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1644,我是太子朱慈烺

第041章 受傷老狼緩后撤,舔舐傷口再攻城

大明1644,我是太子朱慈烺 山中料石 2035 2022-08-06 10:00:00

  遠處,正在指揮大軍后撤的闖王李自成頗為不甘心地回頭看了一眼居庸關的方向,僅剩的一只眼中迸發(fā)出令人膽顫的寒光。

  三輪炮火洗禮,令闖軍損失兩萬余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前兩輪炮火的功績,第三輪轟下來其效果還不如前兩輪的一半,但即便是這樣,依然取得了絕佳的戰(zhàn)績。

  可惜的是,闖軍實在是太多了!

  如今擺開在居庸關面前的闖軍號稱百萬之軍,而實際的兵力也已經達到了五十萬之眾。

  而這五十萬大軍之中又分成了大致三類,首屈一指的便是隨著李自成走南闖北,狠揍明軍的老五營的精銳,共計十二萬人,

  第二類則是沿途投降的經過了一定訓練的大明官軍,雖然是望風而降,但只是因為不愿再為明庭賣命的緣故,其戰(zhàn)力還是有的,而這樣的官軍在闖軍之中也不過五六萬而已;

  最后這第三類則是被裹挾的流民和那些剛剛放下鋤頭拿上刀劍變上戰(zhàn)場,一上戰(zhàn)場變隨著大流投降的明軍們,說句不好聽的,除了浪費糧食和壓榨士紳外,用處有限,戰(zhàn)力和紀律什么的更是想都不用想。

  而這第三類恰恰是闖軍中最為龐大的一個集體,足足由三十多萬人。

  如此軍力的構成,也就導致了闖軍雖號稱百萬,卻在山海關外,被八萬清軍和吳三桂的三萬人馬,共計一十一萬大軍給大敗的原因之一。

  也因為這樣的軍力構成,居庸關上的炮彈威力雖強,戰(zhàn)果也頗豐,所殺傷最多的也是闖軍第三類的士卒。

  三輪炮火下來,闖軍的精銳老營損失不過兩千。至于剩下的損失,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闖王的面前,因為那些本來就是消耗品,而幾乎打下一個城池,便能得到巨大的補充,若非北上入京需要聲勢,李自成都不想帶著這群人——白白耗費糧食。

  但,即便是這兩千人,也足夠闖王心疼的了。

  當然,心疼歸心疼,仗還是要打的,誰也不能阻止李自成入京的步伐!

  在脫離了居庸關上紅衣大炮的射程之后,闖軍稍作整頓,隨即在李自成的指揮下一分為二,一部就地扎營,做好持久戰(zhàn)的準備,一部前出擺開進攻的架勢,準備對居庸關發(fā)起真正的進攻。

  而原先還想要勸諫一番的李巖,見李自成有模有樣的重新排兵布陣,顯然已經認識到“自大”的后果,當即也不再言語,一門心思為李自成的進攻,查缺補漏。

  就在闖賊大軍徐徐退出紅衣大炮射程范圍后,周遇吉料定其不再會發(fā)起如此排隊挨炸式的進攻,隨即又將紅衣大炮恢復呈梯次配置了起來。

  不過盞茶的功夫,周遇吉便將紅衣大炮調整到位,重新回到了朱慈烺的身邊,靜靜地等候著遠方闖賊的再次進攻。

  “將軍辛苦了!”朱慈烺拍了拍周遇吉的盔甲,也顯得有些興奮:“此戰(zhàn)怯敵,提振士氣,將軍當居首功?!?p>  “太子洪福,此戰(zhàn)尚未正式開打,末將不敢言功!”周遇吉趕忙謙遜道。

  朱慈烺見其勝不驕,心中也更是放心不少。

  隨即遞給周遇吉一個單通的千里眼,說道:“闖賊,還在集結兵力,看來今日還有惡戰(zhàn)。”

  周遇吉小心地結果千里眼,喃喃自語道:“早知道有此神物,今日果真得見也?!?p>  隨即迫不及待地懟到自己右眼上,遠方闖軍的排兵布陣一覽無余,正想著要對城樓上的炮位再做一番調整,卻見闖軍之中好似也有人拿著千里眼向自己這邊觀瞧。周遇吉心中暗叫一聲不好。

  隨即對朱慈烺問道:“太子殿下,好像闖賊之中,也有此物,此物很多嗎?”

  朱慈烺微微一愣,隨即搖搖頭,輕輕嘆道:“我軍累次兵敗,就連孫督師也戰(zhàn)死沙場,漫說這千里眼了,便是這紅衣大炮,闖賊軍中都怕是不少?!?p>  周遇吉聞言,心中也是一陣嘆息:得,我大明軍成人家的運輸隊了。

  不過現(xiàn)在卻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闖賊也有千里眼,也就是說自己關頭上的排兵布陣也被其看了個七七八八,其他倒不礙事,關鍵就是那幾十門的紅衣大炮。

  稍稍一思量,周遇吉已然計上心頭:“太子爺,還請速速下令,以圓木紙殼制作紅衣大炮之模樣,放諸城樓之上,以模糊其所見?!?p>  顯然,周遇吉是準備一招鮮吃遍天了。當然,這也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的調整:千里眼雖然可以看到對方的大體排兵,但畢竟受限于技術精度,相隔數(shù)里,木質涂黑的炮筒和鐵質的炮筒是真的沒區(qū)別。

  大半個時辰很快過去,闖軍終于完成陣型的轉換和戰(zhàn)前的準備。

  嗚咽的號角聲在闖軍的營地響起,緊接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踏著整齊的鼓點,緩緩開出營地。

  豪橫的闖王李自成一出手,又是十萬大軍,根本不帶眨眼的。只是,從其進發(fā)之頗不齊整的步伐來看,卻不是什么精銳之師。

  十萬大軍之中,絕大部分都是第三類的雜兵們,就連稍有戰(zhàn)力的投降的明軍都沒有多少,老營所出的兵力尚不足五千人,更是在隊伍的最末端。與其說他們是去攻城的,倒不如說是去監(jiān)軍去的。

  沒錯,監(jiān)督那些炮灰去送死。

  身無硬甲,頭無帽兜,一手扛著土石、柴草,另一只手,稍微機智一些的,僅僅握著一面剛能遮住上半身的盾牌,而更多的則是選擇一柄鋼刀。

  顯然,面對明軍,一柄鋒利的鋼刀比之無法攻擊的盾牌,能給到他們絕大多數(shù)以更多的安慰與信心。

  但,很可惜,他們的絕大多數(shù)都并不明白,他們根本用不到那柄鋼刀,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捉對廝殺,而是來自明軍的屠殺。無論在紅衣大炮的炮火之下,還是在城頭的密集箭雨和滾木礌石、金汁熱油之下,一面盾牌的作用都遠勝于一柄鋼刀。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或者說不愿意認識到他們這樣的炮灰所存在的意義——用命去填補關前的溝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