪已經(jīng)融化,春風強勁,把地面的浮土吹上了天空。

  他沿路而行,與幾個職工家屬打著招呼。

  盧家這趟平房住了四家,盧家居東,胡家居西,中間則是何家、毛家。

  在西頭胡家不遠處,是一座巨大的木制瞭望塔,有二十幾米的高度,底下的樓梯已經(jīng)被拆除,半截樓梯吊在空中,隨風擺動,發(fā)出吱呀吱呀的響聲。

  長水農(nóng)場曾經(jīng)是勞改農(nóng)場,后來改變性質(zhì),成了國營農(nóng)場,這座瞭望塔就是時代的見證。

  “喲,昌華下班了?”

  胡大媽站在院子里撒著草籽,幾只老母雞圍著這個中年女人咯咯咯的啄食。

  看著年輕許多的胡大媽,盧昌華心里一陣感慨,年輕真好!

  “毛大爺,上班去?”

  在胡家隔壁的院門被推開了,走出一個皮膚黝黑小個子中年男人,他胳膊上搭著軍綠色的大衣。

  “啊,上班,你回來了?”

  “哎,回來了。”

  毛大爺據(jù)說是參加過朝戰(zhàn)的老兵,具體是什么情況人家也沒說過,盧昌華只是偶爾聽到別人提過一嘴。

  何家沒人在家,院門掛著鎖頭。

  盧昌華家門前的這條路,一直往東,延伸出了很遠,與機耕路相連。

  東邊二百米外,一南一北兩大塊田地,這是三分場的后勤菜地。

  在機耕路的南側(cè),有一排土坯房,這是菜園的管理用房,種菜需要的農(nóng)藥化肥種子都在這里,還有鋤頭鐮刀等農(nóng)具。

  整個三分場的職工生活用菜就是這里供應的。

  所有職工家屬都要參加菜園的勞動,每天1塊錢的工錢,如果堅持下來,工資比一級工都高。

  菜園管理房南側(cè)則是育苗基地,各種蔬菜的幼苗都是這里培育出來的,然后再移植到機耕路南北兩側(cè)的大田里。

  這條機耕路兩側(cè)植有行道柳樹。這兩側(cè)的菜園專用地有二十多坰,夏秋季節(jié)這里是最熱鬧的地方,每天下班之后,家屬們就聚集在菜園,購買蔬菜,回家準備飯食,這里成了變相菜市場。

  穿過近400多米的菜園機耕路,再往東就是盧昌華心心念念的小水庫了。

  其實,當初就不是為了修什么水庫,而是為了更便捷的轉(zhuǎn)場農(nóng)機具。

  這里有一條寬度在400多米的南北溝,把家屬區(qū)和東邊地塊隔離了。

  溝里常年有小溪流過。

  附近也形成了一片濕地。

  這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分場請示農(nóng)場要建一條橫跨東西的土筑機耕路,這樣就能少走彎路,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和油料。

  就這樣,農(nóng)場水利隊規(guī)劃建設(shè)了這條機耕路,在路中位置,放置了水泥涵管,作為溪流流淌的通道。

  說起來,這條路經(jīng)過了多次的加固和拓寬,如今已經(jīng)形成了長度400多米,寬度8米的一條土水壩。

  八十年代后,在涵管處增加了水閘,在水壩的南側(cè)形成了一個占地近20畝的小型水庫。

  一直以來,這個水庫就是提供農(nóng)田灌溉的水源。

  倒不是沒人想到用來養(yǎng)魚,而是養(yǎng)過。

  三分場作為實際管理人,當然想要利用這個水庫了。

  可當時水庫剛建成,水體很瘦,放進去萬把尾魚苗,不是因為洪水魚跑了,就是魚養(yǎng)的瘦弱,沒什么肉,收效不大。

  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三分場附近有好幾條小河流,野生魚類豐富,很多職工都會去打魚摸蝦,場領(lǐng)導也就熄了養(yǎng)魚的心思。

  眺望了一眼東方那片還有部分冰雪的水庫,盧昌華嘴角含笑。

  走到自家的院門口,滋滋一陣嗚咽,一條大黃狗搖頭擺尾的沖了過來。

  “熊寶?”

