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修仙,我與世無爭

第2章 觀察者與思考者

修仙,我與世無爭 笑風笑雨 5149 2022-09-08 00:18:00

  ……

  邱常盛的眼睛一睜一閉,驀然發(fā)現自己正坐在一間擁擠的教室里。

  講臺上,女老師面對黑板正在板書。

  其他同學唰唰唰唰的埋頭抄寫筆記。

  “這……我……”邱常盛瞳孔放大,“我回到高中時代了?”

  言不二的聲音解釋道:“以后,我會讓你經歷各種各樣的情景,通過你來展現證道的過程,給讀者朋友,也給我一個參考。”

  “你不是已經悟道了嗎?”邱常盛問道:“悟道之后,還需要證道?”

  “悟道,是一瞬間的頓悟?!?p>  “證道,不是讀書考試領個畢業(yè)證,就說你已經證道,以后就是得道高人了?!?p>  “證道,并非某個特定的結果,而是身與道合的狀態(tài),是無時無刻都在求索,以至永恒的狀態(tài)?!?p>  邱常盛張著嘴,做了個“WOW”的口型。

  他感覺言不二所說的話,越來越像真的了。

  證道,果然不是小說里面寫的,渡個天劫就算畢業(yè)了。

  求道,悟道,證道,都是一輩子的修行啊……

  ……

  “現在,你不要想著悟道,證道。先試著,邁出那一小步:把自己當成一個【觀察者】去觀察你體內的【思考者】?!?p>  “哦?!鼻癯J⒄笪W?,像是在專心聽課,“怎么觀察?”

  言不二的聲音沒有響起,似乎是讓他自己找到解答。

  好吧,先自己試試,觀察……

  “這里劃重點,考試要考。”英語老師今天穿著件帶披肩的吊帶裙,顯得更加年輕漂亮了幾分……

  嗯?

  邱常盛突然【觀察】到了自己的某個念頭。

  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念頭。

  這個念頭之后又像拍電影一樣,拉伸出一長串的畫面。

  非常美好的畫面。

  邱常盛觀察著自己的念頭,忽然感覺好像……

  就像打游戲的時候,用滾輪把視野拉遠,整個畫面變得更開闊了。

  但是他并沒有像第三人稱視角那樣脫離自己的身體,去觀察自己。

  他還是他,但似乎又有了點不同。

  這是不是那種超越思維的感覺?

  “是的?!毖圆欢穆曇粼俅雾懥似饋?。

  “???”邱常盛有點難以置信,“超越思維,就這么簡單?”

  “知道真相,就讓你有能力去觀察它,而在你開始觀察【思考者】的那一刻,就啟動了意識的更高層次?!?p>  “然后你就會了解:有一個智性的廣大領域是超越思想的,思想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個維度。”

  “我并沒有感覺到……”邱常盛喃喃說道:“一個什么智性的廣大領域……”

  “那需要進入更深的意識層次?!?p>  邱常盛問道:“怎么進入更深的層次?”

  言不二的聲音回答道:“需要修持,需要悟性,需要機緣,先不著急?!?p>  “修道,不是應試行為,沒有明晰的教材、范例和方法?!?p>  “修道,也沒有考試那么嚴肅,其實是一件輕松愉悅的事情?!?p>  “放松心態(tài),不要拼命用力的苦苦追尋結果?!?p>  “因為修道,原本就是一個過程,沒有終點?!?p>  “哦?!鼻癯JⅫc點頭。

  他竟然覺得言不二所說的【修道】還真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

  ……

  “這就是我說的:觀察那個【思考者】。也就是去傾聽自己腦袋里的聲音,做一個觀察的臨在?!?p>  “觀察到心智產生的念頭,你可以從心智當中解脫。這是真正的自由。”

  “修行的方法也非常簡單:盡可能經常傾聽腦袋里的聲音?!?p>  “特別注意那些常常重復的思考模式,它們就像陳年錄音帶一樣喋喋不休地在你的腦海里重復了好多年?!?p>  邱常盛牢牢記住言不二所說的方法。

