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是皇上你說的都對!
這個逆子,竟敢說這種話!
話音剛落,李世民欣慰的臉色當(dāng)即凝固了下來。
他氣的半死,手上的戒尺蠢蠢欲動,怒道:“誰出的主意,誰人教你這么說的???”
眼看著李世民,李祐心中閃過一絲欣喜,抬眼不甘示弱道:“無人教導(dǎo),是兒臣自己的主意,還請父皇恩準(zhǔn)!”
去嶺南道廣州,是李祐經(jīng)過神似熟慮后的想法。
現(xiàn)在戰(zhàn)亂剛剛結(jié)束,這個時候的廣州還是極為窮苦的地方。
但隨著造船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萬國來朝,只要稍加建設(shè)廣州,這個地方將會迅速的富裕起來,這就是未來起兵的資本,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廣州靠海,萬一自己拼不過那李治和武媚娘,還能去往琉球或者倭國,不至于落得涼涼的下場。
以廣州為封地,進可攻退可守,可以說是個再好不過的地方了。
此時李世民正在氣頭上,李祐只希望他頭腦一熱答應(yīng)了下來,這樣也不枉費自己挨了一頓打。
事情的發(fā)展超出了眾人的意料。
所有人都李佑這話嚇得呆愣住了。
怎么好好地就突然要去往那窮苦的廣州呢?
呆在長安不好么?
該不會打傻了吧?
李世民眉頭緊蹙細(xì)細(xì)的思量了起來,雖然這逆子將自己氣的半死。
但也不至于因為這件事就將他派往去往那么偏遠(yuǎn)的地方。
他畢竟只有八歲,正是頑劣的年紀(jì)。
只是他怎么會有這個想法呢?
是有人在旁邊唆使?
還是他自己的想法?
但自己昨晚就已經(jīng)派人去暗中觀察者李祐,一舉一動都很清楚,也沒見什么人在旁唆使。
李世民思來想去也沒想明白。
他抬眼掃過眾皇子,只見皇子們頓時移開了目光,一臉的懼怕,十分擔(dān)心戒尺落在自己身上。
李世民有了一絲悔意,這一百國力值虧了,也不該當(dāng)眾將氣撒在孩子身上,但轉(zhuǎn)眼這悔意消失殆盡。
棍棒地下出孝子,打他是為他好,不打不成才,這是天經(jīng)地義!
李世民臉色緩和下來,手里的戒尺也扔在了一旁,低頭安慰道。
“你有這般自知之明,悔改尚且不遲,以后當(dāng)用功讀書,做那省自身,明事理,懂是非之人,朕自然不會打罵于你。
至于你想去廣州,這山高路遠(yuǎn),林茂獸多,路途多艱辛。
廣州更是窮苦之地,此去多有危險,況且你尚且年幼,時候未到。
等你元服時,當(dāng)遵循禮儀,屆時你不想去也得去。
明白么?”
李祐聽他這么說,有些急了。
元服至少還要等四年,那這頓打豈不是白挨了,他連忙說道:“兒臣還是想早些去?。 ?p> 李世民雖然不知道為什么李祐這么堅持,但話都說出去了,自然不會輕易改口。
“此事莫要再提,你安心悔改,用功讀書,不要再頑劣惹朕生氣便好!”
李祐很無語,這李二怎么就不順著話接下去呢?真是浪費我的表情。
但這么一提醒,李世民有了個新想法。
如果李祐的策論是上佳,那派李祐去賑災(zāi)豈不是能漲很多國力值??
不過他才八歲,會不會不太好,會不會將災(zāi)區(qū)給整的烏煙瘴氣?
他思索了片刻,100點國力值不能浪費,但也不能讓李祐隨便亂來,得派人監(jiān)督好李祐。
“不過,你既然有悔改之意,朕便派你去山東災(zāi)地賑災(zāi),也讓你看看這人間疾苦,嘗嘗這世道艱辛?!?p> 李祐有些茫然,很是驚愕。
這去山東災(zāi)地不是比廣州更危險么?
這要是災(zāi)民造反了,說不定自己就涼透了。
李祐想也不想,就要拒絕道:“可是··父皇···山東山高路遠(yuǎn),林茂獸多,災(zāi)民···”
李祐話還沒說完,便被李世民不耐煩的打斷。
“身為朕的兒子,怎能懼怕這些?山高林茂,那便攀山伐木,若野獸甚多,那就拉弓開箭,有何懼怕的?
朕十二歲便領(lǐng)兵打仗,那寒風(fēng)似刀,冰雪侵骨,朕不照樣過來了?
你還年輕,就當(dāng)多吃苦,改改你那頑劣的性子??!”
李祐感覺心累,張了張嘴,沒能說出什么反駁的話。
你個李二剛才可不是這么說的。
他心里不斷吐槽,有氣無力的應(yīng)到:“兒臣遵命~”
這頓打算是徹底白挨了,廣州去不成了,改成去山東賑災(zāi),這叫什么事。
見李祐滿臉不情愿,李世民臉色鄭重的叮囑道:“回來時,你定要將這策論交予朕,不然朕定要重罰你!”
李祐很是無語,心中嘆了口氣,徹底無語了,賑災(zāi)完成后還得寫策論···。
不過這李二為啥這么在意策論啊?
李祐想不明白。
不過只要李世民一天不把自己扔到封地,自己就得使勁作死,只要作不死,那就往死里作。
今天雖然沒成功,只去了山東賑災(zāi),但是已經(jīng)是一個大進步。
事情總得循序漸進,總有一天自己能成功的去往封地的!
想到這李祐又好受了些,心中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賑災(zāi)貌似也同樣能搞事情?。?p> 至于寫策論?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你個李二這么在乎,不過我絕對不會寫的。
李世民想了想,覺得沒什么遺漏,便說道。
“今日到此為止,回府反省反省,準(zhǔn)備行囊,擇日跟著長史去山東曹州,賑濟災(zāi)民?!?p> 李祐連忙應(yīng)到:“兒臣遵命!”
說吧,李世民拂袖,背手轉(zhuǎn)身,帶著李承乾,朝著門外走去。
“臣恭送父皇!”
“兒臣恭送父皇!”
在一片恭送聲中,李世民和李承乾離開了國子監(jiān)。
蜀王李愔和蔣王李惲則滿臉幽怨的盯著李祐,經(jīng)過這么一鬧,李世民也沒了興致,他們連根沒能上臺去念自己的策論。
至于其他的皇子,比如李治今年其實還沒出生。
透過木窗,眾人隱約的見李世民儀仗已經(jīng)走遠(yuǎn)。
皇子們紛紛湊上前來,滿是關(guān)懷的問道。
“皇兄,你還好么,父皇打的你疼不疼?”
“我早說了讓你趕緊抄一遍,不然也不至于被打成這樣。”
“我們念了這么多遍了,你怎么一點都沒記下來,不然也不至于惹怒父皇,挨這頓打了!”
“是啊是啊,皇兄以后別惹父皇生氣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