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造子宮技術相伴的醫(yī)療問題、民生問題、教育問題、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都已經(jīng)分配好了工作組。這部分工作人員將占據(jù)諾亞號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這讓本就勞動力不足的諾亞號更缺人了。
杜輝看著唉聲嘆氣的亞倫格林等人寬慰道:“各位,眼光放長遠一些,這不是增加負擔。唯有二十多年后新生代的人口補上,大家才能安然退休?!?p> 卡和米諾斯基撓了撓自己的光頭吐槽道:“這,二十多年……杜艦長你還不如不安慰呢……”
一旁的雷濤無奈地笑笑:“你就知足吧,按這么個趨勢,二十幾年以后你還有后一輩可以交接,我可不行……”
卡和米諾斯基反駁道:“雷副艦長你可是亞覺醒者,能比一般人多活三四十年呢,給諾亞號賣命才是正經(jīng)事。”
之后的事誰知道呢,未來總該有點希望才是。有下一代出生成長,人類才能延續(xù)下去。
當然,下一代也不會即刻出生,政策不是腦袋一拍就可以實行的。至少還要再過一兩年,等基建工程完成,諾亞號培訓出第一批育嬰師,人造子宮技術才會開始正式推廣。
說到基建工程,會議結束后,大量的野蜂采礦機和咆哮熊運輸車被投放到了谷神星地表。
當然,在谷神星表面采礦不比貝-伯彗星,這里的重力雖然只有地球的不到三十分之一,卻也是貝-伯彗星的六倍以上。咆哮熊運輸車的載重被限定在了1500噸,泰山號和華山號火車的載重量也會下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
杜輝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艦長室,他還有一大堆文件需要審閱,按桌上這些文件的厚度,接下來的幾天,他恐怕都要在艦長室度過了。
杜輝滿臉苦惱地抓了抓后腦勺:“哎,當時中央超算怎么就選了我當艦長呢……”
這一抓居然還給他抓下了好幾根頭發(fā),真可謂是禿如起來,要知道杜輝可是宇宙覺醒者啊,居然加班給加脫發(fā)了,這找誰說理去……
**********
盛小寧揉著微微有些酸痛的手腕提交了答案,考場里坐滿了和她一樣前來應試的姑娘們。
四天前,諾亞號最高會議通過了人造子宮集中養(yǎng)育下一代的相關議案,于是便有了這場面向全諾亞號的幼師招聘考試。
諾亞號上的民眾以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居多,盛小寧是諾亞號中為數(shù)不多的教育方面人才,但她并非反抗軍或拯救者成員。
西格瑪發(fā)動滅世戰(zhàn)爭時,盛小寧正好在某師范學院就讀學前教育專業(yè)。戰(zhàn)亂中,她和她的父親為反抗軍將士們提供了不少生活援助。諾亞號起飛時,一位接受過幫助的戰(zhàn)士把她推上了飛船。
這次的考試征召范圍很大,除了學前教育,還有育嬰師,膳食專家和社會學家等多個崗位。不過最受姑娘們歡迎的,還是幼師崗位。
諾亞號上男多女少,不過差距也沒有大到很夸張的地步,總體比值大約在三比二左右的樣子。
雖然如此,普通的工程崗位卻很少有女性工作者的身影,諾亞號的女性們大多都集中在寥寥數(shù)個崗位上。歸根結底,還是工程隊伍的工作強度太高了,普通女性的身體很難承受這種等級的重體力勞動。
因此,宣傳部長何苗制作的公益短片剛一發(fā)行,幼師這種崗位就成了姑娘們眼中的香餑餑。
“小寧姐,考得怎么樣?”一只手扯了扯盛小寧的衣角,盛小寧回過頭,卻見到一位小麥色皮膚的少女不知何時走到了她身后,原來是她的妹妹盛小婉。
盛小寧微微笑了笑:“一般般吧,我感覺應該勉強能過,小婉,你那邊怎么樣?”
盛小婉有些苦惱道:“我可能懸了,原來育嬰師那么難考啊……”
盛小寧親密地拍了拍妹妹的腦袋:“放心啦,諾亞號上現(xiàn)在那么缺人,會把你招進去的。你比我強多了,才19歲就已經(jīng)提前完成了大學本科的全部學業(yè),育嬰師方面,以后你還有的是時間學習相關的知識。”
這兩年,提前完成學業(yè)這種事越來越常見,諾亞號上自上而下的學習氛圍把類似盛小婉這樣的年輕人卷了進去。
當然啦,還有另一個原因,諾亞號的娛樂項目的確太少了,沒有游戲,沒有電視劇和綜藝節(jié)目的年輕人,能做的事也就只有多學習了。
杜輝雖然沒有到考場看看,但他在艦長室內(nèi)也時刻關注著這邊的動向。
“招聘已經(jīng)開始了,諾亞號教育部也該提早組建一個框架才是,老沈,這方面就你來負責吧。”杜輝看了看考場的情況,然后這份工作拋給了沈建國。
雷濤正好從生化實驗室趕回艦長室,他屁股還沒坐下,便也被杜輝丟來了一個任務:“關于下一代需要的物資生產(chǎn)方面就交給你了,你可以去和亞倫格林他們協(xié)商一下,組建一個新的工作組負責這件事?!?p> 雷濤和沈建國都接手了任務,他倆也有些好奇杜輝給自己安排了什么工作。
“我的工作?坐在這兒打瞌睡唄……”杜輝聳聳肩,然后收起玩笑,神色逐漸嚴肅地說道,“這里有一份最新的匯報,這份報告很有意思,我準備去現(xiàn)場看看,這是大致的報告內(nèi)容?!?p> 杜輝在艦長室中顯示屏上打開了一份文件,一行大字躍入了雷濤和沈建國的眼簾。
《谷神星白斑的初次無人科考結果提示,谷神星地下可能存在生命》——利比安
**********
諾亞號前沿科考站,17人的科考小隊在谷神星白斑附近建立了一座臨時基地。
彗星細菌仿生科技金屬制成的臨時艙室輕便且堅固,一根深入地下的地基將它固定在了地表。
科考隊的領隊是石田一郎的副手,隸屬于超算中心的科學家宮本佐子,這位女博士此刻正一臉凝重地看著計算機中解析出來的數(shù)據(jù)。
“佐子女士,石田教授的回復到了?!笨瓶缄牭男畔⒔M聯(lián)絡員說道。
宮本佐子微微松了口氣,她揉了揉眉心:“石田教授怎么說?”
“應上級要求,石田教授正準備接手我們科考小隊的指揮權,他還說,杜艦長會和二隊一起來參加本次科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