  盧昌華心里一陣激動,這是他曾經(jīng)的玩伴,從小養(yǎng)到大的,沒想到時光倒流,自己還能與它相見。

  他記得,熊寶在明年的打狗運動中,被人用小口徑槍打中。

  這件事一直是盧昌華心里的痛。

  拉開院門,熊寶撲了過來,雙爪死死的扒在他的身上,不愿撒手。

  盧昌華看著熊寶水潤潤的眼睛,不禁哽咽起來,雙手抱著它的腦袋,用臉一個勁兒的蹭著狗臉,熊寶的大舌頭在盧昌華的臉上舔了又舔。

  “兒子下班了?”

  一個極為熟悉的聲音響起,盧昌華抬頭就見一個四十多歲的小個子女人推開房門看著他。

  “媽,我,我回來了?!?p>  “趕緊洗把臉,準備吃飯了?!?p>  “誒?!?p>  盧昌華嘴里應著,眼睛卻像進了沙子般,紅紅的。

  一進入戶門就是一間廚房,兩口鐵鍋安在灶臺上。

  里邊的一口是煮豬食的,帶著一股淡淡的野菜味道。

  外邊的這口鍋則是全家的飯鍋,炒菜蒸饅頭下面條,一鍋多用。

  鍋蓋上冒著熱氣,一股菜香隨著熱氣飄散在空中。

  盧昌華吸了吸鼻子。

  “媽,菜真香,做了什么好吃的?!”

  “哪有什么好吃的,有啥吃啥?!?p>  盧媽媽樂呵呵的說道。

  熊寶圍在盧昌華的身邊,來回的轉(zhuǎn)著圈子。

  “快去洗臉。”

  “誒。”

  往左手一拐,推開一扇木門,這里就是盧家的客廳、餐廳兼臥室的所在地。

  在南側(cè)的窗子旁,有一個鐵藝的洗臉架,一盆熱水架在架子上,冒著淡淡的熱氣。

  盧昌華脫掉工作服,嘩嘩的洗起臉來。

  很快這盆水就變黑了。

  他端著水走到了院子里,把水倒在地面上,去鍋臺邊的水缸里舀上幾瓢涼水,重新再洗一遍。

  洗漱之后,他打開家里的靠邊站飯桌,把桌子架在了炕沿邊,拿上碗筷擺好。

  盧媽媽把鍋里的饅頭裝在盆里,用鍋鏟子把菜鏟進盤子。

  “媽,還是你的手藝好,白菜土豆都能這么香!”

  “現(xiàn)在沒有菜,將就吧,到了六七月就好了,菜就下來了?!?p>  “沒事,這就挺好?!?p>  盧昌華坐在凳子上,老媽坐在炕沿上,娘倆這頓晚飯吃的格外香。

  “你這頭發(fā)這樣可不行,找個時間剃了?!?p>  老媽雖然寵愛盧昌華,可這樣的打扮太驚世駭俗,盧媽媽也受不了。

  “行,我明天就剃了?!?p>  “這就對了,省得讓你爸生氣?!?p>  “你哥上午來信兒了,說他在廣播站都挺好,讓咱們別惦記他?!?p>  盧媽媽一提起自己的大兒子,一臉的驕傲。

  盧昌中是盧家的長子,盧昌華的大哥,比他大兩歲。

  在農(nóng)場廣播站實習。

  自從職高機電班畢業(yè),他就去了廣播站,已經(jīng)實習一年了,還沒轉(zhuǎn)正呢。

  盧昌華知道,大哥在廣播站的日子不好過。

  所謂廟小妖風大,池小王八多。那種機關(guān)單位,人事斗爭相當激烈,弄不好就被擠出去。

  “有機會我去看看大哥,他在機關(guān)肯定不容易。”