  開始傾聽,觀察,捕捉腦袋里的念頭。

  ……

  課間,同學們仍舊埋著頭,唰唰唰,奮筆疾書。

  邱常盛也沒好意思找同學“敘舊”,左右看著教室里滿墻的標語:

  “九年臥薪嘗膽,六月一飛沖天!”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會長眠?!?p>  “奮斗改變命運,拼搏成就輝煌?!?p>  “習慣決定成績,細節(jié)決定命運?!?p>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p>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

  “你不好好學習,以后大學都考不上,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沒考好就不要上學了!回頭找個出租車給你開,一輩子給人當牛做馬算了!”

  “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我一定要排名靠前,我一定要考上大學,不能讓爸爸媽媽失望,不能讓周圍的人瞧不起!”

  ……

  即便過了那么多年,即便已經兩世為人,但當初那種被高考大魔王支配的恐懼,還是讓邱常盛感覺很壓抑。

  只是,此時此刻的他,心境已經全然不同了。

  看著墻上的標語,聽到腦海中嘈雜的聲音。

  邱常盛反而笑了。

  ……

  “當你聆聽那個聲音時,要不偏不頗,只是觀察,不要評判,也就是說,不要批判或責備你所聽到的?!?p>  “因為一旦批判或責備,就意味著另一個念頭升起來了,【思考者】又在你注視的背后偷偷溜了進來?!?p>  “最重要的,不是你聽到一個什么念頭。而是,我在聆聽?!?p>  “心智發(fā)出的那個聲音就在那里,而【我在】這里聽著它,注視著它?!?p>  “這份對于【我在】的覺知,不是一個思想,它是對你自身【臨在】的一種感知,是超越心智而生的?!?p>  “當你在觀察時,你就超越了思考,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當你評判你觀察到的念頭,你就進入到了那個念頭當中,跌落了此前的境界?!?p>  “所以,當你聆聽你的思想時,你不但覺察到了思想,也覺察到【你在】觀察思想,一個新的意識向度就出現了?!?p>  邱常盛再次張了張嘴,做出“WOW”的口型。

  之前,他感覺所謂的【修道】簡單得有點離譜了。

  現在,終于有了種玄之又玄的趕腳。

  ……

  倏忽間,邱常盛眼前場景又改變了。

  深秋,公園,湖邊,長椅上。

  “教室里能夠產生的念頭太多了,所以我換一個能夠讓你清凈點的環(huán)境?!?p>  樹木蕭索,秋風微涼。

  邱常盛確實感覺自己冷靜多了。

  坐了一會兒,邱常盛感覺很舒服,很放松。

  “你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活的嗎?”

  “可以?!鼻癯J⑸钌畹暮粑豢谇謇涞男迈r空氣。

  “好,帶著這樣的感覺去感知?!?p>  “當你能感覺體內的生命力時,你就比較容易不帶詮釋的去感知?!?p>  “你感覺著貫穿全身的內在生命力?!?p>  “保持部分覺知在自身上面,而其余的覺知放在外部的世界?!?p>  “不要去思考,沉穩(wěn)的,安定的,關注當下這一刻?!?p>  邱常盛一會兒閉上眼睛,觀察自己,一會兒張望四周,觀察周圍的風景。

  “如果有一個念頭進入到你的心中,你可以看著它,就像看著一只路過的狗狗一樣?!?p>  邱常盛微微抿嘴,無聲輕笑。

  剛剛他想起了某人,當年與他在公園中留下美好回憶的某人。

  “你看著一個念頭在心中升起,用不著跟著去它要去的地方,就只看著這個念頭在心中升起,然后讓它像一只路過的狗狗一樣路過你……”

  “當然,你也有選擇的余地。你可以跟隨著這個念頭。然后你會發(fā)現——這個念頭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念頭?!?p>  “最后,你發(fā)現自己……”

  “試試看?!?p>  邱常盛依言,放松警覺。

  很快,腦海之中有了畫面感。

  似乎是一部青澀、美好而又令人感傷的老電影。

  甚至還自帶BGM:

