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拆穿
青年冷著臉說道:“我請專家鑒定,人家明確說了,東西是真品,這位老先生也說沒問題,到你就說有問題了,不知道你是哪位?。 ?p> 老齊連忙為葉晉解圍:“我只是個收藏愛好者,半吊子的水平,萬萬不敢跟專家比?!?p> 葉晉對著老齊點了點頭:“我相信這位老先生,剛才只是太倉促,如果再給他一些時間,他肯定能看出問題來?!?p> 說話間,他拿起兩塊瓷片,遞給了老齊:“你看胎質(zhì)怎么樣?!?p> 老齊接過一看,訝然道:“胎質(zhì)不一樣,這是怎么回事?”
馬上他就反應(yīng)過來,恍然道:“哦,這是接底瓷!”
“接底”是古陶瓷常見的一種造假手法。造假高手將名窯名瓷或官窯的瓶、碗、盤底經(jīng)過重新粘接,上釉燒制,一件官窯重器瓷底的殘片,經(jīng)浴火重生,一件破爛搖身一變就身價萬金。尤其是上世紀(jì)90年代后數(shù)控窯爐的誕生,使得一些高手對“接底”更是得心應(yīng)手。
要說,這只雞心碗偽造的部分,無論畫工還是釉色,都做得惟妙惟肖,如果是完整器,沒有一定的眼力,很難看得出來。
但現(xiàn)在碎成了瓷片,只要不是像有老齊剛才那樣,正好拿了一塊老底瓷片,只要有些經(jīng)驗,就能分辨真?zhèn)巍?p> 兩個青年見事情敗露,知道留在這里,準(zhǔn)沒好果子吃,撒腿就跑,大家都沒有反應(yīng)過來,人影都快沒了,想攔都來不及。
兩個人跑了幾條街,見身后沒有追兵,才氣喘吁吁地停下腳步。
“都怪你,明明之前說好了,做一些準(zhǔn)備再去物色人選,現(xiàn)在好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本錢都丟了,你說怎么辦吧!”
這二人之前在路邊,遇到一對夫妻在爭吵,他們停下來看熱鬧,很快就搞明白了,原來是丈夫花了大價錢,買下一只瓷碗,被鑒定出來是接底的贗品,妻子知道了,便大吵大鬧。
夫妻倆越吵越兇,最后妻子一氣之下將裝著瓷碗的盒子往地上一砸,轉(zhuǎn)身就走。
丈夫打開盒子,里面的瓷碗不出意外碎了,既心疼又氣憤,但又拿老婆沒辦法,只能生悶氣。
兩個青年原本是在一家古玩店當(dāng)學(xué)徒,因為心思不正,合伙貪了店主的錢,被店主發(fā)現(xiàn)后職退。兩個人都對瓷器有些研究,看到這一幕,其中一個有了個主意,他認識一個人,會瓷器做舊,將這些瓷片處理一下,一般人看不出來,就可以拿來碰瓷了。
兩人一合計,覺得可行,就用想要做標(biāo)本的理由,打算購買瓷片。對方正在氣頭上,雙方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還是花了五百塊錢才買下。
這五百塊錢是他倆好幾天的生活費了,原本還指望著靠這個成為人生贏家,卻沒想到就這么落了空。
“這事能怪我嗎?這不正好遇到好機會嘛。”
“你腦子裝的是屎嗎?瓷片都沒有處理,只要不像那老頭那樣,多拿幾片瓷片對比一下,有些經(jīng)驗的都能看出來問題。”
“呃……那你剛才怎么沒制止我?”
“我想制止你給機會嗎?”
“那你就干站著不動啊!”
“我后面也想過,順勢找個臺階下,賺點小錢就行了,沒想到那小子卻跳了出來。”
“是吧,就是那小子壞咱們的好事,我早就說過,小白臉什么的,最討厭了!要是讓我下回再遇到,非得讓他知道花兒為什么這么紅!”