  “知道就好,你也要好好爭氣,向你哥學?!?p>  “知道了媽?!?p>  吃了晚飯,盧昌華搶著去洗碗,盧媽媽爭不過兒子,就舀了一桶豬食,拌上了一瓢麥麩子,提去豬圈給自家的兩頭小豬喂食。

  盧昌華在飯鍋里燒上了兩瓢水,待冒起了熱氣,這才停止燒火,把碗筷盤子放進鍋里洗刷起來。

  隔著山墻都能聽見小豬的嚎叫聲,威兒威兒的,也不知是餓慘了還是在跟盧媽媽撒嬌。

  墻上的掛鐘已經(jīng)指到了七點,老爸還沒回來。

  盧媽媽已經(jīng)屋里屋外的拾搗完,此時光線極暗,盧昌華拉了下燈繩,家里的唯三電器燈泡竟然沒亮。

  “唉,又停電了。”

  老媽自言自語道。

  室內(nèi)亮起了昏黃的燭光。

  一個罐頭瓶倒扣過來,在瓶底粘上蠟燭,這就是一個簡易的燭臺。

  如今的盧家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家里的電器只有三樣,電燈、收音機和手電筒。

  收音機需要電池,一般情況下舍不得用,每個月能聽上十次八次的就算高頻率了。

  電燈除非有必要,能不用就不用,費錢。

  至于手電筒,一般也是不用的,也費錢。

  這樣的家庭,在農(nóng)場是很普遍的。

  當然極個別的干部家庭已經(jīng)有了黑白電視機。

  四五百塊錢的價格讓人望而生畏。

  盧昌華記得,自己家買上黑白電視機還是88年之后的事。

  看著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致富,做先富起來的那批人!

  對,承包水庫,來錢快,合理合法。

  只是那于姓兄弟怕是要被自己截胡了。

  盧昌華記得今年夏秋發(fā)生了洪澇災害,農(nóng)場受災嚴重,附近炮團的干部戰(zhàn)士都來支援,今年的糧食肯定是減產(chǎn)了。

  可分場的小水庫卻得利了,水量充足,正好養(yǎng)魚。

  年底就有詳細的職工家庭農(nóng)場的政策傳達到分場了,這時候就是承包小水庫的最佳時機。

  正琢磨著,院里熊寶發(fā)出了狂吠。

  有人在院門外高喊盧昌華的名字。

  “誰呀?”

  “盧昌華,快把狗看住,我怕它?!?p>  “沒事,你進來吧?!?p>  盧昌華聽出是韓穎的聲音,就把熊寶用繩子栓住。

  熊寶見盧昌華來了,搖頭晃腦,好不親熱。

  “誰呀?”

  “韓穎?!?p>  “韓主任家的姑娘?。俊?p>  老媽嘴里嘀咕著,卻起身搬了把凳子過來。

  一進到屋里,韓穎就拉著盧媽媽說個不停,女人之間也不知哪來的那么多話題。

  盧昌華給韓穎倒了杯白開水。

  “不好意思,我家沒有好茶?!?p>  “我不喝茶,開水挺好的?!?p>  韓穎看著盧昌華的眼神閃著光芒。

  “咳咳,韓穎,你找我有事?”

  “哦,你今天說喇叭褲不穿了,是不是真的?”

  “哦,是真的。對了,明天我要進城把頭發(fā)剃了?!?p>  “啊?那不是白燙了?”

  “這個發(fā)型不適合我。”

  “哦。明天我陪你去唄?”

  “你?不上班了?”

  “我請假?!?p>  “那可得起早,不然趕不上客車?!?p>  “咱們五點就走吧,早點走把握?!?p>  韓穎眼睛里神采奕奕。

  “行吧,在隊部碰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