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雜亂的斯拉夫派系
“嗷嗷嗷!痛得很啊!小莫你給我住手?。?!”
被莫德雷德抱在懷里薅頭發(fā)的陳凡徒勞揮舞自己沒長好的胳膊慘叫不已,讓莫德雷德臉上忍不住流露出嗜虐的笑容:“怎么了怎么了,小爺只不過是想要幫助一位女士保暖而已,姓陳的你不會連這點同情心都沒有吧?”
“廢話!合著不是在拔你呢頭發(fā)是吧???”長發(fā)被莫德雷德扯來扯去,陳凡忍不住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回過頭就一口上去,差點咬到莫德雷德的手背。
“我去!姓陳的,你真想當狗???”莫德雷德也是嚇了一跳,趕忙松開陳凡的頭發(fā)。
“好了!”貝利婭這邊緩緩放下陌生的女子,忍不住出聲教訓(xùn)兩人,“別折騰了,先給她上一層保暖的衣物,別因為胡鬧出了人命?!?p> 見貝利婭都這么說了,陳凡和莫德雷德對視一眼,都撇了撇嘴。
隨后莫德雷德抱起陳凡來到女人身旁,蹲下身讓陳凡的頭發(fā)能夠觸及到女人,一邊看著陳凡的頭發(fā)自動纏繞上女人的身體形成緊密的衣物,一邊嘖嘖稱奇:“別的不說,姓陳的你要是想當一個裁縫匠,肯定是不會把自己餓死?!?p> 陳凡對此直接翻了個白眼:“拉倒吧,你怎么不說我還能制造出來金屬呢?真想的話我改行去當一名出口商,豈不是比裁縫更賺?”
就在陳凡和莫德雷德你一句我一句的斗嘴中,細密柔軟的保暖衣物已經(jīng)在女人身上穿戴整齊,等到陳凡的頭發(fā)停止生長后,莫德雷德站起身來,用陳凡的小短腿按摩著自己有些蹲麻的部位,又引來了陳凡的一頓白眼。
大致檢查完女人的體溫和呼吸后,貝利婭這才放下心來,站起身活動兩下身體:“目前情況是穩(wěn)定下來了,不過至于身份暫時不能確定,我個人推測是斯拉夫體系的飄靈可能性更大一些?!?p> “為什么?”陳凡也不和莫德雷德斗嘴了,滿臉好奇地看向貝利婭。
“首先,”貝利婭也樂得在沒有手機信號,在女人醒來之前暫時也沒什么事情做的情況下跟好奇心滿滿的陳凡解釋一下,總比聽他飆垃圾話然后忍不住揍他一頓好,“她的頭發(fā)是金色的,這種發(fā)色一般都是神圣羅馬帝國和羅斯基輔較多,美洲那邊也有,但是或多或少沒有這么純真的,接近白金顏色的發(fā)質(zhì)?!?p> “哦,是因為你們那邊人種混太多了嗎?”
怎么聽陳凡這話怎么不對勁,總感覺他在嘲諷美洲血統(tǒng)雜亂的貝利婭懷疑瞥了他一眼,卻也沒有看出什么端倪:“可以這么說,但如果你不想我感覺是在被諷刺的話,就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說話方式。”
陳凡倒是還想說什么,卻被莫德雷德捂住了嘴巴:“嗨,這小子整天說話陰陽怪氣,貝利婭你繼續(xù)說吧,我們神圣羅馬帝國的神話體系太龐雜,吸收的聯(lián)邦過多導(dǎo)致體系也多,斯拉夫體系這一塊兒的內(nèi)容小爺還沒學(xué)過,正好就當是上課了?!?p> 貝利婭自然也懶得和陳凡計較太多,清清嗓子就繼續(xù)講了起來:“早期斯拉夫神話一直是歷史學(xué)家研究的一個挑戰(zhàn)。因為與許多其他神話不同,他們沒有現(xiàn)存的原始資料。早期的斯拉夫人甚至沒有留下他們的神明、祈禱或儀式的記錄。然而,主要由斯拉夫國家基督教化時期的僧侶撰寫的次要資料提供了與該地區(qū)神話交織在一起的豐富文化記錄。
關(guān)鍵要點在于,古老的斯拉夫神話和宗教體系持續(xù)了大約六個世紀,直到你們神圣羅馬帝國的基督教的到來?!?p> “咳咳咳!”