……
鄭成全見兩個人兔子似的跑了,憤憤不平:“哪來的癟三,敢騙到我頭上,回頭再讓我遇到,非得讓他們吃吃苦頭!”
鄭成全的老伴嗔怪道:“老胳膊老腿的,別逞能了?!?p> 她也認識葉晉:“小葉,今天的事多虧了你?!?p> 葉晉擺了擺手:“沒什么,等警察到了,也能解決問題?!?p> 圍觀群眾見沒熱鬧看了,紛紛散去,鄭全成向剛才幫著他老伴說話的幾個人,表示了感謝。
隨后對葉晉說:“話不能這么說,該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警察來了也挺麻煩,別的不說,時間肯定會耽誤不少。說起來,以前一直都不知道,你還懂古玩。”
葉晉說道:“我父親做舊書古籍生意,受了他的影響,我又對瓷器感興趣,就自學(xué)幾年?!?p> 旁邊的老齊問道:“你父親是哪位?。俊?p> “我父親叫葉明濤,他的店叫知濤書齋?!?p> 老齊雙手一拍:“嗨,我說你看起來有些眼熟,我和你父親是老朋友了,上個星期,還在他店里一起喝茶?!?p> 葉晉連忙和他客套了幾句。
鄭全成說:“別在這里站著了,怪冷的,一起到我那喝會茶吧?!?p> “還是去我那吧,正好我有個問題,想要向小葉請教一下。”說著,老齊也不等鄭全成反對,就拉著葉晉向他家走去。
路上,葉晉得知了老齊的全名,老人因為是正月生的,父母就給他起名正生。
齊正生也向葉晉簡單說明了自己的情況,他早些年喜歡閱讀古籍,因為特殊工種,早早退休后沒事做,就有了收藏古籍的想法,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和葉明濤認識的。
因為古籍的存儲有些麻煩,又有異味的問題,導(dǎo)致了兒女的反對,之后他就轉(zhuǎn)而開始收藏瓷器。
只是相比于古籍,他在瓷器方面的天分可能要差一些,再加上年紀(jì)大了,學(xué)習(xí)能力下降,對于瓷器鑒定,沒有古籍那么在行。
齊正生泡著茶說道:“其實一些朋友們,也都勸我,平時多看少買,沒有確鑿的把握就不要買,但我這人吧,不太能經(jīng)得住誘惑,有時看到中意的東西就想買,不買的話,心里就跟貓兒撓似的,所以這兩年我也收了好幾件贗品,花了不少冤枉錢。”
齊正生絮絮叨叨地講著自己的事情,聽得鄭成全都有些不耐煩了:“我說老齊,你能不能痛快一點,人家小葉可不是來這里聽你的事跡的?!?p> 齊正生嘿嘿一笑:“人老了,就變得啰嗦起來,小葉,不知道你對定窯瓷器有沒有研究?”
“研究談不上,只是略知一二?!比~晉謙虛地說道:“說實在的,我也就是個新人,一些理解并不到位,討論一下沒事,但要是把我的話當(dāng)標(biāo)準(zhǔn),那可萬萬不行?!?p> 經(jīng)過昨天和王知時的交流,葉晉對自己現(xiàn)在的水平也有了大致了解,差不多相當(dāng)于資深古玩愛好者的水平,跟專家比,應(yīng)該有些差距。
“沒關(guān)系,我就是心里不得勁,想找個同行說道說道,你們先喝會茶,我去把東西拿出來?!?p> 齊正生放下茶壺,向書房走去。
趁這個時間,葉晉一邊和鄭全成閑聊著,一邊打量著四周的環(huán)境,馬上,一個架子上的一座人物坐像引起了他的注意。
坐像為陶瓷材質(zhì),一童子手持蓮花,盤腿而坐,看起來有些年頭,其他沒什么特別之處,但卻給葉晉一種熟悉的感覺,只是無論他怎么回憶,也想不起來,到底在哪里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