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65章 漕運漂沒(為龍盤虎踞臥麒麟大盟主加更)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3034 2022-08-08 18:25:32

  時間很快來到六月中旬。

  瘟疫并沒有爆發(fā),但是聚集到徐州的流民已經超過了十萬人。

  本來,從北直隸背井離鄉(xiāng)逃難下來的百姓是準備南下前往南直隸的,因為南直隸歷來都是中國最富庶最繁華的地區(qū),而且戰(zhàn)亂也少。

  但是崇禎在徐州的屯田改變了這一結果。

  聽聞當今圣上親自在徐州主持屯田,原本準備去南直隸的百姓便紛紛改了主意,蜂擁來到徐州參加屯田。

  不到半個月,便聚集了十幾萬流民。

  而且還有更多的流民正從黃河沿岸向著徐州這邊蜂擁而來。

  這就不免讓崇禎心中的那根弦再次繃緊,因為屯田的前半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所以來的流民太多的話,就會把整個計劃都給拖垮。

  本來,從揚州北上的運軍已經抵達徐州,并且運來了20萬石大米。

  如果僅只是10萬流民,按照一個流民一天一斤的口糧標準,一天不過667石,到今年秋糧下來,也不過12萬石。

  所以養(yǎng)活10萬流民完全不是問題。

  但問題是,當下的10萬流民很可能只是開始。

  崇禎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波從北直隸涌來的流民很可能會超過50萬,甚至于有可能超過100萬人。

  建奴的剃發(fā)令,殺傷力極其驚人。

  要是這樣,漕運的壓力就會陡增。

  崇禎也是現(xiàn)在才知道大明的漂沒有多么的夸張。

  就說這個漕運,你根本不能按照理論數(shù)字來算。

  按路振飛說的,從揚州到徐州單程只要一個月,一條漕船裝載400石,那么理論上一萬個運軍一千條漕船,一個月就能運輸40萬米到徐州。

  可是實際上呢?實際上就只運來了20萬石糟糧。

  剩下20萬石哪兒去了?一是運軍和漕船的數(shù)量沒有路振飛估計的那么多,二就是漂沒。

  這個漂沒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漂沒,就是運輸途中漕船朽壞傾覆或者糧食浸水霉爛,另外一種就是官場潛規(guī)則的“漂沒”。

  史載毛文龍的東江鎮(zhèn),額定一萬兩銀子的軍餉,實際只能拿到七千甚至六千兩,剩下的三千到四千兩銀子就被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機構結漂沒了。

  崇禎只是沒有想到,都到這個時候了,大明都快要亡了,居然還要玩漂沒。

  這一刻,崇禎才深切的感受到做事的難處,沒有一支高效廉潔的官員隊伍,無論你做什么事都只能是事倍功半,就像陷入泥潭,越掙扎越窒息。

  比如現(xiàn)在,崇禎想查漕糧漂沒都沒辦法查。

  一是手頭沒有堪用的人,二就是缺乏精力。

  僅僅只是屯田事務,就已經讓他忙到焦頭爛額。

  由于缺一個專門管屯田的官員,眼下的屯田事務就已經夠讓人頭痛。

  崇禎自己是個二把刀,王承恩、韓贊周還有高起潛這些太監(jiān)就更不頂用。

  流民梳理、耕地統(tǒng)籌、農具分配、種子供應,這些事務龐雜且凌亂,非常消耗精力,反正崇禎已經忙得焦頭爛額。

  如果流民數(shù)量再多些,他真擔心自己會被累死。

  有人說了,為什么不讓徐州的地方官員管屯田?

  早試過了,徐州的地方官員管屯田比崇禎自己管還不如,而且還敢貪污,徐州的同知和判官就是因為貪污被革職。

  特么的糧種都敢貪啊。

  好消息是,長沙知府堵胤錫應該就快到徐州了。

  作為一個明史愛好者,崇禎記得明清鼎革之時很多名臣,但是其中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三個人。

  頭一個就是“八十日帶發(fā)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守大明三百里江山”的江陰典史閻應元。

  第二個就是明知必死卻毅然率領使團北上的左懋第,整整八個月時間,面對滿清各種威逼利誘,最終連多爾袞也效仿皇太極親自出馬降階勸降,左懋第卻始終不為所動,最終在菜市口從容就義。

  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這是一個為信仰而生的人。

  左懋第的信仰并不是大明,而是——漢家衣冠!

