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后,覺醒者研究所。
這五個月內(nèi),覺醒者研究所整理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諾亞號官方也終于將宇宙覺醒者的部分情報公布了出去。
杜輝從李默手里接過了一疊組織活檢分析單,他只是粗略地掃了一眼,心中的震驚便溢于言表:“李默,這份結果,你和雷濤相互映證過嗎?”
無怪杜輝驚訝,生物學分析結果顯示,宇宙覺醒者們體內(nèi)細胞的端粒酶比普通人更為活躍,DNA的穩(wěn)定性更高,免疫細胞活性也更強。
端粒酶是一種在普通細胞內(nèi)被抑制活性的酶,一般只有各類干細胞才有活躍的端粒酶。理論上來說,端粒酶活躍的細胞是永生的,不過一旦其過度激活,極有可能導致細胞癌變。
宇宙覺醒者的端粒酶活躍度雖然提升了很多,卻也處在腫瘤細胞之下。按本次分析結果顯示,端粒酶的活性上升會導致宇宙覺醒者們的壽命達到常人的3倍以上。
DNA本就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物質(zhì),一般情況下不易被破壞,不過這也只是對于地球上的生物而言。諾亞號進入了太空,沒有地球的大氣層保護,宇宙中各類高能粒子或射線極易對人體DNA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傷。
宇宙覺醒者的DNA在堆疊過程中的扭曲方式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這會導致其穩(wěn)定性更高,不易被外力損傷,因此宇宙覺醒者更適合在外太空生存。
免疫系統(tǒng)的變化也很驚人,一般人免疫系統(tǒng)并非越強越好,過于活躍的免疫細胞容易攻擊自身細胞,導致過敏或者多種自身免疫疾病。
宇宙覺醒者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根據(jù)李默的分析,他們的免疫功能雖然極強,但免疫細胞與自身細胞有一個未被探明的額外識別靶點。因此宇宙覺醒者不易得外部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對陌生微生物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也遠超普通人。
李默聳了聳肩道:“我早就把每一份報告反復查閱了十幾遍,雷濤那家伙也是如此,理論上不會有大差錯,杜艦長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超人了。”
杜輝尷尬地摸了摸下巴,的確,宇宙覺醒者壽命遠超常人,身體素質(zhì)以及免疫系統(tǒng)強悍,還更適應外太空環(huán)境,這已經(jīng)完全接近于新的物種了。
盡管覺醒者研究所已經(jīng)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人類對宇宙覺醒者出現(xiàn)的原因依舊不明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有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再也無法回到地球的時候,才可能覺醒。
李默收起了生物學分析單:“杜艦長,我們現(xiàn)在的資源太少,以諾亞號的現(xiàn)況也確實擠不出太多的科研資源。在登陸貝-伯彗星,緩解能源危機后,我希望覺醒者研究所能進行一次擴招。”
杜輝點點頭:“這件事應該沒問題,不過細節(jié)方面你還要和雷濤商量一下。現(xiàn)在關于各宇宙覺醒者能力的研究你們有新的進展嗎?”
李默操縱研究所中央的計算機打開了一份新的文件:“我們只做了初步的分型,以后可能還需要更多你們使用能力時的樣本?!?p> 杜輝也知道這急不來,他看向中央的大顯示屏,上面有對諾亞號現(xiàn)有每位宇宙覺醒者能力的分析。
現(xiàn)有的宇宙覺醒者分為三類,第一類被稱為學者,學者各自的專業(yè)能力會獲得大量的提升,在科研時思維會變得異?;钴S。諾亞號大部分宇宙覺醒者都屬于這一類,包括化學博士利比安,天文學家張軍和數(shù)學家陳晨等。嚴格來說,天際空間站來的設計師哥拉亞也能分入學者這一組。
第二類被稱為機師,機師在操作人類已有信息系統(tǒng)或者機械時有極為強大的能力加成。代表人物有黑客愛麗絲、飛行員少尉桑奇和高級工程師杰弗森。他們?nèi)嗽趯嶒炇噎h(huán)境下的優(yōu)異表現(xiàn)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最后一類被稱為先知,代表人物只有艦長杜輝一個。這項的能力很難解析,僅以杜輝的表現(xiàn)來看,他平時與常人無異,唯有在危險將至的時候,他會有明顯的危機感。上次引擎爆炸發(fā)生前,杜輝還夢到了未來的畫面。