莫德雷德一聽這話也不好意思,擺擺手示意貝利婭趕快翻篇。
貝利婭也沒有為難莫德雷德的意思,繼續(xù)講解下去:“大多數(shù)斯拉夫神話都以具有雙重和相反方面的神為特征,根據(jù)農(nóng)業(yè)周期舉行了一些季節(jié)性的儀式和慶?;顒?。
通天塔的學(xué)者相信斯拉夫神話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歐時期,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早期的原斯拉夫部落分成不同的小組,由東,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構(gòu)成。每個群體都根據(jù)原始原始斯拉夫人的信仰和傳說,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本地化神話、神靈和儀式。一些東斯拉夫傳統(tǒng)與中東鄰居的神靈和習(xí)俗有一些重疊。
占主導(dǎo)地位的斯拉夫土著宗教結(jié)構(gòu)持續(xù)了大約六百年。12世紀后期,現(xiàn)在丹麥聯(lián)邦的入侵者開始進入斯拉夫地區(qū)。當時的主教阿布薩隆,國王瓦爾德馬我的導(dǎo)師,是與基督教更換舊斯拉夫異教工具。有一次,他下令推倒阿科納神殿中斯萬特維特神的雕像,這一事件被認為是古代斯拉夫異教結(jié)束的開始?!?p> 說著說著,貝利婭意識到自己扯遠了,也有一些針對神圣羅馬帝國的意思,于是悄無聲息地扭轉(zhuǎn)回來:“嘛,與基督教的三位一體單神論不同,斯拉夫神話中有許多神靈,其中許多神靈具有雙重面貌。Svarog或 Rod神是一位創(chuàng)造者,被認為是斯拉夫神話中許多其他人物的父神,包括雷神和天空之神佩倫。他的對立面是與大海和混沌有關(guān)的維萊斯,它們共同為世界帶來平衡。
當然,神話體系中也有季節(jié)性的神祇,如與春天土地肥沃有關(guān)的 Jarilo和冬季和死亡女神 Marzanna。像 Mokosh這樣的生育女神守護著女性,而 Zorya則代表著每天黃昏和黎明的升起和落日。
在斯拉夫創(chuàng)世神話中,一開始只有黑暗,居住著羅德,還有一個包含斯瓦洛格的蛋。雞蛋裂開了,斯瓦洛格爬了出來;破碎的蛋殼上的灰塵形成了神樹,它升起,將天與海分開。斯瓦羅格用冥界的金粉代表火,創(chuàng)造了充滿生機的世界,還有太陽和月亮。雞蛋底部的碎片被收集起來并塑造成人類和動物。
在不同的斯拉夫地區(qū),這個創(chuàng)世故事有不同的版本。他們幾乎總是包括兩個神,一個黑暗和一個光明,代表冥界和天堂。在一些故事中,生命是由雞蛋形成的,而在另一些故事中,它來自大?;蛱炜?。在故事的進一步版本中,人類是由粘土形成的,當光明之神形成天使時,黑暗之神創(chuàng)造了惡魔來提供平衡?!?p> 陳凡聽到這里,又開始蠢蠢欲動,好在莫德雷德依舊壓制著他。
貝利婭也是沒好氣地看了眼陳凡:“我知道你想說什么,但是這和你們中原盤古開天辟地的神代傳說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就不要來為難我一個扶桑長大的美洲人,和莫德雷德一個神圣羅馬帝國的人,好嗎?
扯遠了,該說說后來羅斯基輔的東正教問題。
云裳3世紀,隨著基督徒在不同文化地區(qū)的發(fā)展壯大,正統(tǒng)教會內(nèi)部的思想逐漸多元化,而針對誰是正統(tǒng)信仰、誰是異端信仰的判定,則進一步加劇。公元313年,西方正帝君士坦丁一世與東方正帝李錫尼頒布《米蘭敕令》,基督徒這一在羅馬帝國境內(nèi)流傳近300年的民間信仰全面合法化。后君士坦丁擊敗李錫尼統(tǒng)一帝國,成為唯一合法的羅馬帝國皇帝。
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亞召開第一次大公會議,君士坦丁與科爾多瓦主教奧修共同主議,東方議員245人、西方5人。亞歷山大港主教亞他那修支持的三位一體及基督論確立,同教會人氣司鐸阿里烏支持者的阿里烏斯派耶穌非神主張被判異端。《亞他那修信經(jīng)》頒布?;酵綇拿耖g信仰進格宗教信仰團體,且第一次分裂。亞他那修則鞏固了自身在亞歷山大港的主教權(quán)威。
330年,君士坦丁從羅馬遷都拜占庭,命名新羅馬,是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主教進格新羅馬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后成為普世牧首。依國家首都任命的大主教制度確立。337年,君士坦丁臨終前在伊茲密爾接受臨終涂油禮。至此,君士坦丁堡教會成為首都教會,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成為帝國御用主教,得以近距離為羅馬皇帝、貴族及其他上流人士宣道。基督徒的宗教權(quán)利中心則重新回到東方。
