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公的帶領之下,許星河從朱雀大道走,一直往午門走去。
這條路不同于當時劉三刀帶自己走的路。
而是正宗的大道。
正門。
丑時三刻,天還沒有亮完。
旁側的侍女,錦衣衛(wèi)便已經離開了。
只留下公公在一旁陪著許星河。
差不多到了寅時的時候,一些官員的們才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外面等候。
這其中許星河看到了兩道熟悉的身影。
那便是陳正陽和陳宏義。
陳正陽雖然統(tǒng)領京都戍衛(wèi)之職,但是該上朝還是得上。
不過不用穿朝服,可依舊披著戰(zhàn)甲。
待朝會一散,便要去巡視京都。
許星河看到陳宏義之后便大大方方地走了過去。
沒有絲毫的猶豫,也不怕的他人說閑話。
對著陳宏義便是一拜。
“學生許星河,見過陳儒。”
陳宏義本在跟其余幾人商討著事情,突然看到一道人影過來,自報家門,微笑地道。
“許小友來得這么早啊?!?p> 許星河笑道:“第一次上朝,來得早些以防出錯?!?p> 陳宏義此話的一出讓他身后幾人紛紛打量道。
“你便是坊間傳聞的許星河,許萬古?”
許星河連忙作禮。
“萬古不敢當,只是坊間流傳罷了做不得真。”
“嗯……正氣凌然,不愧為儒道大才?!?p> 說著陳宏義給許星河介紹道。
“許小友,這位是戶部尚書夏冰,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p> 許星河仔細地看了的一下這名中年人,作禮道。
“學生許星河見過夏大人。”
“嗯嗯……無須多禮。”
陳宏義又側了身子,說道。
“這位是兵部尚書,李云龍,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驛站等事務。”
李云龍?
好家伙,果然叫李云龍的都長著一副肅殺之氣。
“學生許星河,見過李大人?!?p> “無妨無妨,聽聞你武道已入八品,儒道武道雙修之人,實屬罕見,有空來我這做做。”
許星河趕忙笑道:“下次一定叨擾?!?p> 陳宏義又緊接著的介紹道。
“這是吏部尚書,江左閬,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p> 好家伙,江左閬,江左梅朗,長蘇?
許星河的看著這人倒不像是個中年人,反而像是三十幾歲的人,長得倒是五官端正。
“學生許星河見過江大人?!?p> 陳宏義道。
“這位是禮部尚書文昌: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禮、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等事務。”
“學生許星河見過文大人。”
文昌笑著撫摸胡須,稱贊道:“許小友的一首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讓老夫著實贊嘆,平日無事,可交流探討一番?!?p> 許星河連忙作禮。
“下次一定叨擾?!?p> 陳宏義測過身子,用手攤了攤。
“這位便是刑部尚書,陶立言,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
只見陳宏義介紹完之后,陶立言便看向許星河。
“許儒,雖說您身為六品大儒,又明新圣之意,又創(chuàng)下漢學,但!大漢的法度可不是隨意便可忽略的。”
這莫名而來的訓斥,讓許星河都有些愣了。
一旁禮部尚書文昌趕忙打著圓場。
“許小友,你不知道,你還沒有成為大儒的時候,你打著京都學子的面打了大儒,罵大儒是狗,你忘啦?”
“此事,許某倒是記得?!?p> 說著文昌緊接著說道:“曹曦跟陶立言都曾拜秦浩為師,算得上是同門師兄弟?!?p> 好家伙,聽到文昌的解釋,許星河這才明白了過來。
原來這刑部尚書陶立言跟原應天書院的院長是同一個老師秦浩。也就是六品大儒,秦儒。
這下想進入刑部去查一下蛛絲馬跡都有些困難了。
就在一瞬間,這個陶立言就在許星河的心中好感度直線降低。
“學生許星河,見過陶大人?!?p> 陶立言沒有理會許星河,反倒是指著文昌怒道。
“文昌!別血口噴人!雖說本官跟曹曦一同是出自秦儒門下,但,本官已脫離文宮!”
“本官乃是刑部尚書,自然一視同仁?!?p> “好了!”
隨著陳宏義的一句話,二人便沉默了下來。
陳宏義對著許星河說道:“許小友,正陽也來了,你也可趁此去拜訪一下?!?p> 許星河點了點頭,隨后作禮道:“學生先行離去?!?p> 好家伙,看到這六部尚書也私下里關系也不是那么好嘛。
當著自己一個外人的面兒都能吵得起來。
這也沒誰了。
許星河看到陳正陽正在跟身邊的武將們交談,上前一步,作禮道:“義兄?!?p> 陳正陽轉頭一看,竟然是許星河,一把抓住許星河便是往前面湊。
“諸位叔伯,這位便是小侄跟你們講過的許星河六品大儒。”
一位臉上帶著傷痕的老者仔細打量著許星河,道:“此人便是許星河,許萬古?”
“正是許某……”
“為何身形如此瘦削?不是武道已入八品之境嗎?”
可能在眾人的眼中,習武之人要么便是孔武有力,要么便是魁梧無比。
自己這小身板根一個武道八品的人屬實是聯想不起來。
許星河尷尬地笑了笑。
“學生主修的是儒道,武道只是平時強身健體?!?p> “怎么能如此!”
一位老者眉頭緊促。
“儒道有什么好修的,要我說,學就要學武道?!?p> “武道一脈,成就一品天下無敵?!?p> 許星河趕緊賠笑。
好家伙,這群武將還真的是快人快語直來直去,簡直跟文宮之人和那些文臣好相處多了。
至少有話邊說,有屁便放,基本上不會藏著噎著。
陳正陽介紹道。
“這位是安國公。”
“這位是鎮(zhèn)國公?!?p> “這位是齊國公?!?p> “坊間流程大漢三公便是指的這三位大漢柱石?!?p> “學生許星河拜見安國公。”
“學生許星河拜見鎮(zhèn)國公。”
“學生許星河拜見齊國公?!?p> 安國公笑了笑:“好說好說,平日是若是書院呆不下去,便來我安國公府,咱們痛飲?!?p> “沒問題!”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響起。
“宣!百官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