最后,覺醒者研究所還在大規(guī)模篩查后還于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亞覺醒者。這些人都在進入宇宙后有過極短暫的昏迷,當事人自己也未有明顯的能力變化,只是在體檢時才表現(xiàn)出了少于不同。
亞覺醒者總共有265名,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和反應能力也有不小的提升,預期壽命也會比普通人長30-40年,長期追蹤表明,他們更不容易在工作中犯錯。代表人物不少,最廣為人知的有前天際空間站領袖沈建國和星河勛章獲得者陳鐵生等。
李默有些遺憾地介紹完了現(xiàn)況,他和雷濤都是亞覺醒者,他倆都挺想體會一下學者的思如泉涌是什么感覺,不過可惜,覺醒這事情真的可遇不可求。
“先知嗎?真是個有點中二的稱呼,大家可太看得起我了……”杜輝苦笑著離開了覺醒者研究所,他還得去隔壁的超算中心看看。
超算中心正在全力以赴支持順風車計劃,諾亞號中央超算的大部分算力都花在了引擎升級工程中,畢竟這關乎全人類的身家性命。
杜輝巡視了超算中心的引擎升級與規(guī)劃程序,他很欣慰地發(fā)現(xiàn),工程進度比預計快了三個百分點,引擎性能的提升也略超過最初的計算。
超算中心目前的總負責人是太空艙設計師哥拉亞,雖然他是超算中心最年輕的那位,但他卻同時也是人類最早的宇宙覺醒者??傌撠熑诉@個位置杜輝原本交給了順風車計劃的提出者張軍,但前不久張軍把它讓給了哥拉亞。
“順風車計劃的計算和觀測已經(jīng)完成,工程也早已步入正軌,接下來就不需要我插手了。我只是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人,該把位置讓給更有能力的年輕人了?!睆堒娙缡钦f道。
此時,哥拉亞正在介紹現(xiàn)階段的額外工程:“杜艦長,中央超算目前算力占用比約為92.7%,除去5%的應急部分不能動用,超算中心目前正在用剩余算力研發(fā)一種名為‘孤狼’的單人飛行器。萬一順風車計劃出現(xiàn)意外變故,我們不能毫無還手之力?!?p> 說罷,哥拉亞在屏幕上投影出了一臺梭型的飛行器,一旁是它的參數(shù):“孤狼在大氣層中可以達到4.8公里每秒以上的飛行速度,宇宙中它的機動性遠不止于此。”
杜輝著飛行器的各項參數(shù)皺了皺眉:“按你們提供的數(shù)據(jù)來看,孤狼的總體性能是很不錯的,但這里有一個大問題,孤狼為了機動性,需要極高的加速度,它最高負荷時產(chǎn)生的20個g加速度,一般人絕對無法承受?!?p> 哥拉亞苦笑了一聲:“孤狼是仿西格瑪?shù)娜斯ぶ悄艽筌娫O計的,也算是半個外星科技產(chǎn)物,以我們目前科研能力根本無法自行研制宇宙中的單人飛行器,想改良都很困難,現(xiàn)在的孤狼已經(jīng)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了。”
哥拉亞一邊說一邊點開了物資儲備列表:“無人機倒勉強可以代替單人飛行器,但諾亞號目前物質(zhì)并不富裕,再怎么節(jié)儉,最多也只能擠出7艘無人機。”
杜輝皺了皺眉頭,7艘無人機,這還是太少了。
哥拉亞繼續(xù)解釋道:“7艘無人機的材料,可以制造5艘孤狼。模擬戰(zhàn)中,無人機的數(shù)據(jù)明顯遜色于駕駛員操縱的飛行器,這可能和我們自己研發(fā)的人工智能不夠聰明有關,如果我們能提升人工智……”
杜輝伸手制止了哥拉亞:“人工智能自然是好的,但有西格瑪一個就已經(jīng)夠毀滅世界的了,現(xiàn)在這方面的技術早已陷入了瓶頸,我們的科技不足以約束更強的人工智能。”
哥拉亞本就沒指望杜輝直接答應他,諾亞號也沒有研發(fā)人工智能的條件,他只是聳了聳肩接著說道:“好吧,這事以后再說,說著說著就跑題了。孤狼的加速度確實很大,這對一般人來說足以致命,但宇宙覺醒者應該能輕松承受。亞覺醒者也勉強可以在這樣的加速度下完成戰(zhàn)斗任務,我總覺得,保護諾亞號的任務還是由我們?nèi)祟愑H手執(zhí)行比較好?!?p> 是啊,命運就應該被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杜輝拍了拍哥拉亞的肩膀:“不錯的覺悟,放手干吧,我會讓桑奇多來這里給你們提出參考意見的。關于亞覺醒者駕駛員的征召會在明天開始進行,哥拉亞你只要按你的想法盡力去做就可以?!?p> “是,杜艦長!”
可樂淚
現(xiàn)代的戰(zhàn)斗機性能其實都大有提升空間,限制它們的更多時候還是駕駛員,加速度過高的情況下駕駛員根本無力操縱機械,這也是最大的危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