  最后一個就是單騎闖敵營,勸降40萬忠貞營的堵胤錫。

  明清鼎革之際,諸多能臣中絕對有堵胤錫一席之地,這是一個上馬能治軍,下馬能管民的真正的能吏干臣!如果給他舞臺,他真能拯救大明,可惜最終還是敗于黨爭。

  堵胤錫也是崇禎找的屯田御史。

  當然,讓堵胤錫屯田只是開始。

  崇禎的真正意圖是讓堵胤錫總管黃淮防線。

  因為他是皇帝,他不可能一直都留在徐州,只要扛住建奴的前面兩波攻勢,甚至扛住建奴第一波攻勢之后他就得返回南京。

  去南京做什么?當然是去搞錢,還有搖人。

  打造黃淮防線,借二十八鎮(zhèn)邊軍守住黃河,只是權宜之計。

  后面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所以崇禎不可能一直呆在徐州,那么就必須得找一個能力出眾的大臣,當他不在的時候扛起守徐州的重任。

  而堵胤錫就是崇禎找的這個守徐州的人選。

  崇禎正想心事,耳畔忽然間響起一個聲音:“父皇,我餓?!?p>  崇禎回頭看時,只見年紀最小的朱慈炤正可憐巴巴的看著他,發(fā)現(xiàn)已經成功的引起了崇禎的注意,朱慈炤便小嘴一扁要哭。

  “不許哭?!背绲潗灪咭宦暫鹊?。

  朱慈炤便只能把眼淚重新收回去。

  另一邊的朱慈烺和朱慈炯就很堅強。

  經過了這幾個月的顛沛流離,一下長大了。

  兩兄弟一個用腳在前面踩坑,一個撒種子,已經是像模像樣。

  “炤兒你再堅持一下。”崇禎一邊往前踩坑,一邊對朱慈炤說,“種完了這壟地,我們就可以用晚膳了?!?p>  朱慈炤端著個小簸箕,一邊從簸箕抓起玉米種子往土坑里撒,一邊說:“父皇,我想吃白面,今晚能有白面吃嗎?”

  崇禎聞言便輕嘆了口氣。

  他自己肯定是要跟著流民吃一樣的糙米飯。

  這不是什么有自虐傾向,而只是政治做秀。

  如果不能把“體恤百姓、關心底層將士”的圣君人設立起來,憑什么扭轉人心?拿什么跟文官斗?畢竟底層軍民對大明早就已經絕望。

  天下的士子或許對大明仍還留存一絲眷戀。

  但是底層的軍民百姓卻早已經對大明絕望,他們對改朝換代已經沒有絲毫抵觸,大順軍說跟著闖王不用納糧有飯吃,他們就跟了闖王,建奴入關后如果不搞什么剃發(fā)易服,他們也不會反抗,只要有一口飯吃,誰又愿意造反呢?

  所以,必須扭轉大明在底層軍民心中的形象。

  必須得讓底層軍民知道,大明有一個好皇帝,大明還沒完,還是值得搶救一下,跟著大明的皇帝也是可以吃飽飯的。

  當然,扭轉民心是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

  絕不是做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政治秀就能完成。

  對這,崇禎腦子里有一個全盤構想,現(xiàn)在只不過是開了個頭。

  總而言之現(xiàn)在就是一點,守住黃淮,而且至少得頂住建奴的兩波攻勢,尤其是十月份的那波攻勢,然后才有機會考慮其他問題。

  ……

  崇禎并不知道,堵胤錫已經到徐州。

  而且此時此刻,堵胤錫就站在地頭,正愣愣的看著崇禎帶著三大皇嗣,跟著流民一起往翻好的地里播種子。

  堵胤錫的幕僚徐好古也是嘖嘖稱奇。

  “東翁,古今兩千年可曾聽說有皇帝帶著皇嗣親自耕種的?”

  “上古時期或許有過,但是近兩千年來只有國君勸課農耕,從未曾聽說過皇帝帶著皇嗣像老農般親自下地耕作的。”

  “那么,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當然是好事?!倍仑峰a斷然道,“無論如何,一個知道民生艱難的皇帝還有三位同樣知道民間疾苦的皇子,對于天下的黎庶百姓來說都是莫大的幸事。”

  “東翁此言深合我意。”徐好古欣然說道,“此番圣君在朝,又有東翁這般能吏干臣為之輔佐,我大明中興有望矣?!?p>  堵胤錫聞言卻只是搖頭。

  說實話,他也不知道皇帝為什么突然相召。

  要說他堵胤錫簡在帝心,他是絕不相信的。

  他堵胤錫不過是一介寒門士子出身,一沒什么背景,二不會投機鉆營,就只有一個月前到南京拜會了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還有江西總督袁繼咸。

  史可法和袁繼咸都頗為欣賞他。

  難道是史閣老向圣上舉薦的他?

  見堵胤錫不說話,徐好古便道:“東翁,你該上前見駕了?!?p>  “噢對。”堵胤錫聞言如夢方醒,趕緊一正衣冠走進田壟間。

  “站住,什么人?”守在地頭的兩個夷丁立刻搶上前攔住去路。

  堵胤錫便隔著十幾步遠拜倒在地,朗聲道:“臣堵胤錫叩見圣上?!?p>  “原來是堵愛卿到了?!背绲澊笙玻敿垂庵_迎上前來親手將堵胤錫扶起,又拉著堵胤錫的手道,“朕可是等了你一個多月。”

  “竟使圣上久等,臣萬死?!倍仑峰a惶然道。

  “欸,這事怎么能怪你呢?!背绲澮粩[手道,“我們回行轅再細說?!?p>  好嘛,崇禎竟然是撇下三個兒子,徑直拉著堵胤錫的手走了,走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