君士坦丁死后,帝國再次分裂。355年,東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流放羅馬主教理伯略,擁立斐理斯二世,但遭到羅馬市民的反抗。斐理斯被趕走,理伯略復(fù)位。東部帝國與西部教會的宗教權(quán)爭端加劇。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二次大公會議,亞歷山大港主教提摩太、安條克主教默理多、大主教那他略及其繼任圣額我略·那西盎主議,150名東方議員參議。會后,帝國境內(nèi)留存的阿里烏斯派則遭到舉國迫害。正統(tǒng)的基督教義確立。
正統(tǒng)基督徒自解決阿里烏斯派問題后,逐漸將矛頭轉(zhuǎn)向羅馬帝國境內(nèi)的多神教團體。391年,亞歷山大港主教戴福祿征得狄奧多西一世同意,展開了針對古埃及各地宗教場所、神殿等異教財產(chǎn)的破壞運動。塞拉比斯神廟、亞歷山大圖書館等文化遺產(chǎn)被信仰基督的暴徒們付之一炬?;酵酵瓿闪藦氖芷群φ?,到施加迫害的轉(zhuǎn)變。
393年,狄奧多西立基督教為國家宗教。隨后猶太人在亞歷山大港的猶太會堂遭到掠奪和破壞,但通過名媛希帕提婭的法律手腕,亞歷山大港的暴力事件得到抑制。狄奧多西去世后,帝國形成西羅馬帝國與東羅馬的拜占庭帝國,再未合一,教會也在政治上進一步分化,進入東、西教會時期。而帝國與其他非羅馬帝國領(lǐng)地,以及有意獨立的地區(qū),也因國教的關(guān)系貌合神離。
448年,君士坦丁堡的地方會議判定單性論為異端教義。449年,亞歷山大港主教圣道高勸服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在以弗所召開第四次大公會議,道高主議,130人參議。會上,主張耶穌神人融合的單性論教義合法化,得以與雙性論共存。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梵為盎被處以流刑。后羅馬主教利奧一世稱之為以弗所的強盜會議,判處無效。
451年,東羅馬皇帝瑪爾先在迦克敦重新召開第四次大公會議,大主教亞那多留主議,370人左右參議。確定單性論為異端,道高的亞歷山大港主教職務(wù)被罷免。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港、安條克、耶路撒冷五大牧首管區(qū)制度的前身確立。同時羅馬主教利奧一世為首的23位主教,起草完成《迦克敦信經(jīng)》。而亞歷山大港主教兼任,原與普世牧首、教皇三權(quán)分立的大公裁判職務(wù)則自此形同虛設(shè)。
752年,教皇國基于丕平獻土成立。至此,羅馬、亞歷山大港、安條克、耶路撒冷全部脫離羅馬帝國,成為自治教會。國家教會瓦解。78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繼任,基于信徒、神職人員對圣像破壞運動的抵觸情緒,找到母親伊琳娜女皇商議廢止禁令。787年,君士坦丁與伊琳娜在以弗所召開第七次大公會議,大主教泰臘修、羅馬主教愛德盎一世的使節(jié)主議,毀壞圣像被判為異端思想。東部教會禮拜生活恢復(fù)正常。
公元9世紀,因三位一體的圣神是從父來,還是從父和子來的“和子說”爭議,以及基督信仰傳入保加利亞、羅斯基輔后的教會斯拉夫語禮拜是否合理等問題,東、西教會的分化繼續(xù)加劇。820年,東正教會及東歐世俗社會歷史上的偉人佛提烏出生。佛提烏任職帝國大學(xué)的哲學(xué)教授,他對外反對羅馬的和子說,對內(nèi)資助西里爾與美多德去斯拉夫人地區(qū)宣道、收集7世紀因戰(zhàn)亂遺落各地的古希臘文獻、拓展教會的勢力范圍。
851年,佛提烏擔(dān)任帝國大法官。858年,皇帝米海爾三世廢黜大主教依納爵,改立非神職人員的平信徒佛提烏,遭到依納爵所在修道會為主體的群體不滿。依納爵勢力與羅馬勢力聯(lián)合。867年,羅馬主教尼閣老一世宣布廢黜佛提烏。869年,皇帝巴西爾一世為改善與羅馬的關(guān)系,而在君士坦丁堡召開召開第八次大公會議,羅馬主教使節(jié)主議。會后,佛提烏被判處為異端。而經(jīng)過此事,強調(diào)正統(tǒng)的東正教會與強調(diào)至公的天主教會兩個宗教政治勢力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