  ——全都怪我

  ——不該沉默時沉默,該勇敢時軟弱

  ——如果不是我

  ——誤會自己灑脫,讓我們難過

  ——可當初的你,和現在的我

  ——假如重來過

  ——倘若那天

  ——把該說的話好好說

  ——該體諒的不執(zhí)著

  ——如果那天我

  ——不受情緒挑撥

  ——你會怎么做

  ——那么多如果,可能如果我

  ——可惜沒如果,沒有你和我

  ……

  音樂戛然而止,邱常盛猛然警醒,“這……這就是心魔嗎……”

  “不至于,別那么緊張。”言不二的聲音輕笑道:

  “念頭會持續(xù)不斷的升起,這是正常的。”

  “不要覺得心中產生了念頭,是一件錯誤的,可怕的事情?!?p>  “這是你心智的本能,它必須不停產生念頭,保持自己的存在?!?p>  “而你會發(fā)覺,你自身比你的心智強大得多,只要你足夠警覺,你便不會被心智產生的念頭所控制?!?p>  “我再重申一遍,一般來說,心智不是你的敵人,念頭本身也不會傷害到你。”

  “但念頭會制造許多的問題——原本不存在,也沒有必要存在的問題?!?p>  “是啊……”邱常盛感嘆道:“過去了那么多年,再問自己【如果那天我】這樣的問題,有什么必要呢……徒增傷感而已……”

  ……

  “但是,念頭會障蔽此時此刻生命的活力。”

  邱常盛:“?”

  “此時此刻,公園里有許多人在活動,他們的內心里幾乎都在想著其他的事情。”

  “他們思考著這一個念頭,下一個念頭,他們回憶往昔,思考著明天或者規(guī)劃著未來?!?p>  “但這不是他們來公園的初衷?!?p>  “他們也辜負了這里的美麗,這里的生命力?!?p>  “我們在想著下一個時刻,但下一刻真的會比這一刻更好嗎?”

  “你在此時此刻,思考著下一刻,到了下一刻,你又思考下下一刻?!?p>  “你就永遠錯過了此時此刻?!?p>  “下一刻不會遠遠好過這一刻?!?p>  ……

  公園里,楓樹的葉子紅得像一團團火焰,層林盡染,紅葉層層疊疊倚在池邊橋頭,綴在亭旁,盡顯濃濃秋意。

  邱常盛聞著香樟樹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味,心曠神怡。

  他看到四周的人們各自的活動著。

  笑得最開心的,是孩子。

  ……

  “一個接一個的念頭,接連不斷,形成了心智續(xù)流?!?p>  “當你身為【觀察者】聆聽你的思想時,你便成為了【有意識的臨在】——超越思想更深層的【你】?!?p>  “當你觀察到一個念頭的時候,那個念頭會如何?”

  “好像……”邱常盛想了想,答道:“一旦我注意到某個念頭,那個念頭就停住,然后消失了?!?p>  “是的,念頭只能在你【無意識】的時候悄然存在。”

  “一旦你警覺的觀察到它,它的能量便消失了?!?p>  “當一個念頭消失,另一個念頭還沒有升起的時候,心智續(xù)流之中便有了一個間斷——【無念的間隙】。”

  “這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透過這【無念的間隙】,你才能窺見自己的本質,感悟到一絲【道】的存在?!?p>  “剛開始,你能察覺到的【無念的間隙】可能很短暫,也許只是瞬息之間。”

  “但只要你保持【有意識的臨在】,保持【警覺的觀察】,【無念的間隙】便會逐漸延長?!?p>  “當你處于【無念的間隙】之中時,你會感到內在有某種定靜和平安?!?p>  “你開始感覺到【身與道合】的自然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會被【心智】理智的遮蔽起來,只存在于【無念的間隙】之中。”

  邱常盛撓撓頭,慚然道:“好像還沒感覺到【身與道合】的境界,是我悟性太差了?”

