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種植莊稼的好時節(jié),對于農(nóng)民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偸墙o人以豐收的希望。
清明節(jié)過后,媽媽就更忙了,剛剛忙完三畝地的插秧任務,又要開始忙著種植農(nóng)作物的艱巨任務,還要忙著收割油菜去集市上賣,怕一旦過了花期收割不及時,菜苗會變老,賣不到價錢,只能留著當種子白瞎了功夫。早上賣完菜回來又要下地種花生,番薯,南瓜,芋頭,等等。
這天姐弟三個上學都忘了帶鑰匙,不曾想媽媽今天不只賣油菜,還割了幾梭香蕉,帶著一起去賣,誰知一個上午都沒賣完,趕不回來,結(jié)果姐弟三個放學回來進不了家門,只能在門口傻愣的貓著。
弟弟等的不耐煩了,愁眉不展,嘴里不停的念叨著:“媽媽到底啥時候回來呢?難不成我們今天中午要沒有飯吃,只能餓肚子了?哎呀哎呀,我們怎么這么笨呢?要不我試著爬進去?”
姐姐無奈的看了他一眼,“算了吧?就你?從哪里爬進去?門上面又沒縫?!?p> “對啊,萬一等一下不小心摔壞了,媽媽回來又得生氣”小小低聲附和著。
“等吧等吧,耐心等著吧!”姐姐望著門上面的鎖嘆口氣,蹲下身來。弟弟還在著急的不停的走來走去。
隔壁叔婆剛好出來收小弟弟的衣服,看到三個小鬼背著書包貓在那里,可憐兮兮的,滿臉哀怨的,還沒吃飯,看著挺可憐的,于心不忍,開口叫來姐弟上她家去,中午吃剩下還有飯,便讓叔公(叔公家有個香港華僑的哥哥,生活還是比較富裕的,在村里也有點明望。)切一點“T脯”(剔補魚干)和蒜苗,再加上個雞蛋炒成香飯,給三個小鬼吃。這一吃不得了,直接吃上癮了。從那天以后有很長一段時間,三個小鬼經(jīng)常上學,故意不帶鑰匙,為的就是能理直氣壯去叔公叔婆家蹭飯吃。都說小孩子最精明,自己家的什么都不好吃,別人家的吃嘛嘛香。
那個時候,因為家為里太窮了,自家親戚個個都疏離他們,怕被他們家拖累,只有叔公叔婆最照顧他們,叔婆菩薩心腸,經(jīng)常鼓勵媽媽要堅強,要勇敢,為了三個孩子以后更有出息,不被人笑話,咱們更要咬緊牙關(guān),不能被人看扁。
生活上只要有好吃的,都會有姐弟三個的份,特別是過年過節(jié),她家親戚朋友送來給她的好吃的,她都舍不得吃,總要留一點送過來讓三個小鬼頭嘗嘗。每個過年過節(jié)都經(jīng)常兩家一起制作節(jié)日的食品,媽媽的很多手藝都是跟著叔婆一起學來的,做紅桃粿,小米粿,甜粿,油餅,包粽子,還包括拜神(媽媽是客家人,剛開始嫁過來的時候是不懂這些)等等。
三個小鬼頭也喜歡有事沒事就往他們家跑,嘴巴也很甜,經(jīng)常叫的叔公叔婆合不攏嘴,比奶奶家還親。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8-10/bb3e5d3ce4d9a9c0fb8e9b0e5a7c3a66430xWBVhIFblm3d.jpg)
美人仙草
叔公叔婆是大恩人,一輩子記著他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