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編號】79
甫飄出巨大黴谷,望向天際便看見此衛(wèi)星的巨大主星,是一顆離恆星較遠的氣體星球,這顆氣體行星相當龐大,厚重的大氣層將其撐得嚇人,78號黴谷只是它諸多衛(wèi)星的其中一顆,從黴谷仰頭看去,它幾乎佔據(jù)整個天空。
氣體行星外觀為霧綠色的橫紋,其中有幾個巨大颶風中心,大颶風連結著整個星球的橫紋氣流,可想當中有著如何劇烈的暴風天氣。
這樣的氣體行星在恆星系統(tǒng)中非常常見,他們擁有巨大的固態(tài)質量,並在適當?shù)奈恢貌蹲奖粣a星吹遠的氫和氦,厚重的核心質量與大氣使得中心氣壓極大,通常會在地殼上把氣體壓成堅冰或液態(tài)。但這些都不是這顆行星吸引我的理由,而是星球外與之連結的「絲狀體」。
部分的星球之間彼此連結著「絲狀體」,絲狀體是一種強大的能量形式,據(jù)說為非常古老的星際高等智慧民族所造,它的作用是連結所有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球,讓智慧星球彼此間能快速用靈魂與意識互相往來,許多高等文明的心靈修行者,便是藉由將意識連結這種通道,在保有物質身體的狀況下,與其他的文明交流感應。而創(chuàng)造它的古老智慧民族仍不斷的在宇宙間製造與修補,連結星際裡存在的智慧與文明(但若恆星系內發(fā)生行星互撞的爆炸事件,這種連結宇宙的能量線便可能被整個吹飛到恆星系以外,使得其中的文明難以連結到宇宙智慧,也不像許多高等智慧文明的生物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慶幸的是這些古老民族仍嘗試修補它們)。
有時候在地球上抬頭看星空,也有機會能看見連結星宿之間若隱若現(xiàn)的絲狀體,在不同的地區(qū)可能會看出不同的連結,進而產生不同的圖案,使得部分地區(qū)對同一個星座的描摹不太相同,例如希臘神話中的天蠍座,在古埃及看來便是「蛇與鷹」,在六千多年前地球曾在黃道上對應到該處星座,蛇與鷹的圖案便成為法老與祭司頭上的頭飾,代表連接宇宙智慧的入門者。
既然這顆氣態(tài)星球外頭連接著絲狀體,便代表其中存在某種智慧生物,我對智慧生物如何在這種巨大氣壓與極端氣候中生存感到好奇,於是飛進這顆霧綠色的巨大氣體行星。
離恆星較遠與厚重的大氣使這顆行星溫度偏低,相當寒冷,而且看過去灰濛濛的,即使白天也如夜晚。
我在劇烈的天氣與風暴中穿行,並且快速繞了一圈「地表」,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露出水面的固態(tài)地殼,全是液態(tài)海洋,而且非常深,兼之這顆星球原本就缺乏光照,使整片海洋更是黑暗深邃。
正當我因找不到任何適合智慧生物生長的環(huán)境而失望時,抬頭卻看見空中某種奇怪的漂浮生物,它們同風雨飄搖、緩慢降落,形狀就像攤開的晴天娃娃,看上去極為輕巧,只是它們全身為半透明,身上有許多螢光紋路,還有空中濾食用的通氣孔洞,整體構造相當適合此星球的強大氣壓,讓它們可以從空中緩慢飄落,甚至能夠藉由氣流氣壓轉移方向。但最令我訝異的是,它們居然能用某種方式彼此溝通,在空中成隊聚散,提醒周圍同伴注意強大氣流,或哪裡有充足的食物。
宇宙對於「智慧生物」的定義與地球人想像有些出入,智慧生物並不一定擁有強大科技或能用雙手雕一個輪子,而是擁有強烈的情緒(能抽象思考他人感受、共感),並且能掌握「時間」概念,即過去(記憶力)、現(xiàn)在(思考與覺察)、未來(想像力),並有好奇心、同情心,能彼此溝通合作、擁有親友觀念,還能感到喜悅、平和、愛,這類高能量級情緒。
根據(jù)我的觀察,這種漂浮生物的幼體成長於深海中,這些浮空生物一到繁殖季會集體潛入海裡,在海裡繁殖下一代,父母與族群中的長輩會照顧孩子,並隨子代身上器官成長而先在海中模擬濾食與漂浮技巧,直到子代身心皆準備妥當,族群便集體游往這顆星球的幾大暴風圈,當暴風席捲海洋,便將整個族群送往大氣頂端,而它們可能會花上好幾天的時間重新在空中凝聚,並遷移往氣候較穩(wěn)定的地方緩慢飄落。
這顆星球上並沒有這種生物的天敵,空中有各種它們所需的養(yǎng)分隨著風雨飄盪。這種生物的壽命很長,死亡的生物會因失去控制而飄落海面、沉入海底,它們甚至會為了送走親友而特別前往海面。
這種生物的吃睡全在空中,族群裡會分配工作輪流休息。它們一生幾乎都在空中無憂無慮的飄盪,與親友族群共同生活,這種生物常感覺到強烈的喜悅和愛,因為這兩種情緒最適合族群的共存與繁衍(喜悅利於社交、分享;愛利於共存、付出)。若遇離別也僅是祝福彼此,只因他們知曉無論在何時何地,每位親友都能在這個星球過得優(yōu)游自在。
我以靈魂體跟著它們在空中飄蕩,深深為這樣的正向情感感動,臨走前我在心底祝福它們與這顆星球,隨著一次巨大風暴傳送,我又回到了太空。
沈寒楓
今年八月開始每週五晚上、六下午固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