  “這與悟性無關,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持,才能改變思維的習慣?!毖圆欢穆曇舻坏溃?p>  “不要心急,不要苛責自己,不要懷疑自己。”

  “記?。盒薜朗且患p松愉悅的事情。”

  “在輕松的狀態(tài)中慢慢去體會某種定靜和平安,就夠了?!?p>  “是?!鼻癯JⅫc頭。

  “我先將大致的道理講述一遍,之后會和你,以及讀者們,一起修行,不用心急?!?p>  “你所聽到的言語,讀者們所見到的文字,都是不準確的,因為,【道】不可道。”

  “所以,不要用你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去辨識,去概念化。”

  “而是用你的意識和本能,去感悟其中的韻味?!?p>  “是。”邱常盛再次點頭。

  “以后,隨著不斷修持,定靜和平安的感受會加深?!?p>  “事實上,它的深度沒有盡頭。你也會感受到一種內在深處散發(fā)出來的微妙喜悅,那就是本體的喜悅?!?p>  “當你更深地進入無念的狀態(tài)時,你會感悟到【純粹意識】的狀態(tài)?!?p>  “這個【純粹意識】的說法不太準確,我很難用語言來描述,或許也可以理解為覺知、直覺、神念等等,總之,那是超越心智思維,更深層的知覺?!?p>  “在無念的狀態(tài)中,你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臨在】和極大的喜悅,因此所有思考、情緒、身體、還有整個外在世界相對來說都不重要了?!?p>  “這不是一個自我的境界,而是無我的境界,它帶領你超越了你原先認為的自己。”

  “那份【臨在】就是本質上的你,但又不可思議地比你偉大許多?!?p>  “【臨在】:如臨所在,有覺察力地安住于當下?!?p>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越來越玄,越來越深奧了?”

  邱常盛笑道:“確實,好像聽懂了,又好像呵呵……”

  “聽懂沒聽懂都不重要,現在,你只需要在心中留下一個影子就行,【道】的影子?!?p>  “現在你需要做的,依然只是很簡單的【觀察】?!?p>  “在觀察【念頭】的時候,去注意【無念的間隙】就好?!?p>  “除了觀察【思考者】之外,把注意力導向【當下】,也能在心智續(xù)流中創(chuàng)造一個間隙?!薄坝涀。井斚隆窟@一刻最為重要,你要深刻地意識到當下時刻?!?p>  “很快,你便會發(fā)覺,這是一件能讓人獲得極大滿足的事情?!?p>  “把所有意識從【心智活動】中撤離,進而創(chuàng)造一個無念的間隙。在這個無念的間隙中,你高度警覺,并帶著覺知,但沒有在思考,只是體會定靜和平安?!?p>  “這就是你目前所需要修持的,是不是很簡單?”

  邱常盛笑道:“聽起來好像是不怎么難?!?p>  “但是做起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因為你已經習慣性的被思維控制了幾十年,思維一刻不停的在產生念頭,幾乎沒有間歇和破綻?!?p>  “想要改變習慣性的思維,可能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或許通過日常的修煉,能夠加速這一進程?!?p>  “修煉,這個我會?!鼻癯J⑿α?。

  “不,你不會?!?p>  邱常盛:“……”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找一個習慣性的小事來做一個小小的修行。”

  “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上面,讓這件小事本身變成一個目的?!?p>  “比如:散步的時候,仔細注意每個步伐、每個動作、甚至你的呼吸——全然地臨在?!?p>  “比如:洗手或者洗澡的時候,注意每個動作,每個感官覺知:水的聲音、水的感覺、手的動作、沐浴露的香味和觸感等等?!?p>  “睡覺的時候,也非常合適,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讓注意力巡回在你每個身體部位之中,或者聆聽自己的心跳。”

  “方法各式各樣,隨時隨地都是一種修行?!?p>  邱常盛:“那……要達到什么效果,我才知道修煉得對不對呢?”

  言不二的聲音回答道:“你內在的感覺越平靜,說明你的修煉越有成效?!?p>  “在你悟道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習【不與你的心智認同】,每當你在心智續(xù)流中創(chuàng)造一個間隙,你的意識之中就會增添一絲道韻?!?p>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